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31 18:4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下
默读古诗,读准字音。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tínɡ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他又以“宫词”知名。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点明事件
读前两句诗,说说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秋天的露水。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露无声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读前两句诗,说说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读后两句诗,说说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都。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今夜明月高悬,人们都在抬头望着,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会落到谁家去呢?
读后两句诗,说说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思考:诗句中的“落”可以换成“在”吗?为什么?
不能换。“落”更有表现力,给人以形象的动感,新颖妥帖,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向人间似的;而“在”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十五夜望月》描绘了一幅安静、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感情。
望月(景)
抒怀(情)
地白、树栖鸦
冷露、湿桂花
人尽望——推己及人
落谁家——意境阔大
十五夜望月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 日暮汉宫传蜡烛, 。
2. , 皎皎河汉女。
3. 终日不成章 , 。
4. 盈盈一水间, 。
5. ,不知秋思落谁家?
默写古诗文。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泣涕零如雨
脉脉不得语
今夜月明人尽望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我们还学过哪些写传统习俗的古诗呢?和同学交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