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之《关雎》 课件+导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之《关雎》 课件+导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1 12:01:53

文档简介

《关雎》导学案
年级
学科
语文 
编号
主备
审批
审核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学生
 
课题
 关雎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过程
自主
学习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资料助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正音、释词。
睢鸠( ):
窈窕( ):
逑( ):
荇莱( ):
寤寐( ):
芼( ):
钟鼓乐( )之:
2.读准字音、读对节奏。把握语速、读出情感。
句读分明,停顿合理。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合作
探究
交流
展示
  合作交流
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关 雎
2、学生自由翻译,然后抽译。
3.学生再一次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请具体分析本诗结构。
3、提问:本文在语言句式有什么特点?

4.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达标
检测
反馈
校正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后

 
《关雎》导学案
年级
学科
语文 
编号
主备
审批
审核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学生
 
课题
 关雎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学习过程
自主
学习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资料助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正音。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钟鼓乐(lè)之:使……快乐
2.读准字音、读对节奏。把握语速、读出情感。
句读分明,停顿合理。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合作
探究
交流
展示
  合作交流
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关 雎
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美男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2、学生自由翻译,然后抽译。
3.学生再一次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
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请具体分析本诗结构。
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
  第二章(第2、3节),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第4、5节),描写小伙子结婚成梦,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3、提问:本文在语言句式有什么特点?
生1:题目取自句首。
生2:每句话都是四字。
生3:语言几乎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
生4: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字。
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4.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生1:我认为它是“兴”,因为先说雎鸠,引起自己的相思之情。
生2:我认为是“比”,因为雎鸠形影不离,诗中的男主人公把自己和幻想中的她比作挚鸟。
生3: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
达标
检测
反馈
校正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后

 
课件25张PPT。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关 雎《诗经·周南》1.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它朴素优美、韵律和谐的语言特点。 3.感受古诗优美的节奏和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学习目标诗经资料链接体制风(十五国风)
雅(大雅、小雅)
颂(周颂、鲁颂、商颂)风土之音朝廷之音宗庙之音表现手法赋

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资料链接诗经资料链接诗经资料链接《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资料链接 关 雎jū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作品简介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资料链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jū jiū hǎo qiú yǎo tiǎo cēn cī xìnɡ wù mèi zhǎn sè mào lè 《诗经》以四言为主(即每句四个字) ,兼有杂言。对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朗读训练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好逑】好配偶
【流】 捞取
【寤寐】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思服】思念
【芼】 挑选
【友】 亲近
【乐】 使……快乐重点词语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正是君子的好对象。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捞取。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以实现,我睡着醒着都把你思念。夜长长相思不断,我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挑右选。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挑右选。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敲着钟鼓使你快乐。读懂诗歌1.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如何表现男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和追求过程? 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精读品析【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基调。关关雎鸠 所听
在河之洲 所见
窈窕淑女 所思
君子好逑 所愿层次突出语约义丰精读品析【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精读品析【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精读品析理一理“相思之路”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君
子求淑
女爱恋相思梦幻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精读品析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渴望与追求忧思与烦恼欢聚和成亲受挫幻想精读品析1.这首情诗的特点
(1)在语言运用上: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律和谐。
(2)在追求的方式上:弹琴鼓瑟,敲锣打鼓。
(3)在追求的对象上:是劳动中的女子。古朴美精读品析2.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精读品析3.韵律和谐(1)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精读品析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课堂小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