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分物游戏
总第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画一画)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经过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
难点
发现、经历多种分发的操作过程。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每人5个三角片、20个小棒。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课前热身(调动学生积极性)
师:马上要上课了,老师好紧张啊。你们点鼓励的话为我加油吗?
学生预设:
生1:老师你长得可真漂亮!
生2:老师你写字真漂亮啊!
生3:老师你讲课一定很棒!……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的心里好像有一股暖流流过。那你们为老师一起加加油好吗?预备起:
生:加油!加油!加加油!
师:那现在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上课1
设计意图:缓解老师和学生紧张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心能尽快投入到课堂上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现在正是秋天大丰收的季节,我邀请几个好朋友们来家里做客。老师准备了好多他们爱吃的食物。想请咱们班的同学帮他们分食物,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玩分物游戏。
(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边写边读。)
设计意图:庆祝秋天大丰收,好朋友聚会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板书课题:分物游戏(出示课件)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
师:看看老师都邀请了哪些朋友呢?老师的朋友可真多啊!
(出示图片)
(预设: 2只小猴、3只兔子、3只小狗。)
听!有人敲门,看看谁先来了?(出示课件)
生:小猴子
师:原来是猴子兄弟。你从图片中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有4个桃子,两只猴子
(学生说信息,老师在黑板上贴出相应卡片)
师:找的真完整。
2.师:有4个桃子、两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呢?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分法呢?
生:每只猴子分两个桃子。
师:看看老师这样分,合适不合适。
(学生观察,教师在黑板上摆图片。)
.师:这样分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怎么不合适?
生1:一只小猴子太少了,另一只小猴子太多了。
师:也就是说每只小猴子分的不一样多。这种分法呢?
生:两只小猴子分的不公平。
师:每只小猴子都分到2个桃子,就是每份同样多。
板书:每份同样多。
活动二:分萝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1)师:“咚咚咚”又有谁敲门了?(出示课件)
生:小兔子
师:原来是小兔子。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2个萝卜,3只小兔子。
(2)师: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我们按“每份同样多”这种分法,给兔子分萝卜,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
师:咱们利用学具摆一摆吧。请你用三角代表小兔子,小棒代表萝卜,
师:请你分一分,在分之前还有一个小要求:你能不能把分的过程摆出来,也就是让同学们能够一眼看出你每次分了几个?每只小兔子得到几根萝卜?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将图片摆在黑板上后下去巡视,纠正学生们的错误。
(3)师:把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每只小兔子分到几根呢?谁能上来边摆边讲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预设:
生1:我是这样分的,先给第一只小兔子分2个,再给第二只小兔子分2个,再给第三只小兔子分2个。还剩6根,再给它分2个,给它分2个,给它分2个,每只小兔子分4个萝卜。
师:你说的可真完整啊。
师:还有谁想展示?边分边讲。
生2:第一次先分1根,第二次再分2根,还有3根一人一根。每只小兔子有4根萝卜。
师:你把分的过程讲的真清楚。
生3:每人分3个萝卜,然后再每人分一个萝卜。每人有4个萝卜。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生4:给第一只兔子分了3根,给第二只兔子分了4根,给第三只兔子分了5根。
生:有错误。
师:我们按照什么方法分呢?
