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新陈代谢与酶、ATP
●训练指要
1.重点: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等概念的理解;酶的定义及特性,ATP的结构、功能及ADP和ATP的转化。
2.难点: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区别与联系;酶特性知识的应用以及ATP与ADP相互转化所涉及的生理生化知识。
3.考点与热点: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有关因素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
A.健康儿童 B.重创伤恢复期病人
C.健康成年男子 D.禁食期病人
2.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新陈代谢过程只存在物质变化,不涉及能量转化
B.新陈代谢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新陈代谢过程遵循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D.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3.生物体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共同点是
A.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排出代谢终产物
4.二肽酶可以水解下列哪一种物质
A.由三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的肽
B.由四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的肽
C.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的肽
D.含有一个肽键的肽
5.生物体异化作用的本质是
A.物质分解的过程
B.使体温恒定的过程
C.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D.产生H2O和CO2的过程
6.关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代谢中伴随着能量代谢
B.先发生合成代谢,后发生分解代谢
C.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同时交叉进行
D.合成物质贮存能量,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7.青少年在新陈代谢上的特点是
A.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趋于平衡 B.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C.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
A.光合作用 B.化能合成作用
C.新陈代谢 D.呼吸作用
9.生物体生长现象的本质是
A.生物由小到大的过程 B.细胞分裂使数目增多
C.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变大 D.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10.DNA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的物质是
A.氨基酸
B.氨基酸和核糖、含N碱基和磷酸
C.二氧化碳、水和含N废物
D.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11.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去除细胞壁
A.蛋白酶 B.纤维素酶 C.淀粉酶 D.盐酸
12.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实验中,将唾液稀释10倍,与用唾液原液(没稀释)实验效果基本相同,这表明酶具有
A.专一性 B.稳定性 C.多样性 D.高效性
13.下列的坐标图中,能正确反应温度和酶催化效率关系的是
EMBED MSPhotoEd.3
14.果子酒放久后易产生蛋白质沉淀而使酒浑浊,加入少量菠萝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沉淀,防止浑浊,而加别的酶(如氨基酸氧化酶等)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B.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特点
D.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特点
15.下列叙述中,不是酶的特点的一项是
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C.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
D.酶在催化反应中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16.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酶是生物催化剂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
17.下列与酶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的来源是腺体
B.酶是代谢终产物
C.酶与激素、抗体具有相同本质
D.人体内大多数酶需要在近中性的环境中催化效率才最高
18.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质的
A.全部肽键 B.肽键
C.氨基酸 D.双螺旋结构
19.下列功能特征与酶无直接关系的是
A.消化食物 B.吸收营养
C.加速合成 D.减慢氧化
20.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④酶大多数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⑧ D.④⑤⑥
21.对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的酶主要产生于
A.细胞核糖体上 B.细胞质基质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内 D.内质网上
22.1分子AT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A.1 2 3 B.1 3 2 C.2 2 2 D.2 3 3
23.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内骨骼肌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肌糖元 B.磷酸肌酸 C.葡萄糖 D.三磷酸腺苷
24.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最具有重要作用的两类物质是
A.有机酸和糖类 B.酶和ATP
C.核酸和ATP D.三磷酸腺苷
25.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
A.呼吸作用、渗透作用 B.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主动运输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6.生物体主要储能物质、最终能源、主要能源和直接能源依次是
A.淀粉、阳光、葡萄糖
B.脂肪、ATP、糖类、阳光
C.脂肪、阳光、糖类、ATP
D.蛋白质、阳光、葡萄糖、ATP
27.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Q[FY]R,右图中的实线Ⅳ表示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过程,在t 1时,将催化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图中哪条曲线表示此反应的真实进程
A.Ⅰ和Ⅱ B.Ⅲ
C.Ⅳ D.Ⅴ
28.动物和人体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下面的反应
ADP+磷酸肌酸 EMBED Equation.3 ATP+肌酸
A.机体消耗ATP过多时 B.细胞缺乏葡萄糖时
C.肌肉组织缺氧时 D.机体进行无氧呼吸时
29.如下图,在下列试管中均加入3mL浆糊。A、C两试管中各注入2毫升清水,B、D两试管中各注入2毫升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把四支试管均置于水槽中保温5分钟,分别滴入2滴碘液,其中不变为蓝色的是
EMBED MSPhotoEd.3
30.对于植物来说,ADP+Pi+能量[FY()酶[FY]]ATP,其所需的能量来自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磷酸肌酸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内贮有大量ATP,以备生理活动需要
