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考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6)——感觉与调节
知识要点:
1.应激性:生物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反应。
动物和人对刺激反应很灵敏,而植物一般是比较迟钝的。
2.植物感应与调节。(见课本)
3.人体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两个方面。
4.人体腺体包括:⑴外分泌腺: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脏、汗腺);⑵内分泌腺: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毛细血管(甲状腺、胰岛、垂体、胸腺、肾上腺、性腺)。
5.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一种对身体起特殊作用物质称为激素。
6.激素等物质通过体液传送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叫做体液调节。
7.甲状腺:人体内最大内分泌腺位于喉部,分左右两叶。
甲状腺分泌激素叫做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兴奋等作用。⑴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激素过多,成年人食量大增,消瘦。⑵甲状腺功能不足:分泌激素过少,幼年时期呆小症。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原料,来自食物(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8.胰岛:位于膜腺上一个个腺细胞团,分泌胰岛素。功能调节糖代谢,缺乏胰岛素,尿排出部分葡萄糖,可能患糖尿病,通过注射结晶牛胰岛素。
9.垂体:脑底部,大小如豌豆,分泌生长激素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幼年时期,侏儒症。⑵生长激素分泌过多:a、幼年时期:巨人症。b 、成年人:肢端肥大症。
10.神经系统:⑴中躯神经系统:脑、脊髓;⑵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11.神经元(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神经元:⑴细胞体;⑵突起: a、树突:短树枝状分支;b、轴突:长分支少。
神经元功能: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
12.脑、颅腔内、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表层叫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中枢。
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功能区,其他动物没有语言中枢。
脑干:有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 小脑:对人体运动起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作用。
13.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有反射功能和传导作用。
14.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反应。
15.反射弧: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五个组成部分。
16.反应类型:⑴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先天性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调节能完成。
⑵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后天性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
17.神经系统卫生保健(见课本)。
18.感受器官:带有附属结构复杂的感受器(眼、耳、鼻、舌等)
19.眼球:近似球形、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
20.近视眼和远视眼(见课本)。
21.眼的保健和卫生(见课本)。
22.动物:⑴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⑵脊椎动物:体内由脊椎骨组成脊椎的动物。
配套练习:
1、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2、某人的眼结构正常,但看物体模糊不清,可能的原因是( )
A.视神经传导中断 B.视网膜脱落
C.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损伤 D.角膜损伤
3、造成近视的病理原因是 ( )
A.眼球的前后径变短,物体在视网膜后成像
B.晶状体变形,发生实质性病变
C.过度用眼导致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
D.眼球调节结构过度紧张
4、阳光明媚的夏天,你从野外回来,走进一间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屋子,这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是( )
A.屋里很暗,瞳孔放大 B.屋子明亮,瞳孔放大
C.屋子很暗,瞳孔缩小 D.屋子明亮,瞳孔缩小
5、听觉感受器位于( )
A.半规管 B.前庭 C.耳蜗 D.咽鼓管
6、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声波→①→②→③→④→⑤ B.声波→④→②→①→③→⑤
C.声波→④→①→②→③→⑤ D.声波→④→③→①→②→⑤
7、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 )
A.外耳道进入中耳 B.咽喉进入中耳 C.咽鼓管进入中耳 D.耳蜗进入中耳
8、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脑神经和脊神经 D.大脑和小脑
9、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部分 (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10、下面对一条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条神经纤维就是一条神经 B.神经元的凸起叫神经
C.神经系统的链状结构叫神经 D.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
11、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尿液里常含有(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蛋白质 D.葡萄糖
12、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A、大脑 B、大脑皮层 C、小脑皮层 D、脑干
13、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甲状腺 B、垂体 C、汗腺 D、胰岛
14、下列激素中,能激发并维持人体第二性征的是( )?
A、生长素 B、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15、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指的是( )
A. 水土流失、沙尘暴、水体富营养化 B.砍伐森林、围湖造田、水华
C.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 过多使用农药、使用含磷洗衣粉
16.看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回答:
(1)物像A反射的光线,透过 ,由瞳孔
进入眼球内部,经过
折射作用落在 上形成
的物像B。
(2)视觉形成的部位在 区域。
(3)如果长期用眼不当,会造成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 会落在视网膜的 ,所以看不清物体,这就是近视。
17、下图说明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示意图:?
(1)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出现 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所以属于 反射。
(2)反复经过B和C后,图中D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 反射。这一反射建立过程说明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 的基础上。
(3)如果在图中D之后,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那么,狗对铃声建立的条件反射将 。
18.、实验探究:
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时,提出的问题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作出的假设是:酸雨使种子不能萌发。有名同学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成了“模拟酸雨”,他把pH控制在4.0以下。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1)在培养皿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加入少量的水使纸湿润,在纸上放10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2)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模拟酸雨”。
(3)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
(4)换用其他几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同样的实验。
请回答:
(1)如果这些种子都没发芽,就能说明是酸雨的影响吗?为什么?
(2)请你帮他完成设计。
参考答案:
1—5 DCCAC 6—10 BCABD 11-15 DBCBC
16.(1)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缩小的倒立。 (2)大脑的一定
(3)前方
17.(1)唾液分泌、非条件 (2)条件;非条件反射 (3)逐渐消退
18.(1)不能。因为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种子萌发,譬如,种子的寿命、休眠等。(2)提示:设计一组对照实验,其他条件与上述实验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在第二步中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清水,而不是“模拟酸雨”。
B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