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生物模拟题(三)
一、选择题:
1、“柔嫩的小草不能承受你沉重的脚步。”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无法吸收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2、若人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右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右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里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A 在所有植物的细胞内进行 任何细胞都能进行
B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C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4、吃了下列炒菜,在消化道内最早开始被消化的是 ( )
A.炝土豆丝 B.炒牛肉片 C.炸羊肉串 D.糖醋鲤鱼
5、下表是被测试者某血管、肾小囊腔和输尿管内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下列有关P、Q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血管 肾小囊腔 输尿管
P 0.03% 0.03% 2%
Q 0.1% 0.1% 0
A.P是一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能被重吸收回血液
B.原尿中不存在Q
C.Q是一种象蛋白质一样的大分子物质
D.P和Q均是原尿的重要成分
6、右面曲线表示人体血液内某种激素的含量在一昼夜内变化情况,该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性激素
7、蝗虫是农作物的头等害虫,干旱往往伴随着蝗灾,即所谓“旱极必蝗”。近几年,在我国很多地区又出现了严重的蝗灾,蝗群迁飞时遮天蔽日,声震数里,所到之处,绿色植物被大量吃掉,转眼便成为不毛之地。下列蝗虫的形态结构不是与上述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是 ( )
A.蝗虫用气管呼吸 B.中胸和后胸上各生有一对翅
C.身体的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 D.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8、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哪种结构是幽门螺杆菌所不具有的
A.成形的细胞核 B.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
C.遗传物质DNA D.起运动作用的鞭毛
9、已知色盲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男子患病,妻子正常,且不携带致病基因,那么他们的儿子患病的概率是 ( )
A.0 B.25% C.75% D.50%
10、近来世界粮食价格空前上涨,在许多国家造成粮食危机,为使粮食增产,培育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是增产的重要方式之一,下列那种方式不能培育新品种( )。
A.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 B.采用转基因技术
C.采用组织培养技术 D.用火箭将种子送入太空,用射线照射育种的技术
二.非选择
11、下图一为6月份北方某晴天一昼夜某种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的速率变化曲线图,图二为叶片结构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⑴图一中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为 点 ,其所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是通过图二中的[ ] 进入的,所用的水分是图二中的[ ] 运输的。
⑵光合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图二中的 [ ] 细胞,属于 组织 。
⑶在图一中的F点叶片能否积累有机物 。
⑷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在一天中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总量 (大于、小于、等于)对二氧化碳的放出总量,这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的意义是 。
⑸ 从图一可以看出在六月份的晴天,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能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持续增强 。
12、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⑴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 。
⑵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⑶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⑷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⑸为什么说上述的早餐食谱较为合理?
。
13、右图是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某个部分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作答:
⑴如果图中B为肾小球,则从C中流出的血液是
血。
⑵如果B为包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则从C中流出的血液特点是 。
⑶如果血管C、A分别连通左心房和右心室,则流经毛细血管B时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
⑷当B为 处的毛细血管时,由C流出的血液所携带的营养物质增加。
14 、X、Y、Z三人在一宗交通意外中不同程度地受伤,经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运作正常,但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它部位是否受损,医生为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其结果如下: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所接受的测试 测试结果
X 以针刺X的指尖 X感觉痛但没有缩手
Y 以针刺Y的指尖 Y不觉痛也不缩手
指令Y移动本人的手 Y可以移动自己的手
Z 以针刺Z的指尖 z立刻缩手但完全不能感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X、Y、Z三人的反射弧,最有可能受损的是右图中的X[ ] 、
Y[ ] 、 Z 。
15、甲乙两同学调查了几种动物,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如下表所示:
类别 动物名称 类别 动物名称
1 燕子、野兔 1 燕子、青蛙、野兔、鱼
2 蜜蜂、青蛙、蚯蚓、蜘蛛、鱼 2 蜜蜂、蚯蚓、蜘蛛
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甲: 乙: 。
16、 一只毛色为黄色的狗一窝生下5只小狗,其中3只小黄狗,2只小花狗。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毛色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狗的后代全部都是狗,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⑶小狗的毛色不同,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⑷如果大黄狗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78条,那么该大黄狗为每只小狗提供了_________条染色体。
17、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斑马的进行过程:
(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 中获得生存、繁衍。这样环境对斑马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
(2)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 。
18、 近年来禽流感时有发生,在国内外都有人因患此病而死亡。
⑴作为一种病毒它的结构组成是_____________生活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⑵有科学家提出如下建议:对健康人群和病人分别注射免疫针剂。有两类免疫针剂可供选择。针剂甲含有灭活(丧失毒性及感染力)了的禽流感病毒,针剂乙含有从动物体内培育出的含抗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则治疗病人应该用_______针剂,预防禽流感应该用_________针剂。
19、刘刚想利用米饭、白糖来探究蚂蚁更喜欢哪一种食物。
⑴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做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过程:
实验材料金额用具:米饭、白糖、大白纸、手表等。
实验方法及数据记录:
①选择一比较开阔的地方为实验场所,分别将等量的白糖和米饭均匀的撒在两张白纸上,食物分布的面积相等。
②将饲养蚂蚁的大玻璃瓶下面的浅盘拿开,将其放在离食源不远的地方,保证瓶子与两张白纸之间的距离相等。
③观察记录分别到两处取食的蚂蚁的数量,记录表如下: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30min 35min 40min
白糖
米饭
⑷实验现象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近一步探究:根据上述探究结果,你怎样调动蚂蚁大军来组成图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生物综合练习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A 5、D 6、A 7、D 8、A 9、A 10、C
二、非选择题:
11、(1)A [5]气孔 [3]叶脉 (2)[2]叶肉 营养 (3)不能 (4)大于 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5)不能
12、(1)口腔 (2)氨基酸 (3)小肠 (4)水、无机盐、维生素 (5)因为此食谱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各种物质,营养全面,能够满足生长发育较快的青少年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只要能够体现“营养全面”的意思即可)。
13、⑴动脉 ⑵含尿素等废物较少的静脉血 ⑶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⑷小肠
14、[2]传出神经;[4]传入神经;脊髓
15、体温是否恒定 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16、(1)性状 (2)遗传 (3)变异 (4)39
17、⑴生存斗争 方向 ⑵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着被淘汰。
18、⑴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寄生 ⑵乙 甲
19、⑴糖和米饭,蚂蚁更喜欢哪一种食物?⑵通常在有糖的地方更容易看到蚂蚁,由此可以推断,蚂蚁可能更喜欢糖⑷看到爬向白糖的蚂蚁比爬向米饭的蚂蚁要多得多⑸蚂蚁更喜欢甜食⑹用粘有糖的沙粒在蚂蚁较多的地方画出图即可。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