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 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第三单元 教学课件(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 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第三单元 教学课件(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1 13: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导入新课
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弘扬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体现。
皮影戏
吹糖人
剪纸
蜡染
民间工艺
雕刻
第三单元
短文两篇
职 业
冥 屋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对文化生活、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
1、通过对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近距离接触,使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民间艺术文化。
3、挖掘学生善于发现、探究事物的能力。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编排了《柳敬亭说书》、《李龙眠画罗汉记》、《职业》、《冥屋》四篇文章和语文综合活动。它们共同向我们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学习本单元的同时,也共同探寻了民间艺术的文化底蕴与内涵。

《柳敬亭说书》:
《李龙眠画罗汉记》:
文章先用柳麻子的长相丑陋来反衬出他说书技艺的高超,文中描述了一段柳敬亭说书的实际情形,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柳敬亭说书时的精神气势,更进一步肯定了他说书技艺的精湛。
作者生动地向我们描述了李龙眠画的“罗汉渡江图”的内容,使一幅画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从而突出李龙眠高超的画技。
《职 业》∶
作者以“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开篇,既而又分别描写了各种各样各地口音的吆喝声。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跟我们擦肩而过,被我们忽略和遗忘的叫卖声,使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热爱生活。
《冥 屋》:
作者通过今昔糊“阴屋”的对比,在抒发对儿时记忆中的糊“阴屋”艺术的怀念的同时,也揭露现在工业对这门艺术的冲击,隐隐表露出作者对其不满之情。
课文精讲
柳敬亭说书
1、文章运用哪些写作手法赞美柳敬亭的说书艺术?
“欲扬先抑”:先描写了柳敬亭的外貌丑陋,后赞赏他高超的说书技艺。
“侧面烘托”:用其他人的说书来反衬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
柳敬亭说书
2、文章为什么两次写到歌妓王月生?
作者在文章的首尾两次提到王月生有两方面作用:一是用王月生来肯定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二是使文章首尾相呼应,在结构上更加完整。
李龙眠画罗汉记
怎样理解画所表现的主旨?


