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7.1溶解与乳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7.1溶解与乳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01 19: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课题1 溶解与乳化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应用。
3. 能够找出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酒精、汽油等不同的常见溶剂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溶质溶解速率快慢的因素,体验设计实验条件的公平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溶质、溶剂的判断,初步体会事物的相对性。
2、联系溶液的实际应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教学难点:对溶液、溶质、溶剂的判断。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课 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溶液的形成和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配制硫酸铜、氯化亚铁、高锰酸钾、食盐四种溶液,以上四种溶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前几章我们就学过了几种溶液,如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等,那么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那么,什么是溶液?溶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2、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一]试验7-1: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
教师演示: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硫酸铜、蔗糖、泥沙和食用油,然后再加入约10毫升水,充分震荡后,观察。
思考与讨论:⑴、四种物质中,哪些可溶?可溶的物质物质被什么物质溶解了?
⑵、硫酸铜晶体和酒精放入水中,你还能不能凭肉眼看到它们的粒子吗?形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这种物质叫什么?
⑶、如果取出一部分,剩下的和取出的浓稀程度是否一样? 如不考虑水分蒸发,长期放置是否会分层?
⑷、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后的粒子是什么?蔗糖呢?
⑸、请你归纳它们形成的物质即溶液的特点。
⑹、泥沙和食用油放入水中震荡后得到的混合物叫什么?
小结:酒精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和硫酸跟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也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板书: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练习:在硫酸铜溶液和蔗糖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讨论:当衣服上沾上油渍时,用水很难冼去?怎么办?
[活动与探究二]: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讨论:阅读课本191页下面和192页知识视窗,思考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吗? 除了水还有其他的溶剂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小结:⑴、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我们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
⑵、液—液互溶 量多—溶剂 量少—溶质
⑶、通常:水是溶剂
练习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白酒 碘酒 食醋
溶质
溶剂

练习2.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1)1克食盐和一克蔗糖投入98克水中。
(2)稀硫酸
(3)75%的医用酒精
(4)盐酸
(5)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6)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7) CO2溶于水(溶质有两种)
(8)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
(9)若将空气看成溶液,溶质和溶剂是什么?
(10)碳酸钙溶于过量的稀盐酸
(11)二氧化碳与适量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
(12)5毫升水和5毫升酒精互溶,能得到10毫升溶液吗?为什么?
(13)9克食盐投入一克水中,能得到10克食盐溶液吗?


练习3.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澄清的、透明的液 体一定是溶液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长时间,溶质也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所含的溶质是不同的
D.溶质和溶剂混合时开始是混合物,等到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纯净的、透明的纯净物了
思考:请你能否再举出一些溶液?并指出溶质、溶剂。并谈谈溶液的用途?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191页,了解溶液的用途 。
[活动与探究三] 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学生活动:实验7-2并阅读课本192页,讨论完成。
板书:二、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⑴、温度高低。⑵、溶质颗粒的大小。⑶、是否搅拌。
总结:略
作业:略
第二课时
1、复习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加以改正
⑴、凡是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⑵、溶液是均一、透明、无色的混合物。
⑶、溶质必须是固体。
⑷、只有水才能做溶剂
⑸、98%的硫酸溶液中水做溶质,硫酸做溶剂。
⑹、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⑺、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⑻、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2、情景引入:
把油放入水中会不会形成溶液?
3、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四]教师演示实验7-3,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完成表格,归纳乳化剂和乳化作用。












思考:这样的液体稳定吗? 不稳定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原因: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为大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因些试管的内壁很干净。
板书:三、乳化作用和乳化剂
[活动与探究五]教师演示实验7-4,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完成表格,归纳原因。













思考:同样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
小结:溶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之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 (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结论:
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 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量。
板书:四、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总结:略
作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