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选择题
1.为了了解近年来泰安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调査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2.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 )A.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
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3.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依据是( )
A.生物用途?? B.生活环境?? C.比大小多少?? D.形态结构
4.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决定调查一下色盲病在男女生之间患病比例的差异.他们首先必须做的是( )
A.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 B.如实记录调查过程中的数据
C.制订调查方案 D.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6.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最合理的是( )
A.每省设立一个调查小组,负责对该省全部学生进行调查
B.确立一个调查小组,逐省逐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统计
C.选取部分城市和农村初一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D.选取一个城市或农村的初一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二、非选择题
5.下列是小明在校园调查是记录的生物名称:
①狗尾草 ②蚊子 ③桂花树 ④蚂蚁 ⑤铁树 ⑥栀子花树 ⑦蚯蚓 ⑧蜘蛛 ⑨麻雀 ⑩榕树
(1)请你把小明调查到的生物分为两类(甲类) 和(乙类) 。其中,甲类包括 、乙类包括 (只写序号)。
(2)在调查校园生物中,小明正确的做法是 。
A.小明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明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他把它记录下来
C.小明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明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3)假如你亲临现场,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至少写一点) 。
7.七年级某班对我校(我校学生4千多人)的学生进行校园环境满意度调查.其中对校园绿化质量和空气质量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如下
绿化质量
空气质量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很满意
112
74.7
58
38.7
满意
32
21.3
72
48
不满意
6
4
20
13.3
(1)该班学生采用的是 (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或“观察法”).调查表明学生对绿化质量的满意率 (填“高”、“低”或“等”)于空气质量的满意率。
(2)该班同学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校园里有很多的植物、动物,大家都十分感兴趣.于是决定进行一项新课题的研究: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下列哪一项工作是没有必要的 。
A.设计调查表 B.制作植物标本 C.做好调查记录 D.对调查结果归类整理
(3)该班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边观察边记录
B.将校园中自己喜欢的花草采回家种植
C.将校园中自己不喜欢的花扯掉,以免影响自己的心情
D.看到一个奇异的果实,采下来品尝一下
(4)有资料表明,因为校园内植被比马路上多,所以校园内的空气质量远高于马路上,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怎样的关系 。
?
一、
1.A 2.A 3.D
4.A
5. (1)甲类:植物 乙类:动物 甲类包括:①③⑤⑥⑩ 乙类包括:②④⑦⑧⑨
(2)(B)
(3)不要破坏环境
6.C
7 . (1)抽样调查法;高; (2)B;(3) A;
(4)生物能影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