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1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8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1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1 12: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3 B.2、3、4 C.3、4、5 D.4、5、6
2.如图,点P是平面坐标系中一点,则点P到原点的距离是(  )

A.3 B. C. D.
3.如图,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网格中的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DC落在对角线AC上,折痕为CE,且D点落在对角线D′处.若AB=3,AD=4,则ED的长为

A. B.3 C.1 D.
5.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A.12 B.144 C.13 D.194
6.一座建筑物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到达现场后,发现最多只能靠近建筑物底端5米,消防车的云梯最大升长为13米,则云梯可以达该建筑物的最大高度是(???? )
A.12米 B.13米 C.14米 D.15米
7.如图,△ABC中,∠C=90°,AC=2,D在BC上,∠ADC=2∠B,AD=,则BC长为( )

A. B. C. D.
8.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上的高是(  )
A.5 B.10 C. D.
9.如图1是由个全等的边长为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现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它沿着虚线剪开,甲将它分成三块,乙将它分成四块,各自要拼一个面积是的大正方形,则( )

A.甲、乙都可以 B.甲可以,乙不可以
C.甲不可以,乙可以 D.甲、乙都不可以
10.有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5,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长为(  )
A.3 B. C.3或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如图,在△ABC中,∠C=90°,BA=15,AC=12,以直角边BC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__.

12.一根旗杆在离地面4.5 m的地方折断,旗杆顶端落在离旗杆底部6 m外,则旗杆折断前的高度是________.
13.如图,直线l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AE,CF分别为5和3,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

14.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9题,满分90分)
15.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BC的长为________,CD的长为________;
(2)连接AC,通过计算说明△ACD和△ABC各是什么特殊三角形.

16.如图是一块地的平面图,AD=4m,CD=3m,AB=13m,BC=12m,∠ADC=90°,求这块地的面积.

17.有四根小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为5 cm,8 cm,12 cm,13 cm,从中选出三根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如果所构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所选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多少?请说明理由;
(2)求你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
18.如图,某人到岛上去探宝,从A处登陆后先往东走4 km,又往北走1.5 km,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2 km,再折回向北走到4.5 km处往东一拐,仅走0.5 km就找到宝藏.问登陆点A与宝藏埋藏点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19.甲、乙两船同时从港口A出发,甲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 北偏东35°航行,乙船向南偏东55°航行,2小时后,甲船到达C岛,乙船到达B岛,若C、B两船相距30海里,问乙船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海里?

20.如图所示,在△ABC中,AB:BC:CA=3:4:5,且周长为36,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沿BC边向点C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问过3秒时,△BPQ的面积为多少?

2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cm,BC=6cm,CD⊥AB于D,求:

(1)斜边AB的长;
(2)△ABC的面积;
(3)高CD的长.
2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y)的横坐标x的绝对值表示为|x|,纵坐标y的绝对值表示为|y|,我们把点P(x,y)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之和叫做点P(x,y)的勾股值,记为 :?P?,即?P?=|x|+|y|(其中“+”是四则运算中的加法).
(1)求点A(-1,3),B(+2, -2)的勾股值A、B;
(2)求满足条件N=3的所有点N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23.阅读下面例题的解法,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
例 如图,在等腰Rt△ABC中,∠CAB=90°,P是△ABC内一点,且PA=1,PB=3,PC=.求∠CPA的大小.

分析:已知条件中的PA、PB、PC过于分散,可将其集中到一个或两个三角形中,再应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解:在△ABC的外部作△AQC≌△APB,连接PQ,则AQ=AP=1,CQ=PB=3,∠QAC=∠PAB.
因为∠PAB+∠PAC=90°,所以∠QAC+∠PAC=90°,即∠PAQ=90°.
所以PQ2=AQ2+AP2=12+12=2,∠QPA=∠PQA=45°.
在△PQC中,
PQ2=2,PC2=()2=7,QC2=PB2=9,所以PQ2+PC2=QC2.
所以∠QPC=90°.所以∠CPA=∠CPQ+QPA=90°+45°=135°.

