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庄一中八年级下册生物“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案 制作教师:
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班级 组别 学生姓名
[一]预习形成
一、学习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
1、发酵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发酵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三、知识框架
1、发酵技术
定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 ,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发展: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人的意愿
,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
2、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⑴生产食品
酿酒:利用酒曲(制作过程中注意保持 并防止各种器具出现 )
制酱油;利用 菌
制醋: 利用 菌
制酸奶:利用 菌
⑵生产化工产品:如酒精、 、 、 等。
⑶生产医药产品:如青霉素、 、 等。
[二]合作展示
1、探究文中实验 酿制酒酿
①为什么要先把糯米蒸熟?
糯米蒸熟后又为什么要用冷开水冲洗?
②各种器具在使用前为什么必须认真清洗?
③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 ,为什么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④使用显微镜观察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酵母菌)时,是否需要用碘液染色玻片标本?
2、自我评价
3、思维拓展
[三]检测反馈
选择题
1、下列生物中,可产生抗生素的是 ( )
A 青霉 B 曲霉 C 酵母菌 D 肺炎双球菌
2、腐烂的水果有些时候会散发出酒味,其原因是下列哪种微生物在无氧的情况下引起的? ( )
A 放线菌 B 青霉菌
C 曲霉菌 D 酵母菌
判断题
3、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20-25℃。 ( )
4、可以向刚蒸熟的糯米中加入酒曲用于制作甜酒。 ( )
5、酒是越存越醇,存放多长时间也不会变质。 ( )
6发酵技术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 )
7、酿制酒酿的过程中应经常打开广口瓶进行观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