B.ATP水解成ADP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C.ATP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D.ATP中含有一个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水解和重新生成的化学键
32.将猪精肉片分别放入A、B、C三只烧杯内的消化液中,A烧杯内有胃液,B烧杯内有胰液,C烧杯内是胃液和肠液的混合液。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的结果及说明的问题是
①A、B内的肉片被初步消化 ②C杯内的肉片消化得最快 ③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④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⑤说明酶的作用受pH影响
A.①③④⑤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⑤
33.下列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中需要ATP的是
A.葡萄糖 → 乙醇+二氧化碳 B.葡萄糖 → 乳酸
C.二氧化碳+水 → 葡萄糖 D.蛋白质 → 氨基酸
34.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35.下列生命现象中不伴有ATP消耗的是
A.神经冲动的传导 B.含羞草受到刺激小叶合拢
C.葡萄糖在小肠中被吸收 D.根尖生长点细胞有丝分裂
36.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 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37.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都生成CO2和H2O,释放的能量也相等
B.运动员在100m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此时所进行的有氧呼吸
C.淀粉是贮藏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植物细胞直接供能
D.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38.催化脂肪酶水解为多肽的酶是 ( B )
A、多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39.有人测定了A、B、C、D四种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你认为在25℃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生物和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生物分别是 ( B )
A.B和D B.B和C C.B和A D.A和C
40.下图是人体中某种酶的活动曲线,这种酶可能催化下列哪一项化学反应………( C )
A.葡萄糖合成糖原
B.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C.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D.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
41、如图是溶液中所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图,则M与N处单个酶分子催化活性比较,正确的是( )
A M处 > N处 B N处>M处
C M处=N处 D 无法比较
42.下图中的曲线是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根据有关实验结果绘制的,其中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 A )
43.图2中的哪一曲线能正确表示温度对人体转氨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 C )
44、新陈代谢是指:D
A.生物体内的同化作用 B.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
c.生物体内的异化作用 D.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4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46、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完成有氧呼吸所需要的酶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
B.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与土壤溶液中矿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C.用标记的蛋白质饲喂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可在其肝糖元中发现
D.用研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过程,最早在化合物中检测到
47、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BC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48、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 C )
A 糖类 B 脂类 C 蛋白质 D 核酸
49、淀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C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氨基酸 D、核苷酸
50、右图表示温度与某种酶活性的关系,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A.在0-37℃之间,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增强
B.超过3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减弱
C.b点区域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
D.c点显示,该温度抑制酶的活性
51.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 C )
A. 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
B. 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
C. 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
D. 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
5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下列关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自养生物不一定具有叶绿体 B.细菌都是异养型生物
C.动物都是需氧型生物 D.寄生生物都是厌氧型生物
53.在酶的作用下,肝细胞内把氨基酸转变为尿素,这个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初是……( C )
A.合成新蛋白质 B.转氨基作用 C.脱氨基作用 D.氨基酸转移作用
54.下列生理过程中,细胞中ADP含量不会增加的一组是……………………………………( B )
①葡萄糖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变成血糖 ②毛细血管中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神经细胞膜内电位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5.在培养某种细菌时,经测定其细胞内K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中的8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药物后,细菌细胞内的K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此后加入ATP,细胞中K离子的质量分数即上升,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C )
A.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 B. 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C.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D. 抑制了ATP水解酶的活性
56.下图代表生物体内的三类生理过程。图中的X表示外界进入生物体的物质,Y表示生物
体内产生的物质,在①②③生理过程中Y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D )