说明:本例通过在三角形外作△APB的全等三角形,从而将已知的PA、PB、PC集中到一起,为进一步解题创造了条件.
需解答的问题:
如图,在△ABC中,∠ACB=90°,AC=BC,P是△ABC内的一点,且PB=1,PC=2,PA=3,求∠BPC的度数.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4页,总5页
试卷第5页,总5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12+22≠32,∴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B、∵22+32≠42,∴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C、∵32+42=52,∴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
D、∵42+52≠62,∴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A
【解析】
分析:连接PO,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P的坐标是(),可知P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连接PO. ∵点P的坐标是(),∴点P到原点的距离==3.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点P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
3.A
【解析】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C各边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定,从而不难得到其形状.
【详解】
∵正方形小方格边长为1
∴,,,
∵在△ABC中AB2+AC2=52+13=65,BC2=65
∴AB2+AC2=BC2
∴网格中的△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4.A
【解析】
【分析】
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的长,再根据折叠可得△DEC≌△D′EC,设ED=x,则D′E=x,AD′=AC﹣CD′=2,AE=4﹣x,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22+x2=(4﹣x)2,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
∵AB=3,AD=4,∴DC=3
∴根据勾股定理得AC=5
根据折叠可得:△DEC≌△D′EC,
∴D′C=DC=3,DE=D′E
设ED=x,则D′E=x,AD′=AC﹣CD′=2,AE=4﹣x,
在Rt△AED′中:(AD′)2+(ED′)2=AE2,即22+x2=(4﹣x)2,
解得:x=
故选A.
5.B
【解析】
【分析】
外围正方形的面积就是斜边和一直角边的平方,实际上是求另一直角边的平方,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详解】
如图,

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出:
a2+b2=c2
a2=25,c2=169,
b2=169﹣25=144,
因此B的面积是144.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的应用.只要搞清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本题就容易多了.
6.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消防车的云梯长、地面和建筑物的高度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为消防车的云梯长,根据勾股定理就可求出建筑物的高度.
【详解】
如图所示,
建筑物的高度为:=12米,
故选A.

7.C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B=∠BAD,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DB=DA=,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D长,进而可得BC长.
【详解】∵∠ADC=2∠B,∠ADC=∠B+∠BAD,
∴∠B=∠DAB,
∴DB=DA=,
在Rt△ADC中,DC==1;
∴BC=BD+CD=+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8.D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求出斜边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斜边上的高.
【详解】
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6和8,
斜边长为:=10,
三角形的面积=×6×8=24,
设斜边上的高为x,则x?10=24,
解得x=4.8.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两种计算方法.
9.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图形的剪拼方法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所示:

可得甲、乙都可以拼一个面积是5的大正方形.
故选:.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剪拼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正确应用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0.C
【解析】
【分析】
本题注意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因为没有指明哪个是斜边,所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当第三边为斜边时,第三边==;
当边长为5的边为斜边时,第三边==3.
所以第三条边长为或3.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
11.10.125π
【解析】
试题解析:在Rt△ABC中,BC==9,
所以半圆的半径为4.5,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S=π?(BC)2=10.125π.
12.12米
【解析】
如图所示,AC=6米,BC=4.5米,由勾股定理得,AB= =7.5(米). 故旗杆折断前高为:4.5+7.5=12(米).
故答案是:12米.

13.34
【解析】
【分析】
由ABCD为正方形得到AB=BC,∠ABC为直角,再由AE与CF都垂直于EF,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利用AAS得出三角形ABE与三角形BCF全等,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AE=BF,EB=CF,在直角三角形AB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确定出正方形的面积.
【详解】
∵ABCD为正方形,
∴AB=BC,∠ABC=90°,
∵AE⊥EF,CF⊥EF,
∴∠AEB=∠BFC=90°,
∴∠BAE+∠ABE=90°,∠ABE+∠CBF=90°,
∴∠BAE=∠CBF,
在△ABE和△BCF中,

∴△ABE≌△BCF(AAS),
∴AE=BF=5,CF=EB=3,
根据勾股定理得:AB==,
则正方形ABCD面积为34.
故答案为:34
【点睛】
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4.42或32
【解析】
【分析】
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和Rt△ACD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BD和CD的长求出,两者相加即为BC的长,从而可将△ABC的周长求出;
(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在Rt△ABD和Rt△ACD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BD和CD的长求出,两者相减即为BC的长,从而可将△ABC的周长求出.
【详解】
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
(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

BD==9,
在Rt△ACD中,
CD==5
∴BC=5+9=14
∴△ABC的周长为:15+13+14=42;
(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

在Rt△ABD中,BD=9,
在Rt△ACD中,CD=5,
∴BC=9-5=4.
∴△ABC的周长为:15+13+4=32
∴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4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32.
综上所述,△ABC的周长是42或32.
15.(1) ,5,,;(2)直角三角形.
【解析】
【分析】
(1)把线段AB、BC、CD、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AC=AD,即可判断△ACD的形状;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BC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
解:

(1)由勾股定理得AB==,BC==5,CD==2;
(2)∵AC==2,AD==2,
∴AC=AD,
∴△ACD是等腰三角形;
∵AB2+AC2=5+20=25=B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24m2
【解析】
【分析】
连接AC,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以得出△ABC是直角三角形,用△ABC的面积减去△ACD的面积就是所求的面积.
【详解】
连接AC ,

