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在探索新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有关课件、黄、蓝色颜料、量杯等。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作为一个大连人,你对自己的家乡熟悉吗?大连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我今天特地给同学们带来几幅大连的风光图,咱们一起去看看。
看过之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如果把这些美丽的景色画下来?那主色调应该是什么色?(板书:绿)绿色是怎么配出来的?(板书:黄+蓝=绿)
二、实验操作
第一次自由调配绿色。
(1)用黄色和绿色调配出各组喜欢的绿色。调配之前,小组内先商量准备用多少ml 的蓝色和黄色,记好数据之后,再用量杯量取调配。(学生动手操作)配好之后,组长把量杯放在前面,并把数据写在黑板上。
(2)结合这些数据,并观察这些绿色,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自己先想一想,然后把想法对组内伙伴们说一说。
(3)要想使各组配的绿色非常接近甚至完全一样,怎么办?
按一定的比调配绿色。
出示一种绿色,黄色与蓝色的体积比是3:2,从这个比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板书:①3+2=5②黄占绿的3/5,蓝占绿的2/5③黄占蓝的3/2,蓝占黄的2/3)
(2)按黄色与蓝色的体积比是3:2再调配一次绿色。先量取60ml的黄色倒在杯子里,该往里倒多少ml的蓝色,才能配成黄、蓝体积比是3:2的绿色呢?想一想,然后再配。
(3)列式计算。观察第二次调配的绿色颜色是否一样。用了多少蓝色?用算式表示出来?
比较学生的各种方法并分析,找出解题关键。(根据比找准谁占谁的几分之几)
现在要配200ml的绿色,黄、蓝各需多少ml?用分数乘法解决这个问题。
三、小结
把200ml的绿色按3:2的比来进行分配,类似的问题在生活中会常常遇到。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叫“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找了一些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比,现在就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跟同伴们交流一下。
巩固应用
1、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板书:果蔬 豆制品 肉
13 : 2 : 5
一个孩子午餐大约需要上述食物共100g,请算出各类食物应该是多少克?用分数的方法来解决。
2、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饮食上要合理,不要挑食。如果营养搭配不当,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出示:大头娃娃图)问:“你看出了什么?”
(1)出示信息:人们经过测量和统计,发现12周岁的儿童,头部与头部以下的高度比一般是2:13。和旁边同学说说从这个比中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
(2)实际测量一个同学的头部大约有多长,再根据头部与头部以下的高度比是2:13来算算她大约有多高。
(3)根据这个比算一算自己头部的长度。
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