A.载体、激素、酶
B. 酶、抗体、激素
C.载体、酶、受体
D.载体、受体、酶
57. 反应式ADP+Pi+能量 ATP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均发生的反应,下列有关反应式中“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B 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 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光解
D 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一个静息中的人在24小时内要消耗约40千克ATP,而在激烈的运动中,ATP的利用 率可高达每分钟0.5千克。由此可推测 B
A.ATP是自由能的长期储存形式 B.ATP是主要的即时自由能供体
C.ATP在静息时不存在 D.ATP中所含能量高于葡萄糖等化合物
58.在下列生理活动进行的同时,能使细胞内ADP含量减少的是------------------( A )
A 肌细胞分解葡萄糖生成乳酸 B 神经纤维兴奋后恢复静息电位
C 淋巴细胞的核糖体合成抗体 D O2由红细胞进入肝细胞的线粒体
5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2、M个分子的AD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磷酸基、脱氧核糖分别是( B)
A、M、2M、M B、M、2M、0 C、2M、3M、M D、0、M、M
60.对于动物体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它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B.人成熟红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
C.水解两个磷酸基团后所得的化合物可以参与RNA的合成
D.细胞内贮有大量的ATP,保证生命活动能量的需要
61.在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A )
(1)转氨酶 (2)解旋酶 (3)肠肽酶 (4)ATP水解酶
A.氨基、氢键、肽键、高能磷酸键 B.氨基、氢键、羧基、腺苷
C.氢键、肽键、氨基酸、磷酸基团 D.氨基、脱氧核苷酸、多肽、ADP
62、分析下图中的曲线,该图不能表示的是:C
pH值增大对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植物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ATP生成量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
在草→鹿→狼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鹿的数量变化曲线
63、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 1倍时, 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B
64. 下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发生相应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C
65. 反应式ADP+Pi+能量 ATP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均发生的反应,下列有关反应式中“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B 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 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光解
D 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66. 在下列生物中,既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代谢类型的一组生物是A
A 人和蘑菇 B 蓝藻和大肠杆菌
C 噬菌体和烟草花叶病毒 D 乳酸菌和硝化细菌
67. 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C.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
范围内变化
68. M个分子的AD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磷酸基、脱氧核糖分别是( )
A、M、2M、M B、M、2M、0 C、2M、3M、M D、0、M、M
69.对于动物体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B.人成熟红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
C.水解两个磷酸基团后所得的化合物可以参与RNA的合成
D.细胞内贮有大量的ATP,保证生命活动能量的需要
70.在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
(1)转氨酶 (2)解旋酶 (3)肠肽酶 (4)ATP水解酶
A.氨基、氢键、肽键、高能磷酸键 B.氨基、氢键、羧基、腺苷
C.氢键、肽键、氨基酸、磷酸基团 D.氨基、脱氧核苷酸、多肽、ADP
71.一个静息中的人在24小时内要消耗约40千克ATP,而在激烈的运动中,ATP的利用
率可高达每分钟0.5千克。由此可推测
A.ATP是自由能的长期储存形式 B.ATP是主要的即时自由能供体
C.ATP在静息时不存在 D.ATP中所含能量高于葡萄糖等化合物
72. 取一段燕麦幼苗茎放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水溶液中培养,结果如右图。幼苗茎段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A.水分增加 B.糖类增加C.蛋白质增加 D.无机盐增加
73. 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C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合pH是7 ③最适温度是40℃
④50℃时酶逐渐失活 ⑤0℃时酶逐渐失活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74. 下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发生相应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 A )
75. 右图所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速度曲线说明酶具有( B )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易变性
D 多样性
76. 下图表示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部分曲线,下表代表人体胃、小肠中有关消化液的成分及部分酶的最适pH。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由图可知水稻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
B.水稻淀粉酶在a点与b点的催化效率相同,但本质不同
C.由于胃酸会随着胃液进入小肠,故胃液进入小肠后仍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D.由于胃酸的进入将导致小肠中pH的改变,小肠中的消化酶会失去活性
77.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直接来自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78. 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某些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 C )
A.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同时标记H2O和CO2后的实验结果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被同化的途径
D.用含有35S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79. 新陈代谢不仅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人的活细胞内代谢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 )
A.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
B.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减少
C.肝细胞中一定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产生
D.ATP在水解时伴随有能量产生
80.