作者通过对渡江罗汉动作、神情地描写,重点突出李龙眠作画“在心不在相”的画风,推测李龙眠作画是以罗汉渡江与世人无异来惊醒世人:宗教信仰,重在修行得道,与神异无关。
职 业
如何理解文章中塑造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孩子这一角色?
文章中通过描写孩子的一些自相矛盾的行为,来透漏出作者本身自相矛盾的心理。在他简洁、质朴的语言中,展示了人们求生的本能以及在坚辛的生活中仍然追求快乐的本性。
冥 屋
1、如何理解文章最后“时代的印痕也烙在这些封建的迷信的礼仪上”这句话?
纸扎艺术历史悠久,是一门独具艺术特色的手工艺术,最初用于丧俗,因此带有迷信的色彩。然而,现今的发达的工业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了以前的精工细作,更加追求的是经济利益。
2、作者如何表达今昔糊“阴屋”的不同的?
冥 屋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儿时的东邻纸扎店老板的“阴屋”,不过三尺见方,高两尺,一切都很精致,很完备,能称的上是一件艺术品了。而现在的“阴屋”完全应用现代工业,完全没有了艺术特色,并且价值不菲。
民俗文化简介
说书艺术
说书是用方言将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造的一门口技艺术,近代的说书艺术逐渐演变为评书、京东大鼓、快板、皮影戏等。说书艺术在我国流传已久,一个清朝人是这么描绘说书的:
醒木轻敲小扇翻,胸饶野乘口成篇。
与君一夕评今古,占毕诗书胜十年。
说书艺术的起源:
说书起源于一种语言练习,人们为了能更好、更流畅的交流,就不得不反复地做一些语言练习,为了不使这种练习索然无味,人们便找一些故事来说,这些故事通常是人们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能够吸引许多观众,有时说道尽兴,还会加上一些肢体语言,慢慢地,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说书艺术。
当代著名说书艺术家:单田芳
一、评书
也叫“评词”,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字,虽然是一种口头表演形式,但其艺人多为“唱曲”出身,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就是“说唱”艺人。
评书的传统形式是一人坐于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身着传统长衫进行演说。后发展为不需要桌椅、折扇等道具,直接站立于观众面前进行演说。
京东大鼓20世纪30年代初期形成于天津,曾名乐亭大鼓。他是刘文斌等艺人在以平谷调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民歌的曲调与唱腔而形成的。京东大鼓形成初期,主要在小型曲艺演出场所演唱,曲目以大书为主。由于所唱鼓词文字粗糙,20世纪40年代末,该曲种日趋衰落。建国后,天津市业余演员董湘昆将平谷调该为京音,进一步规范唱腔,使京东大鼓重新展现在众人面前,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京东大鼓
刘文斌
董湘昆
三、快板
快板早年叫“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形成的。它起初是作为乞丐乞讨时的演唱活动,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表演艺术。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
四、皮影戏
一、国画
绘画艺术
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
体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我国著名国画家齐白石
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六骏图》
二、年画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它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粘贴年画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蜡染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起始于秦汉,盛行于隋唐。蜡染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又是一种年轻的艺术,它明亮的色彩,精致的绘画,符合当今的审美要求,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一、纸扎
手工艺术
纸扎,顾名思义,就是以纸为主要材料,扎制成各种形态的物件。中国的纸扎艺术历史悠久,最初起源于丧俗,它是为满足民众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种形式。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它是以镂空艺术的形式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二、剪纸
三、风筝
风筝在我国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风筝传说是鲁班用木制成,名为“木鸢”。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才开始出现纸做的风筝。
资料链接
张岱,又名维城,山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闲居士。主要作品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柳敬亭,原名曹永昌,字葵宇,号敬亭,明末清初平话艺术家,18岁开始说书,并在扬州等地献艺,评说《水浒》、《隋唐》、《四汉》等演义,口技高超,深受欢迎,被称为“曲艺界开山鼻祖”。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明朝嘉定人,明末抗清明将,主要作品有:《山左笔谈》、《陶庵集》。善书,法颜真卿,亦工绘事。
李龙眠,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好古学,长于诗,多识奇字,擅长画山水佛像。李公麟笔下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的白描画,被后人称为“天下绝艺矣”。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曲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主要作品有:《邂逅集》、《受戒》、《蒲桥集》等。
汪曾祺《胡同文化》片段欣赏: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汪曾祺的作品
汪曾祺的画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嘉兴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主要作品有:《春蚕》、《林家铺子》、《幻灭》、《子夜》等。
矛盾北京故居
矛盾故居的书房
矛盾乌镇故居
拓展阅读
口技的分类:
1、根据演员的表演是否公开露面,古代将口技分为“明春”和“暗春”。
2、根据口技表演形式不同,可将口技分为杂技口技、相声口技、小品口技、评书口技等。
3、根据口技表演人数不同,可分为单人口技、双人口技和多人口技。
4、根据口技表演方法不同,可分为原声口技和道具口技。
5、根据口技表演内容不同,可分为动物口技、自然口技、战争口技等。
《种树郭橐驼传》精彩截选: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核舟记》精彩截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卖油翁》精彩截选: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之?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题惠山泥人
郭沫若

人物无近古,须臾出手中。衣冠千代异,肝胆一般同。造化眼前妙,流传域外雄。集中人八百,童叟献神功。
梳理探究参考答案
1、寻找记忆中的民间艺术。

提示:
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特色。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些民间艺术始终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靓丽的色彩。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都对此有所体现,我们应从文学和民俗两个角度,对它们进行解读。
林嗣环《口技》精彩截选: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必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发现、欣赏和记录民间技艺。
提示1:
糖人、剪纸、风筝……作为一种民间技艺,一直沿袭着走街穿巷、沿街叫卖的方式,然而,近几年来我们很少在街上看到这些民间艺人的身影,但是这些艺术作品仍深入人心。
在民间,有很多艺术作品具有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如:皮影、雕刻、年画、戏曲等。寻找并记录这些艺术作品,发现他们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写一篇说明文或小品文。
提示2:
参考题目:
《皮影戏的奥秘》
《巧夺天工蜡染品》
《茶馆听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