生:每人同样多。
师:谁能帮他纠正一下。
生5:把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子,每人有4根萝卜。
小结:
师:同学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了不起。刚才我们按每份同样多的分法,把4个桃子分给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2个桃子;又把12根萝卜分给了3只小兔,每只分到4根萝卜。每只小动物得到的都是同样多的,像这样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份数都是同样多,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吗?(出示课件)
学生预设:
生1:每个小动物分的都一样。
生2:把东西分给小动物,每只小动物不能多也不能少。
师:也就是每份都得同样多。
设计意图:教师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活动三:分骨头。(尝试用画图方式表示平均分)
分组合作: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平均分的方法帮我把小狗的骨头分一分呢?(出示课件)
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这张图片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
师: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狗分到几根骨头呢?现在请同学们分组合作分一分,看看哪组同学分法有多又简单。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
师:老师选择了几组同学的作品,并且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汇报:
第一幅图:
生1:一个圆圈代表一只小狗,三角形代表骨头。每只小狗分5根骨头。他是1根1根分的。
第二幅图:
生2:每人先分2根,再分2根,再分1根。把15根骨头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5根骨头。
第三幅图:
生3:第一次分了3根,第二次分了2根,每只狗分了5根骨头。
第四幅图:
生4:3个圆圈代表3只小狗,这是15根骨头。先圈3根分别连给3只小狗,再圈第2次,分给3只小狗,第3次圈3根连给3只小狗,第4次再圈3根连给3只小狗,第5次也把它们分给3只小狗。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真完整。这几种方法都非常简单,也容易看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那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画圈。画几个圈则表示要分几次把小棒分完,每份分到小棒的根数等于所画的圆圈的个数。只要我们数圈数就知道分了多少根骨头,这样画也不容易漏掉。是不是很简单啊?
小结:
德育渗透:
师:刚才我们给小猴子分了桃子,每只猴子分的桃子一样多,每只兔子分到的萝卜一样多,每只小狗分到的骨头一样多,它们真开心啊。老师也非常高兴。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不仅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获得了助人为乐后的喜悦。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也希望同学们能把它发扬光大。
四、 巩固练习,再次感知
1、师:来客人了,老师的屋子还很乱,你们能帮我收拾收拾屋子吗?
生:能
师:请看图片(出示课件)
师:从这张图片上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有9朵花,3个花瓶。
师:如果每个花瓶插花的数量同样多,那每瓶插几枝?谁能帮老师分一分?
学生预设:
生1:第一次分1朵,第二次再分1朵,第三次再分1朵,每个花瓶有3朵。 生2:圆圈代表花瓶,小棒代表花。每个花瓶插3朵花。
师:前两个同学都采用了画的方法,还有同学直接在图上圈一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3:用线把它们连起来,第一个花瓶插3朵,第二个花瓶插3朵,第三个花瓶插3朵。
2、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多。那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59页。下面还有3个问题,你能自己尝试解决吗?
学生预设:
生1:有14根铅笔,2个文具盒,平均每个文具盒放7个。
生2:有15个杯子,分别放在3层的柜子里,每层放5个杯子。
生3:有16只气球分给4名同学,4个4个分,每人分4个。
3、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老师还想请你们帮我最后一个忙。昨天我买来了一袋橘子,想把这些橘子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你们能帮我分分吗?
生:能。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下面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到几个橘子。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预设:
生1: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9个。
生2: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6个。
生3: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3个。
生4:平均分成9份,每份有2个。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能把18个橘子分成不同的份数。你们真了不起呀!
五、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还会遇到许多“平均分”,请你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学生预设:
生:有10块糖,妈妈平均分了2份,每份有5个。
师:他的例子举的真好,请你回去找找生活中的“平均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利用“平均分”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当中的例子深刻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好,这节课到此结束。下课!
板
书
设
计
分物游戏?
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反
馈
测
试
老师手里有15本田字格,分给3名同学,每人分_____本。如果分给5名同学,每人分_____本。
有20条鱼,打算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_____条。
25个桃子分给5个猴子,每个猴子分_____个桃子
评
价
与
反
思
本节课我创设了庆祝秋天大丰收邀请好朋友们到我家做客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帮我给动物们分食物。3个分物品的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上课开始我让孩子自己动手帮助小猴子来分一分,看一看这几种方法是否分的合理,并说明原因,让学生自己说出该如何分才最合理,从而顺利引出第二部分平均分,即分的同样多,一样多,接着又安排了层次鲜明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去体验平均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等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感受同样多的分法是公平的,学会平均分的方法同时感受平均分的多样化,并逐步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为进一步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者:任玉翠
单位:鞍山市台安县黄沙学校
联系电话:15941276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