∵∠ADC=90°
∴在Rt△ADC中,AC2= AD2+CD2=42+32=25,
∵AC2+BC2=25+122=169, AB2=132=169,
∴AC2+BC2= AB2 ,∴∠ACB=90°,
∴S=S△ACB-S△ADC=×12×5-×4×3=24m2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24平方米
考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勾股定理
17.(1)5 cm,12 cm,13 cm;(2).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以判断能组成3个三角形,由于52+122=169=132,其中有一个直角三角形.
【详解】
(1)所选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5 cm,12 cm,13 cm.理由如下:
四根木棒,任取三根,有四种组合,即5 cm,8 cm,12 cm;5 cm,12 cm,13 cm;5 cm,8 cm,13 cm;8 cm,12 cm,13 cm,
∵5+8>12,5+12>13,5+8=13(无法构成三角形),8+12>13,
∴可组成三个三角形,
又∵52=25,82=64,122=144,132=169,52+122=169=13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长为5 cm,12 cm,13 cm的三根木棒可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设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x cm,
则×13x=×5×12,即13x=60,
解得x=,
所以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勾股定理逆定理.
18.登陆点A与宝藏埋藏点B之间的距离是6.5 km.
【解析】
【分析】
过点B作BC⊥AD于点C,根据题意可得AC=4-2+0.5=2.5(km),BC=4.5+1.5=6(km),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2.52+62=6.52,继而求出AB.
【详解】
解:如图,过点B作BC⊥AD于点C,

则AC=4-2+0.5=2.5(km),BC=4.5+1.5=6(km),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AB2=AC2+BC2=2.52+62=6.52,
∴AB=6.5(km).
答:登陆点A与宝藏埋藏点B之间的距离是6.5 k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
19.9海里/时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求得线段AB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线段AC的长,然后除以时间即可得到乙船的速度.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AB=12×2=24,BC=30,∠BAC=90°.
∴AC2+AB2=BC2.
∴AC2=BC2-AB2=302-242=324
∴AC=18.
∴乙船的航速是:18÷2=9海里/时.
20.18cm2.
【解析】
试题分析:设AB为3x cm,则BC为4x cm,AC为5x cm,根据三角形的周长为36cm,求得x的值,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再求出3秒后的BP、BQ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
设AB为3x cm,则BC为4x cm,AC为5x cm,
∵周长为36 cm,∴AB+BC+AC=36 cm,
即3x+4x+5x=36,解得x=3,
∴AB=9 cm,BC=12 cm,AC=15 cm.
∴AB2+BC2=AC2,∴△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90°.
过3秒时,BP=9-3×1=6(cm),BQ=2×3=6(cm),
∴S△BPQ=BP·BQ=×6×6=18(cm2).
故过3秒时,△BPQ的面积为18 cm2.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点,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1.(1)AB=10cm;(2)△ABC的面积=24cm2;(3)CD=2.4.
【解析】
试题分析:
(1)利用勾股定理直接求解即可;
(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3)由△ACB的面积为定值,可得 AC?BC=CD?AD,进而可求出高CD的长.
试题解析:
(1)∵在?Rt△ABC中,∠ACB=90°,AC=8cm,BC=6cm,
∴AB==10cm;
(2)△ABC的面积=AC?BC=×6×8=24cm2;
(3)由(2)可知AC?BC=CD?AB=24,
∴CD= =2.4.
22.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目中所给的计算勾股值的方法求解即可;(2)设N(x,y),已知N=3,根据勾股值的计算方法可得|x|+|y|=3,分①x≥0,y≥0、②x>0,y<0、③x<0,y>0、④x≤0,y≤0,四种情况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在坐标系中画出图形,即可得结论.
试题解析:
(1)A=|-1|+|3|=4.
B=|+2|+|-2|=+2+2-=4.
(2)设N(x,y),∵N=3,
∴|x|+|y|=3.
①当x≥0,y≥0时,x+y=3,
即y=-x+3;
②当x>0,y<0时,x-y=3,即y=x-3;
③当x<0,y>0时,-x+y=3,即y=x+3;
④当x≤0,y≤0时,-x-y=3,即y=-x-3.
如图,满足条件N=3的所有点N围成的图形是正方形,面积是18.

23.∠BPC=135°.
【解析】
【分析】
将△APC绕点C旋转,使CA与CB重合,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求出
【详解】
如图,将△APC绕点C旋转,使CA与CB重合,即△APC≌△BEC,
∴△PCE为等腰Rt△,∴∠CPE=45°,PE2=PC2+CE2=8.
又∵PB2=1,BE2=9,∴PE2+PB2=BE2,则∠BPE=90°,∴∠BPC=1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2页,总13页
答案第13页,总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