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小数乘法和除法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小数乘法和除法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31 18:4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教材第55页相关内容。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想象、概括和推理等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推导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买过东西吗?(生:买过)
师:现在我有一道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一支钢笔8元,小明买了4支,他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指名学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8+8+8+8=32(元)
或8×4=32(元)
师:第二种解法对吗?为什么?
生:对,因为在加法里面,4个加数都相同,可以改写成乘法。
师给予肯定,并说明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师出示例1情景图,你从图中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如果夏天买3千克西瓜,一共要多少元?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0.8+0.8+0.8
生2:0.8×3
师:这两个算式中哪个算式对,为什么?
生:两个算式都对,因为在加法里,3个加数都相同
师指出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师:那么0.8×3你知道怎样计算吗?——揭示课题。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中的问题(1)。
(1)师:同学们能独立算出0.8×3的结果吗?试试看。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算出的结果是什么?学生的算法可能有:0.8+0.8+0.8=2.4(元);
0.8元=8角,8×3=24(角),24角=2.4元。
小结并引导:有些同学根据乘法的意义想到把0.8×3看作3个0.8相加,用加法算出结果;有些同学利用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把0.8元看作8角,用整数乘法算出结果。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你还能想到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师:你能利用小数计数单位及进率说明为什么0.8×3=2.4吗?
师指出:0.8是8个十分之一,8个十分之一乘3得24个十分之一,就是2.4。
(2)用竖式计算。
指出:这道题我们可以直接列式计算(边板书边作必要的说明)
0.
8
×
3
2.
4
(4)提出要求:你能看着竖式,再说说计算过程吗?
(5)小结:先当作8×3来计算,再根据小数意义,确定最后的得数。
(6)引导猜想:根据上面的计算过程,你猜想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可能有什么关系?
2.教学例1中的问题(2)
师出示问题: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先让学生列出算式,再分组讨论交流算法,教师指导。
如果有学生列乘法竖式计算,则可先要求他们板书竖式计算过程,再追问:先当作多少与3相乘?乘得的积为什么是两位小数?
如果没有学生列乘法竖式计算,则可进一步要求他们利用教材给出的竖式进行计算,并启发他们或联系加法竖式的计算结果,或联系2.35的含义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分析引导
师:我们在计算0.8×3时,先把0.8看作8来计算,也就是看作整数乘法,那么在计算2.35×3时又是怎样乘的呢?
生:把2.35看成整数来算。
师:为什么0.8×3的积是一位小数,而2.35×3的积却是两位小数?
同学们分组讨论。
4.课堂练习:教材第56页“试一试”。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计算。
提问:(1)先估计积的小数位数。
(2)看看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指名学生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归纳:通过计算观察,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1题。
同学们独立练习,指名学生回答,说说你的想法,集体订正。
2.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师强调指出:当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3.教材58页练习十第1题。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4.教材58页练习十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积是几位小数,再让学生独自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练习
《名师测控》相关练习。
小数和整数
0.8×3=2.4(元) 2.35×3=7.05(元)
0.
8
×
3
2.
4

2.
3
5
×
3
7.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