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3黄土高原地区(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3黄土高原地区(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31 16:3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景观图片描述的是
我国哪个著名地形区呢?
青 藏 高 原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1、读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所跨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太 行 山 脉
秦 岭
青藏高原
长城
青藏高原
秦岭
太行山
长 城
读出黄土高原的范围
山 西 省
陕 西 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 肃 省
青海省
河 南 省
读图找出黄土高原所跨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有哪些?
哪一幅图片是黄土高原?
黄土广布,土层深厚
地表起伏较大
——沟壑纵横
判断依据:
黄土高原的自然特征
黄土高原的地貌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塬
返 回
分布有面积较大的耕地、村庄和城镇
黄土梁
返 回
黄土峁
返 回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柱
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
水土流失
从图中可知黄土
高原沟壑纵横水
土流失特别严重,
结合你知道的资
料和课本提供的
材料回答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黄土的特性:
气候:
植被:
开垦农田、修路、采矿
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缺乏植被保护
地形:
山区坡度陡。
从图中可知
我国还有哪
些地区水土
流失严重?
这些地区在
气候和地形
方面有哪些
共同特征?
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
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季风气候区的山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年降水量少而集中,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水侵蚀。
山区坡陡,植被覆盖率低 。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修路、采矿→破坏植被
人口增长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修筑梯田、筑坝淤地。
分析水土流失
根据图表分析:
1.ABCD哪处最符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2. 哪些因素导致该地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降水强度大)
地形(地面坡度陡)
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黄土特性
当 地
下 游
1、对当地:
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变得贫瘠。
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2、对黄河下游
地区:
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大量泥沙沉积在下
游河床,使黄河下
游成为“ 地上悬河”
严重威胁两岸地区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
全。
这些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人口增长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A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
B继续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C农作物产量下降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请你提出治理措施救救黄土高原吧!
具体措施:
封山禁牧
退耕还林
建坝淤地
根本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山川秀美工程
山川秀美工程:短短几年,山开始变绿,泥沙流失量减少了30%以上,农民逐渐富裕起来。
如果让你考察分析闵行地区的环境问题,你将如何着手?
课堂回顾
黄土高原的概况
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的成因
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及成因
地形特征——沟壑纵横
地形特征的成因——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环境问题及治理
问题的成因
治理方法

降水特点:
年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返 回
观察图中的植被、水量、泥沙
(1)植被有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的作用。
(2)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返 回
读教材90~91页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自然原因:
山区地形破碎 坡陡
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
降水集中夏季,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水灾、山体滑坡、泥石流。
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兴修水利工程、控制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