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正负数,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会用正负数描述在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了解正负数的意义,感知正负数的作用。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正负数,会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
课件、自制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一下我国的热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师:出示课件,观察画面,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结合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正负数。
师:谁能解释零上13℃和零下3℃是什么意思?
学生尝试说。
师:谁能借助自制温度计来说一说,现在温度计上表示多少摄氏度?零上13℃在哪里?零下3℃又在哪里?
生:零上13℃是从0℃向上说13小格,零下3℃也就是从0℃向下数3个小格。
2.认识正负数及读写方法。
师:你能在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零上13℃和零下3℃吗?
学生展示。
小结:为了便于交流,我们采用一种统一的说法。零上13℃通常用+13℃表示(板书:+13℃),它是正数(板书:正数)。零下3℃通常用-3℃表示(板书:-3℃),它是负数(板书:负数)。
师: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小结:“+”,表示正号,+13℃读作“正十三摄氏度”, +13℃还可以写成13℃,也就是说正号可以省略不写。“-”,它表示负号,“-3℃”读作“负三摄氏度”,负号能不能省略?为什么?
3.课件出示吐鲁番地势图。
师:在这幅图中,中间的虚线代表海平面,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天池比海平面高1980米,用刚才研究过的知识在练习本上表示出这两个数。
学生试着写。
师:谁先汇报你的写法?
生:把海平面看作0米,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海平面作为分界线用0表示。师板书:+1980,-155。
4.生活中的正负数。
师:在日常生活中,正负数用处广泛,请同学们用正负数把他们记录下来。课件出示信息。
①工厂昨天进货3000吨,今天出货2800吨。
②公交车下来12人,又上来9人。
③电梯上升5层,下降2层。
学生交流,板书。
师:正负数表示的这两种量有什么特点?
生: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两种量。
师:生活中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后集体交流。
小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三、反馈练习,升华认识。
过渡: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动脑思考,研究出了正负数的读写方法,接下来是检验你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敢不敢挑战自己?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要求填一填。(出示课件)
学生读数,并说出是正数,还是负数?关注学生对0 的定位。
2.走进生活。(出示课件)
每格表示1米,小卫开始所在的位置在0处。
①如果小卫从0点向东行3米,表示为+3米,那么从0点向西行4米,表示为( )米。
②如果小卫现在所在的位置在+5米处,说明他向( )行了( )米;如果小卫现在所在的位置在-7米处,说明他向( )行了( )米。
③如果小卫先向东行5米,再向西行8米,他现在的位置表示为( )米。
3.知识应用。
牛奶包装盒上写着:“净含量250±5毫升“,这一组数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说。
4.你知道吗?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交流,互相补充说。
师:正负数在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课件出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早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付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师: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作为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
师:是啊,身为中国人,我也感到骄傲,而同学们今天通过积极学习,也发现了生活中的正负数,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那正数、负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课后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更多的正负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