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1.古诗三首 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诗的世界里。诗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富有诗意与情趣。交流课前收集的体现童趣的诗句,初步感悟儿童活动的乐趣。 今天我们又要走进诗歌的花园,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字致能, 又字幼元、友生,自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与杨万里同榜进士。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昼夜 耘田 供耕织 稚子 寒漪当dānɡ(当家)
dànɡ(当铺)多音字供ɡōnɡ(供应)
ɡònɡ(供养)落luò(落叶)
lào(落枕)
là(落下)音序:Z
部首:一
组词:昼夜 白昼书写注意:“尺”字的第四笔捺,应从第二笔横中间起笔。音序:Y
部首:耒
组词:耕耘 耘田书写注意:左边是“耒”,不要写成“来”。音序:S
部首:木
组词:沧桑 桑蚕书写注意:上边三个“又”第二笔都是点,不要写成捺。音序:X
部首:日
组词:破晓 报晓书写注意:左部是“日”;右部是“尧”,上边不要多加一点而写成“戈”。结合课文插图,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读诗歌,试着把握诗歌的节奏。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理解题目四时 田园 杂兴 诗的题目意思是作者随兴写下一年四季
农村里的情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句意:夏季农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间锄地,晚上要在灯
下搓麻成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
自己拿手的本事。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句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虽然他们不懂的耕种
与织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树阴下学着种瓜。感悟诗情 用几句话说说图上人们是怎样劳动的,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来说。用生动地语言说说孩子们的神态、动作等。 诗人晚年隐居故乡石湖,以老农自居,以老祖父的眼光爱怜地看忙碌的农民们。请你想象一下,范成大会和大人们说些什么,会和种瓜的孩子说什么呢?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 ? (勤劳、忙碌、热爱劳动)(天真可爱、热爱劳动)儿女: 耘田 ? 绩麻 ? 童孙: 学种瓜 ? ? ?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能借助注释,自学与同学交流,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及孩子们的天真可爱。第二课时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你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杨万里: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读准古诗、了解诗意
1.读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稚子弄冰【宋】杨万里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品读古诗,想象画面,领悟诗境。
1.抓住“脱”、“穿”、“敲”等动词,感受儿童的天真淘气。
2.想象声音,感受儿童的快乐。
3.想象儿童从“脱晓冰”到“当银铮”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忽作玻璃碎地声”各个环节的心理特征,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4.关于“玻璃”、“玉磬”、“银铮”这些名词的理解,要立足于诗歌实际。 学习古诗《村晚》。
(一)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按节奏读出韵味。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理解字词的意思。陂(bēi):池岸。
池塘:堤岸。
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寒漪(yī):水上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诗意: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课文的题目是村晚,村里的晚上有什么景物?领悟诗情1.学习前两句。①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
②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
③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
④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2.学习后两句。①“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②诗中的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
舟过安仁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梅子留酸软齿牙,
收篙停棹坐船中。 芭蕉分绿与窗纱。
怪生无雨都张伞, 日长睡起无情思,
不是遮头是使风。 闲看儿童捉柳花。 根据诗歌的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写在日记本上。)稚子弄冰
“趣”:脱、穿、敲
儿童的天真淘气。村晚
池塘、山、落日 横在牛背上 信口吹 儿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推荐阅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
。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