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时练-A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时练-A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01 19:1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时练A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 B.白醋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
2.把少量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牛奶 C.蔗糖 D.植物油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医用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4.下列物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的是(  )
A.NaCl B.NH4NO3 C.浓硫酸 D.NaOH
5.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难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难溶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6.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
溶液 溶质 溶剂
A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白磷 二硫化碳
B 80mL植物油和20mL汽油混合 植物油 汽油
C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水
D 盐酸 氯化氢 水
7.若用用右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使固体与液体接触,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过一
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
A.固体为硝酸铵;液体为水 B.固体为生石灰;液体为水
C.固体为氯化钠;液体为水 D.固体为铁粉;液体为稀硫酸
8.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分散的物质分离出来
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
D.用洗洁精清洗容器壁上附着的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9.生活中洗涤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洗涤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C.食醋可溶解洗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D.用钢丝球洗刷铝锅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10.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观察现象 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
二、填空题
11.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_______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_______________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酒精分子
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3. 溶液和乳浊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⑴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这是汽油能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⑵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______。
⑶固体物质溶于水,可使溶液的凝固点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可使溶液的沸点_____________。利用这一性质,在冬天公路上的积雪中撒些盐,可用作_____________(填“吸附剂”、“催化剂”或“融雪剂”)。
14.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水中搅
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1)烧杯中左边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_____(填“增大”
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3)NH4NO3固体溶于水__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___________而增强。?
三、探究题
15.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1】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操作及现象
步骤1 振荡后静置:(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     _____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步骤2 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入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结论或解释
(3)由图2所示现象可知:碘_____(选填“不”“微”或“易”)溶于水?(4)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的______(选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5)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分层”或“不分层”)。?
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食盐是生活中必备的调味品,人们食用的通常都是食盐溶液。通过学习和生活体验,我们发现多种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1)写出两个你认为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并预测其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你的预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②:________________,你的预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验证实验达到预测的效果,必须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D 2.C 3.B 4.A 5.D 6.B 7.B 8.C 9.D 10.D
二、填空题
11.(1)锰酸钾;(2)蒸馏水;(3)氯化氢气体或酒精;(4)酒精;
(5)碳酸饮料中有碳酸、蔗糖等溶质;
12.碘;酒精;碘分子在下层聚集下层色较深上层较浅;甲;
13. ⑴乳化;⑵硫酸锌(或ZnSO4);降低;升高;融雪剂。
14. (1)对比实验(2)减小 (3) 吸收 (4) 降低
3、探究题
15.(1)紫红 (2)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 (3)微
(4)碘的汽油溶液 强 (5)①不分层,②与水不互溶,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能力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6.(1)温度;温度升高(或降低),食盐溶解加快(或减慢);
晶体颗粒大小或搅拌;晶体颗粒大小,食盐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2)取等质量的食盐,分别加入等体积的20℃和100℃的水,观察溶解速率;
(3)其他条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