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计算等活动,经历寻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不同计算方法过程,并总结其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初步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
3.?感受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及总结计算的方法。
一、回顾旧知 引发思考
师:刚才大家跟王老师开展了“周长”这一专题的探究,有什么收获吗?
师:小胖课后梳理了学习内容,记录了学习的收获与思考。
收获一: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收获二:我还学会了2种周长计算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但……
师:那么多求周长的方法,小胖为什么还拖着个长长的但?来看看他的思考
思考一:这些图形的边很有特点,计算周长还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吗?
师:你能选择其中一个图形,说一说边长有什么特点?
师:你觉得计算它们的周长有更简单的办法吗?
师:咱们就先选择第一个长方形,看看计算它的周长还有其它好办法吗?
二.探究新知 优化方法
研究长方形的周长
1.出示学习单,探究方法多样化
师: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出示方法一: 4条边加起来
4+8+4+8=24(米)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在探究单用算式记录想法。
2.交流算法
师:这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吗?
生:2×8+2×4=24(米) 2条长加上2条宽 2×长+2×宽
师:你为啥这样列式?你可以解释解释吗?
师:1条长是5,2条就是2个5;1条宽是 ,2条就是2个 ,合在一起就
出示:长方形周长=2×长+2×宽
生:我是这样算的,2×(8+4)=24(米) 2个“长加宽”的和
师:为什么这样算,每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呢?
出示:长方形周长=2×(长+宽)
师小结:这些方法都能解决问题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方法计算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计算:
研究正方形的周长
师:小胖善于举一反三,他用这个方法计算了正方形的周长,这个算式正确吗?
还有更简单的办法吗?
4×6=24(米)
师:为什么可以用4×6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师: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 (出示: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
(三)揭示课题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根据平面图形的特点,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找到了更为方便的计算方法。
(补充课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四)算法拓展
师:这样简洁的方法在正多边形周长计算中还能用吗?正三角形?正六边行?
三、实践运用 形成能力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方法能帮我们解决哪些实际的问题?
(一)镜框的边框长度和玻璃大小
小胖制定的减肥计划,为这份计划书配一个镜框,镜框的边用木条制作,请问需要准备多长的木条?(不计损耗的情况)
为这个镜框在配上玻璃,求出玻璃的大小
(二)小胖锻炼问题
.
3. 小胖围绕着这块草地跑步,他们分别计算它的周长,你们认为他们计算的正确吗?根据算式你知道线段如何进行平移的?
四、变式游戏 拓展思维
将两个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小长方形周长的总和?
大长方形的周长等同于两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吗?
怎样拼使得新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怎么拼时新长方形的周长最短,为什么?
全课总结
板书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2×(长+宽) 2×8+2×4=24(米) 2×(8+4)=24(米)
正方形周长=4×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