二、简答题
1.ATP是___________的简称,它普遍存在于_______________中。其分子简式可写成 A-P~P~P,其中的A代表___________,T代表___________,P代表_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_。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份淀粉酶约能催化l00万份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这是酶的___________性,在小肠内___________酶能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这是酶的___________性。
3.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要保留较长一段时间。请回答:
(1)放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沸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有关酶的实验,据表填写有关的内容: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量(毫升)
温度
试剂
现象
1
淀粉糊、清水
2
37℃
碘液
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2
0℃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2
37℃
不变蓝
4
淀粉糊、煮沸过的唾液
2
37℃
变蓝
5
淀粉糊、加有2~3滴2%盐酸的唾液
2
37℃
变蓝
6
蛋白质、唾液
2
37℃
无变化
(1)实验结果分析:
1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实验可得知,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另外酶还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5.右图表示温度对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请根据坐标图回答问题:
(1)曲线中的AB段表示___________。
(2)曲线中的B点表示___________。
(3)曲线中的BC段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环境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 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若该实验过程中不洗刷试管,则完成该实验至少要准备___________支试管。
A.18支 B.12支
C.7支 D.6支
(2)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B.凝乳酶的最适宜温度肯定是40℃
C.将A内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凝乳
D.将F内混合物冷却到40℃不会发生凝乳
7.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 3~9的盛等量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30℃的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产生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两次实验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右图,请回答:
(1)萝卜提取液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为什么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最低点位于同一直线上?___________。
(3)A是第___________次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提取液进行加热处理,处理后进行第三次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10毫升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立方毫米)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
5.0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酵母菌而言,10毫升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个。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9.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以瓶带盖的叶捕捉昆虫,并以其分泌物消化虫体。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取6支大小一样的洁净试管,加入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检测液后,再分别加入瘦肉块和马铃薯块,两小时后观察现象,记录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
编号
加入物
条件
现象
1
2mL水+1cm3瘦肉块
室温
无明显变化
2
2mL新鲜分泌物+1cm3瘦肉块
室温
瘦肉块明显变化
3
2mL新鲜分泌物+1cm3瘦肉块
煮沸后冷却到室温
无明显变化
4
2mL水+1cm3马铃薯块
室温
无明显变化
5
2mL新鲜分泌物+1cm3马铃薯块
室温
无明显变化
6
2mL新鲜分泌物+1cm3马铃薯块
煮沸后冷却到室温
无明显变化
(1)此分泌物中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
(2)试管1和试管4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试管3不同于试管2的处理之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分泌物的活性受___________的影响。
(4)猪笼草捕食昆虫是对土壤溶液中缺少___________元素的一种适应。
10.以下是探究“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用具:烧杯、注射器8支、带有橡皮塞抽去空气的试管4支、干酵母粉、蔗糖、配制好的pH分别为5、6、7、8的缓冲液实验步骤:①用开水配制10%蔗糖溶液100mL,冷却到室温(25℃)后,加入4克干酵母粉,10min后……依次完成步骤②③④⑤,观察并记录。
实验记录:产生2mL气体体积量(以针筒推柄上升的mL数为产气量,见右图)所需的时间如下表:
pH
pH=5
pH=6
pH=7
pH=8
时间(s)
8
7
6
7.5
(1)完成实验步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等到蔗糖溶液冷却后再加入干酵母粉?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要用注射器吸收溶液注入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_____。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 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
12.右图是人体内糖代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图中B所示的物质是 ,C所示的物质是 。
