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5.1认识分式(2)》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分式基本性质,了解并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性质对分式进行“等值”变形;
2.了解分式约分的步骤和依据,掌握分式的约分方法;
3.使学生了解最简分式的意义,能将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教学重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约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2.你认为分式与相等吗?与呢?
(二)新知探究
探究活动一: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字母表示这一性质:
例1、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
(1) (2)
练习:1.填空(1) (2)
2..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正确?
(1)=; (2)=; (3)=; (4)=.
探究活动二:约分
例2、化简下列分式:
(1) (2)
练习:化简
(1) (2)
(3) (4)
最简分式: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
注意:化简分式时,通常要使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探究活动三:
(1)与有什么关系? (2),与-有什么关系?
分式的符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及分式本身的三个符号中,任意改变其中两个的符号,分式的值不变;若只改变其中一个或三个全变号,则分式的值变成原分式值的相反数.
(三)拓展提升:
已知,求
(四)当堂检测:
1.填写下列等式中未知的分子或分母.
(1)=; (2)=; (3)=(b≠0).
2.课本P113知识技能1
3. 课本P113知识技能2
(五)课堂小结
分式约分的步骤
(1)确定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2)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和分母的整体都除以公因式
(六) 作业布置:课后巩固分类完成A、B两类作业
【教后反思】
《5.1认识分式(2)》课后巩固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基础演练
1.如果把分式中的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一定( )
A是原来的3倍 B是原来的倍
C是原来的 D不变
2. 下列各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
A B C D
3.化简下列分式
(1) (2) (3)
(4) (5)
4.矩形的面积为,若矩形的一边长为,求另一边的长。
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不含负号.
(1) ; (2) — .
B能力提升
6.已知,求分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