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多么豪放的词阙,让我们的身心如沐阳光,定能扫除一切阴霾与不快!下面,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
导入新课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都是很讲究声律的。所以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单元概述
吟咏诗韵 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除了应该掌握作品本身的声韵特点,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感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的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1、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感情世界。
2、培养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
学习目标
作品赏析
精读作品
将进酒
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李白书法
李白故里
写作背景
《将进酒》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作客。感叹人生易老,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主要有两点:
整体感知
一是“钟鼓”两句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是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黑暗现象在诗人心灵中的折光反映。
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他崇拜曹植,赞扬他“斗酒十千恣欢谑”的做法,也证明了他这个思想矛盾的存在。
资料链接
李白小故事
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做诗,李白醉醺醺的来到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的将权贵玩于鼓掌之间。
1、气势豪壮——“千金散尽”、“三百杯”、“斗酒十千”、“万古愁”;
2、结构繁复——情感大起大落;
3、语言活泼——以七言为主,三、五、十言句“破”之。
艺术特色
自主赏析作品
阁夜 杜甫
李凭箜篌引 李贺
虞美人 李煜
苏幕遮 周邦彦
阁 夜
杜甫
蜀中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作品简介
杜甫草堂
这是一首年终时感怀的诗,写景、写情,充满孤寂悲凉的感觉。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整体感知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赏析指导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
李凭箜篌引
李贺
作品简介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一)????????????????
?? ? ?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这首诗用天上人间的想象来描摹听乐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地。诗本身也和乐曲一样具有了一种凄寒冷艳的气质。?????????
整体感知
“吴丝蜀桐” 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赏析指导
天。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虞 美 人
李煜
《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这首词写于南唐覆亡后,李煜被软禁于宋都汴京期间。李煜从皇帝变成了囚徒,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逆转,于是深沉的故国之思、浓厚的人生感慨在他的词中自然流露出来。这也是他的绝命词,相传七夕之夜,李煜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知道后,赐酒将他毒死。
作品简介
李煜
薄命君王 , 绝代词人——李煜以赤子之心写惨痛的国破家亡之痛,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起伏跌宕的写法(三度对比,三问三答,隔句相承) 抒发了一种通向宇宙人生的普通悲剧情感。
整体感知
前六句,体现李煜了“愁”的具体内容:
赏析指导
1、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希望它快完结,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作者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
2、往事知多少——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3、小楼昨夜又东风——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很自然发出哀叹。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该还在吧 ?但物是人非。
6、只是朱颜改——“朱颜”是指国家的面貌,人的地位、感受。
作者的愁绪有往事之哀、亡国之痛、物是人非的感慨。
苏幕遮
周邦彦
此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词之上片描写盛夏晨景,下片抒思乡之情。全词天然真美,不事雕饰,别具风韵。陈延焯《云韶集》称此词“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王国维《人间词话》赞其中景语“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作品简介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异地乡思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整体感知
上片为眼前所见之景。夏雨初晴,风荷飘举,清新宜人。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下片由景及情,遥想故乡五月,风光迷人,小楫轻舟,消失于芙蓉浦中。
末句“芙蓉”,与上片“风荷”呼应,点明由此及彼、神思奔驰由来,具见经营之妙。
赏析指导
推荐赏析作品
国 殇 屈原
燕歌行 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菩萨满 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睢景臣
国殇
屈原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三强鼎立。秦、楚、齐三国都有实力通过兼并战争,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屈原高瞻远瞩,主张联齐抗秦,最后由楚国统一中国。但楚怀王,顷襄王统治时期,政治腐败,没有统一中国的勇气和远见,在抗秦与亲秦的问题上摇摆不定,楚日益衰弱,秦国日益强大。秦楚交战,楚必败,每次战争,楚国将士死伤无数。《国殇》正是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诗中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
整体感知
手拿着长戈啊,身穿着铠甲,战车轮毂交错啊,短兵器相拼杀。
旌旗遮日啊,敌兵多如麻,箭矢交互坠落啊,战士冲向前。
敌侵我阵地啊,践踏我队形,驾辕左马死啊,右马又受伤。
战车两轮陷啊,战马被羁绊,战士举鼓槌啊,击鼓声震天。
老天也怨恨啊,众神皆愤怒,战士被杀尽啊,尸体弃荒原。
翻译
英雄们此去啊,不再回还,原野空茫茫啊,路途太摇远。
佩带着长剑啊,夹持着秦弓,身首已分离啊,忠心永不变。
战士真勇敢啊,武力又威猛,刚强彻始终啊,士气不可侵。
将士身虽死啊,精神永世存,您的魂魄在啊,鬼中称英雄。
?1、语言特色:
大量运用,楚辞“兮”式结构;? 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
2、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寓禅理于写景叙事中、用典明志。
赏析指导
燕歌行
高适
《燕歌行》是边塞诗人高适的代表作,这首诗用拟古体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军旅生活的严酷及军中苦乐不均的现实。不但揭露了军中黑幕,令人扼腕 ,且音调之美,正如“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整体感知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翻译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
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
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
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
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
赏析指导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这首诗托景抒怀,通过登柳州城楼所见景物的描写,曲折地谴责了当时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人士的打击和迫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由此而生的悲愤心情和对同贬战友们的深切怀念。写景赋中有比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
全诗构思精密,抒情委婉深沉,把一腔难于言说的思想感婉转托出,含蓄蕴藉。
整体感知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翻译
析“海天愁思正茫茫”
赏析指导
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菩萨蛮
温庭筠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整体感知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翻译
1、结合上片中的“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你能感受到这首词的意境特点吗?
赏析指导
2、本文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孤独寂寞
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高祖还乡
睢景臣
高祖还乡这一史实在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上有一段文字,从这一段叙述来看,高祖回到沛县时是十分热闹的,沛县的老百姓对他也是非常热情和亲切的。睢景臣却以一个曾经与刘邦有过瓜葛的农民的口吻,用辛辣幽默的民间语言揭露他发迹以前的行径是流氓,不是龙种,作者蔑视、斥责是就不止是历史上的刘邦,所表现的是人民群众敢于对强大统治者的挑战,这是它的积极意义所在。
整体感知
(听说有个大人物要还乡了,)社长挨家挨户地通知每个差使:“你们不能以任何借口来请假。”这些差使真不寻常,在缴纳草料时他们必须把草根除掉,又要差夫,还要应付公差,这事得认真对待。有的说是车驾,有的说是銮舆,今天要回乡。只见在喧闹的市集里,王乡老拿着个陶托盘,赵忙郎抱着一个酒葫芦,身光颈靓,装模作样充当有钱人,大摇大摆地走着,真讨厌!
翻译
赏析指导
全篇是叙述高祖还乡这件事,也用简洁的笔调,勾画了社长、王乡老、赵忙郎、刘邦等几个人物,在描述还乡的过程中,还通过一个农民对这件事的观察、解释,刻画出一个性格豪爽、奔放、粗犷、朴素、无所畏惧的农民形象,构成了这篇作品在写作上的特色。
1、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2、最自信的诗句:
?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3、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拓展阅读
李白经典诗句
??4、最无奈的诗句:
?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 5、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 7、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8、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摧人泪下诗句:
?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最坚强的:
???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12、最煽情的: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最拽的:
?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4、最浪漫深情的: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