(2) 如果图示的细胞是肝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物质最可能是 。如果图示的细胞是肌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物质最可能是 。
(3) 如果图示的细胞是神经细胞,那么,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吗? ,为什么 。
(4) 图示中的④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上升吗? ,请叙述理由
(5) 如果人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则图中②过程将加快,这是因为
13.E为人体消化道中的某种酶,现用固化蛋白质作底物来研究酶E的催化实验:在5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含有等量酶E但pH值各不相同的缓冲液,每支试管加1块10g的长方体固化蛋白块。将5支试管都置于温度控制在20℃的温水中。实验从加入固化蛋白块时开始并计时。每2分钟测量固化蛋白块的质量一次(假设不考虑相关操作中的误差),所得结果见下表:
固化蛋白块的质量(g)
实验开始后的时间(min)
pH2
pH4
pH6
pH8
pHl0
2
8.9
9.8
1O.0
1O.0
1O.0
4
7.1
8.7
1O.0
1O.0
1O.0
6
6.0
7.9
1O.0
1O.0
1O.0
8
4.5
7.0
1O.0
1O.0
1O.0
10
3.0
6.0
9.7
1O.0
1O.0
12
0.5
4.9
8.9
9.6
1O.0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酶活性最强时的pH值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用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
(3) 假设用唾液代替酶E做上述实验,你预测会有什么结果?____,原因是______。
(4)请设计两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酶E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
29.下图代表生物体内的三类生理过程。图中的X表示外界进入生物体的物质,Y表示生物
体内产生的物质,在①②③生理过程中Y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A.载体、激素、酶
B. 酶、抗体、激素
C.载体、酶、受体
D.载体、受体、酶
D
23.下图是人体中某种酶的活动曲线,这种酶可能催化下列哪一项化学反应
A.葡萄糖合成糖原
B.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C.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D.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
C
3、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温度对人体胃蛋白酶催化效率影响的曲线是
C
32、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 1倍时, 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B
29.在测定胃蛋白酶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42、(10分)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研究课题。
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课题一] 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2)取两个100mL洁净的烧杯,编号1、2号,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补填表中的内容。
(3)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比较观察 ,并记录结果。
预期结果:如果是 ,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课题二] 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
(1)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试评价上述两种方法中更合理的是 ,理由:
。
(2)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 。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
(3)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宜pH=m,请你在所选的曲线图中标出“m”点的位置。
42、(10分)
【课题一】(2)注入果胶酶溶液/2mL(2分);(3)相同时间内果汁的澄清度和滤出的果汁体积(1分);相同时间内1号烧杯滤出的果汁体积比2号烧杯滤出的果汁体积大,澄清度高(2分)。
【课题二】(1)方法二更科学/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只要合理均给分】(2分);
(2)澄清度——甲(或完全澄清所需时间——乙)/ 甲/(曲线最高处或最低处对应的横坐标上的点标上m)(3分)。
3.人在发高烧时,食欲不好,其主要原因是
A.唾液分泌减少 B.消化酶活性下降
C.消化酶合成减慢 D.胃液pH值上升
6.下列物质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都具有专一性的是:
A.激素和纤维素 B.脂肪和酶 C.核酸和酶 D.转运RNA和酶
24.下列实验需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是:
①验证酶的高效性 ②验证酶的专一性
③温度对于酶活性的影响 ④PH对酶活性的影响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质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在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 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图甲中的T0
D.图乙中Tb和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高
25.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41.(8分)E为人体消化道中的某种酶,现用固化蛋白质作底物来研究酶E的催化实验:在5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含有等量酶E但pH值各不相同的缓冲液,每支试管加1块10g的长方体固化蛋白块。将5支试管都置于温度控制在20℃的温水中。实验从加入固化蛋白块时开始并计时。每2分钟测量固化蛋白块的质量一次(假设不考虑相关操作中的误差),所得结果见下表:
固化蛋白块的质量(g)
实验开始后的时间(min)
pH2
pH4
pH6
pH8
pHl0
2
8.9
9.8
1O.0
1O.0
1O.0
4
7.1
8.7
1O.0
1O.0
1O.0
6
6.0
7.9
1O.0
1O.0
1O.0
8
4.5
7.0
1O.0
1O.0
1O.0
10
3.0
6.0
9.7
1O.0
1O.0
12
0.5
4.9
8.9
9.6
