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农场——运算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信息窗三——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理解乘法分配律。
2、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积累建模经验。
教学重点:发现、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先玩个游戏好吗?请看(图片),谁啊?从画面上看,她爱好?(唱歌)这又是谁?(李智宇)他也爱好?(唱歌)。你能将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吗?意思不变。(生:李妍潼和李智宇都爱好唱歌。)再瞧,(父子表演)爸爸和儿子都爱好表演。现在你能将这一句变成两句吗?(生:爸爸喜欢表演。儿子也喜欢表演。)小结:中国语言真是?(神奇)。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
一、复习中孕育乘法分配律
孩子们口算乘法,还记得吗?明明算15×3怎么算成了10×3与5×3呢?因为15×3可以分成10×3和5×3,(相机板书),你把谁分了?生:15。把15分成了10和5的和乘3。板书:(10+5)×3。算完之后加起来就行了,对吧。哎,李老师想问这个算式15×3表示几个3? 10×3+ 5×3这呢?表示几个3加几个3。也是15个3,那能用=连接吗?谁会读这个算式?(10+5)×3=10×3+ 5×3(10加5的和乘3等于10乘3的积加5乘3的积)哎,仔细观察,等式的左右两边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同?(预设:我发现数字相同;都乘了3;结果相等。)结果相等,也就是说这算式中3的个数相等。看来无论是先加再乘还是先分别乘再相加,结果都是相等的。
二、探索中建构乘法分配律
(一)问题中感知乘法分配律
师:多奇妙啊,你看,算式中有合(合)有分(分),想想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实际问题?
(显示p27页例题)芍药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芍药、牡丹两个花坛的长分别是15米、10米,宽都为8米。
1、提出问题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芍药有多少棵?牡丹有多少棵?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芍药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牡丹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师:真是一个个善于提问的孩子!我们就聚焦两个问题: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
2、先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
请孩子们拿出课前发的学习研究单,任选其中一个问题独立解答。解答后再和小组的伙伴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时请两生上前板演)
3、交流分享
算式1:12×9+8×9 算式2:(12+8)×9
算式3: 15×8+10×8 算式4:(15+10)×8
师:孩子们,一场精彩的对话马上要开始了。请看算式1:李老师把话筒交给1号小老师,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有疑问,12×9是求的什么?8×9求的是什么?最后求的是什么?
生解释到(结合图,手势比划):12×9是求的芍药的棵树。8×9求的是牡丹的棵树。最后求的是两种花的总棵树。
师:再看算式2,宝贝,请讲讲你是怎么做的?我是先求每行有多少棵花,用12+8=20(棵)再求9行共多少棵花,用20×9=180(棵)请问大家听明白了吗?(掌声通过)你们真是会欣赏的孩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把这两个算式抄在上面可以吗?(12+8)×9 12×9+8×9 ,中间画?(=)为什么?(左右两边都等于180)
师:对话仍在继续,再来看看芍药和牡丹种植面积的问题。请,(3号小老师)念一念你列的算式。我的算式是15×8+10×8,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5×8是求的什么?10×8求的是什么?最后求的是什么?
生(解释到)15×8是求的芍药的种植面积。10×8求的是牡丹的种植面积。最后求的是两种花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4号小老师:我是这样做的,我用15+10=25(米)),先求出两个花坛的总长,宽都为8米,再用25乘8,算出两个花坛的总面积。请问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真听明白了?两种方法算出的结果怎样?(相等)能组成一个等式吗?(能),一起念, (15+10)×8=15×8+10×8 (相机板书)。
(二)举例中验证乘法分配律
师:孩子们,现在情境没有了,我们就看上面的3个等式,一起读读,有发现吗?有的向我点点头,有的孩子还不确定,对吧。或许这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我们可以说是一种?(猜测)有了猜想,下面我们应该做什么?(生:验证)你能试着再写出几个像这些相似的等式吗?
1、举例验证
请拿出学习研究单二:我来举例验证
活动要求:
(1)试着写一写。(巡视,请几个孩子写在磁条上)
(2)想一想怎样证明自己写的算式左右两边相等?并和小组的伙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你认为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
2、交流分享
师:请看黑板上这几位同学写的,如:5×6+3×6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预设)你怎样证明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相等?
生:我通过计算证明的
生:如果不计算,你有办法证明算式左右两边相等吗?
生:我是通过乘法的意义来证明的。
师:可以不可以?(可以,掌声通过)再看下一位同学写的,请。(证明方法同上)
再次梳理:孩子们,请看,这儿相同因数是?(6)这边几个6加几个6?等于左边的几个6,(8个6),相同因数6的个数相等,所以等式成立。
3、发现规律
师:像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板书……)一直写不完,怎么办?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这写不完的等式表示出来?
生:用字母表示(a+b)×c=a×c+b×c
师:可以吗?(掌声通过),可以简写成(a+b)·c=a·c+b·c。数学上把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看着这个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个规律吗?(相机板书: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让我们一起大声读读自己探索发现的成果。
师:为了帮助大家记忆,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播放乘法分配律微课)
三、练习中深化乘法分配律
1、填一填(教材P29页)
(80+70)×5 = 80×□+ 70×□
(a+b)×9=a×□+□×□
236×3+236×7=□×(□+□)
2、数学医院:判断(教材p29页)
(1)13×4+13×8=13×(4+8) ( )
(2)2×(6+5)=2×6+5 ( )
(3)4×(12+13)=4×12×4×13 ( )
(4)32×7×3=32×7+32×3 ( )
(5)42×99+42=42×(99+1) ( )
3、说一说:
观察下面的竖式,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3×12竖式过程略)——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列竖式的过程也就是把12分成了10和2,分别去乘23,然后再相加的过程。
4、想一想
其实,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中,同样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显示:(长+宽)×2=长×2+宽
师:还记得课前的交流吗?显示图片:潼潼和智宇都爱好唱歌。
可以写成:(潼潼+智宇)×唱歌=潼潼×唱歌+智宇×唱歌。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四、总结收获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师: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哪些探索过程?相机板书:特例——猜想——验证——结论。
课尾提出猜想:两个数相减的差乘一个数等不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去乘这个数再相减,大家也可以用今天学的方法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