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1 23:3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内容要求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对应信息技术主题
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学科
科学
学段
高段
年级
五年级
案例名称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和形象互动等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兴趣,激活课堂教学生态,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简易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五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十分典型的实验探究课,第一课时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本单元的教学成败,是开展后续课程的基础。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观察物体的沉浮、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三个部分内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让学生逐步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认识到事物的规律。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但是学生的认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有可能还是错误的。鉴于此,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从亲自实验的方式来观察物体的沉浮,学生很容易将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之后安排学生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的实验。使学生的猜想和事实造成矛盾和冲突,使学生经历了从原有认知进行否定和修正的过程。在动手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充分的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所在,极大的催进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材料: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银杏果、蜡烛、硬币、夹子、塑料板。
2、教师演示材料:乒乓球、橡皮、苹果、蜡烛、回形针。
3、其他辅助材料:烧杯、水果刀、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能力目标:1、对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目标:1、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2、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前概念,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动画,树洞取球。
2.提问:谁能想个好办法,把球拿上来?继续播放视频动画,查看解决办法。
3. 追问:那么如果掉进去的是铅球还能用这种办法吗?
4.导入本课主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自身知识想出解决方案,并初步引出学生认识中的沉浮标准。
从视频动画的角度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
ppt
6 min
教师演示观察物体的沉浮
1.教师演示:分别将乒乓球、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沉浮情况。
2.讲述:判断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标准是物体不碰到容器底部是浮,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浮在水中。
3.提问:同学们能不能按照浮的定义来推纳总结一下沉的定义呢?
4.讲述:物体碰到容器底部是沉,沉在水底。
5.提问:沉浮能否用简易的图案来表示呢,方便接下来的实验记录?
6.讲述:沉用向下的箭头,浮用向上的箭头。
学生很容易对乒乓球和橡皮的沉浮状态做出判断,但对于苹果的悬浮状态产生了分歧。
学生积极参与画图并展示成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观察熟悉的物品在水中的状态,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最终明确沉浮的标准。
让同学们想象沉浮的简易图案,激发创造思维。
ppt
8 min
自主探究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1.出示实验题目,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验之前先对物体的沉浮情况进行预测。
3.展开小组合作进行验证。
4.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5.提问:为什么我们的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有出入呢,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6.提问:影响沉浮的因素很多,有物体的轻重、物体体积的大小、物体的材料、物体的形状、是否空心等。下面我们就先来改变重量和体积这两个因素,来看看结果会是怎么样?
学生齐读实验要求,老师加以解读。
学生对材料进行预测。
小组合作
结果反馈
交流讨论
让学生独立的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物体的沉浮状态与自己的猜想不一致。
引导学生思考沉浮到底与什么因素相关。
ppt
12 min
教师演示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1.出示实验题目和实验步骤。
2.提问:有什么方法将橡皮和苹果的重量和体积变轻变小?
3.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橡皮是沉的,那么二分之一呢,四分之一呢,八分之一呢,更小呢?苹果放入水中是浮的,那么二分之一呢,四分之一呢,八分之一呢,更小呢?
4.提问:请同学们反向思考,将重量和体积变大呢,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大家已经知道了,一枚回形针是沉的,那么两枚呢,三枚呢,四枚呢,更多呢?一节蜡烛是浮的,那么两节呢,三节呢,四节呢,更多呢?
5总结: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思考将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变大变小的方法。
预测实验结果并观看演示实验证实猜想,最终思考并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发现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重量和体积并不会改变其沉浮状态,培养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并提升总结归纳的能力。
ppt
12 min
拓展提高
1.香蕉、杨梅、桔子、葡萄、钢笔、圆珠笔、三角板、涂改液等等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除了这些这些物品以外,大家还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物体来进行沉浮实验。
倾听
课外延伸,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广泛的尝试和学习。
ppt
2
学习效果评价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认识也是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在结束教学后期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方法也提出了改进的方向,最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完善教学结构。
1.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小组合作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并通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完善自己的总结。并对发言的学生进行积极和充分的肯定,并能发现学生回答中的亮点之处,进行特点表扬。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想象思维。
2.在课后要检查每位学生的实验报告,看报告的填写是否规范、正确、最终的结论是否合理,从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是否良好。通过完善教学方法或者内容能否将学生的接受能力进一步加以提升,做到最好。
3.通过课上或者评价表格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和劣势,并且课上的对话能使思维发生碰撞,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在学生进行评价后,教师的适当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未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设备和ppt课件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对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兴趣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探究活动中,出示ppt课件能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学生探索过程中可以时时回看,能够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缜密思维和严谨态度。
多媒体教学题材的选取,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对于科学学科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探究实验,小组合作,分工协助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真理的过程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并能在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团结精神和求真精神。对于条件有限或者无法进行探究的项目借助多媒体的动画,音频等也能达到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效果,不至于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在授课过程中打破了以往将知识点一一写在黑板上的步骤,节省了宝贵的授课时间,而且能时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分散情况,直接将内容在ppt上展示,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讨论和交流,更利于学生的思考。而且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能时时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可以在网上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难题,使相同的主题在不同的时间里有着更新颖的变化,不能一尘不变,要紧跟时代发展。
教学反思
《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一课是新学期第一单元的起始课,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播放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或者曾在书本中看过的视频动画,这个动画能够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顺利的引出本课的主题,并且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其次,教师通过简单的示范实验来引出判断沉浮的标准,让学生对原有的、不清晰的沉浮概念有了正确和规范的认识。然后,让学生用感官去猜测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再通过亲自实践去检测猜测的正确性,从而造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冲突和毛段,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思考猜测与真实结果之间的差异原因以及思考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相关。学生初步的判断会认为与物体的轻重和大小相关。最后顺利的引入最后一个实验,材料相同的物体改变重量和体积其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再一次打破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者观念。
从三个活动的安排上看,活动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感知到理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活动是按照学生的认知循序渐进的开展,造成了原有认知和现有认知的冲突,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思考和思维发散,活动价值较高也开展的比较顺利。而教师也达到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功效。
在整个探究活动中,采取了小组合作,充分的进行了讨论、自由的交流、互助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过程中能不断的去打破原有的认知,再听取他人的想法时,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尊重实践的科学态度,慢慢的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经历了发现、否定、在否定、在发现的冲突过程和修正过程,从而达到追求真理的科学目的。
当然,在本节课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由于时间有限,学生讨论的时间和发言的时间不够多。由于条件有限和安全性考虑,同种材料构成物体的沉浮状态没有让学生亲自实践,而是由教师演示,不能让学生亲身实践认知冲突的差异,减少了强烈的刺激性。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化,不够个性化。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深刻的知道科学就是身边的点点滴滴,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精彩的科学探究活动,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科学,探索科学。所以教师应该多下功夫,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去自然而然的探知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