1O.0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酶活性最强时的pH值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用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假设用唾液代替酶E做上述实验,你预测会有什么结果?_ 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设计两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酶E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
41、(8分)(1)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2 使温度恒定,避免温度变化对酶的影响
(3)固化蛋白块不会被消化 唾液中无蛋白酶
(4) 方法1:将水温由20℃提高到大约37℃; 方法2:将固化蛋白块处理得更小些
(5) C
42. (8分)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人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1)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下曲线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 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其结果可用 图中的虚线表示。
(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 。
39.(8分)(1)过氧化氢量有限
(2)c 增加过氧化氢浓度 a
(3)温度(或光照或气压等)
43. 下列图甲示某兴趣小组研究生物新陈代谢的装置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Ⅴ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
⑴图甲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含量增加的是 。
⑵图甲同样条件下,给装置Ⅰ充足的水、矿质元素,同时给以光照一段时间内,B、D两处的成分差别是 。
⑶图甲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Ⅰ中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Ⅲ中生物体内将会积累较多的 ;如不考虑装置中原有的气体,C处液面 。
(4)上图乙示装置1中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图。由图可知,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组合是 。若处于恒定温度温室内,当室温低于 ℃时,植物将停止生长,原因是 。
(5)下图丙示装置1中植物在一天中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变化曲线(单位:mg/单位时间),其中C点时刻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二氧化碳 mg;B、D点共同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 ;请在下面丁图的坐标系内画出图丙所示植物一天中有机物量的变化曲线(假设该植物长势良好,且A点时有机物量为m ) 。
33、(12分)(1)CO2 (2)B中O2相对多,D处CO2相对多 (3)减少 乳酸 上升
(4)白天26.5,夜间15 5 该温度下,一昼夜该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植物不能积累有机物,便不能生长。 (5) 53 光合=呼吸 图略(2分)
4 新陈代谢与酶、ATP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A
D
C
B
B
A
D
A
B
D
C
D
D
C
D
B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D
B
D
C
B
A
B
D
D
A
C
B
B
D
A
二、简答题
1.三磷酸腺苷 生物体 细胞腺苷 三个 磷酸基 高能磷酸键
ATP ADP+Pi+能量
2.高效 肠、胰麦芽糖 专一
3.(1)低聚糖(单糖和二糖)形成淀粉 (2)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使酶失去活性
4.(1)1号由于清水中不含唾液淀粉酶,试管中的淀粉未被分解,因此遇碘变成蓝色 温度为0℃时,唾液淀粉酶活力低,试管中的淀粉末被分解,故遇碘变蓝色 酶在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条件下,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故滴加碘液不变蓝 煮沸过的唾液,其中的唾液淀粉酶已失去活性,故试管内的淀粉遇碘变蓝 在酸性条件下,唾液淀粉酶不能催化淀粉分解,故试管中滴加碘液变蓝 唾液淀粉酶不能催化蛋白质分解且蛋白质遇碘无变化 (2)专一性 温度 酸?碱度?
5.(1)随温度上升酶活性增强 (2)酶的最适温度 (3)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6.(1)C (2)B
7.(1)过氧化氢酶 (2)pH等于7时酶的催化效率最强,过氧化氢分解最多 (3)2 因为酶减少一半,过氧化氢的分解量也减少 (4)不能反应 加热使酶失去活性
8.(1)2→4→1→3 (2)1.21×107 (3)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部分酵母菌因缺乏营养而死亡
9.(1)蛋白酶 淀粉酶 (2)对照 (3)温度 (4)氮
10.(1)②取4支试管分别标上A、B、C、D(或1、2、3、4) ③分别用注射器吸取不同pH的缓冲液各2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 ④分别用4支注射器吸取含有酵母粉的蔗糖液各2mL,同时分别注入到上述4支试管内,并开始记时 ⑤观察每支试管上的注射器针筒推柄上升2mL时,记录所需要的时间 (2)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率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pH为7时,酶促反应速率快,随pH的减小或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都会减弱 (3)①防止酵母菌死亡和酶遇高温失活(或变性) ②避免空气进入试管,及时使试管内保持无氧状态
11.(1)蛋白质;(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3)见右图;(4)不变;在pH2时,酶已经失活;(5)C;
12. (1)丙酮酸 氧气(或02) (2)肝糖元、肌糖元(3)不能 因为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细胞分裂能力,故不具备细胞周期。(4)不会 02的跨膜运动是自由扩散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5)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如果甲状腺激素过多,则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速度加快。
13. (1)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2 使温度恒定,避免温度变化对酶的影响
(3)固化蛋白块不会被消化 唾液中无蛋白酶 (4) 方法1:将水温由20℃提高到大约37℃; 方法2:将固化蛋白块处理得更小些 (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