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1 18:1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亚洲主要位于哪一半球
A.主要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C.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D.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东西高,中间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
3.按地理位置方位来看,我国属于(  )
A.东亚 B.东南亚 C.中亚 D.南亚
4.“亚细亚”和“欧罗巴”的原意是( )
A.东方、西方 B.南方、北方
C.东方日出之地、西方日落之地 D.东岸、西岸
5.亚洲河流的总体流向特点为
A、多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B、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C、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多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下面有关亚洲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B.亚洲面积广大,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所以拥有所有气候类型
C.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高,故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D.因亚洲面积广大,轮廓完整,所以长河众多,许多河流源远流长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和“沿80°E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7.亚洲总的地势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南北低 D.中部高、东西低
8.受地势影响,亚洲中部形成了面积最大的
A.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寒带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9.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B.河流众多 C.夏季风的强弱 D.纬度影响
10.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下列哪个大洲?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南美洲
11.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B.亚洲西邻大西洋
C.亚洲跨寒、温、热三带
D.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2.下列国家中没有地跨两大洲的是:
A、土耳其  B、沙特阿拉伯  
C、俄罗斯  D、巴拿马
13.亚洲典型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的( )
A.东部和南部 B.中部高原高山
C.北亚北冰洋沿岸 D.西部和中部
14.亚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原因是(  )
A.文化教育水平高 ? B.科学技术先进 ? C.交通发达 ? D.自然条件优越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亚洲邻近的①②③④四个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16.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①大洲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为界
B.与②大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C.与③大洲以马六甲海峡为界
D.与④大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17.有关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三面环海,a为印度洋,b为太平洋,c为北冰洋
C.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
D.跨高、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南温带

2019年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数据显示,亚洲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过去10年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读亚洲范围及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
①跨纬度最广②面积最大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
④东西距离最长 ⑤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19.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C.地形多样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亚洲南部三大半岛气候类型相同
20.受地势影响,亚洲的河流
A.多世界大河 B.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C.有结冰期 D.流量季节变化大
21.加里曼丹岛为马来群岛中的一个大岛,由图可知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低,四周高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部高,西部低
22.加里曼丹岛图中甲地的传统民居为下列中的
A. B.C. D.

下图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此图反映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 C.东西高中间低 D.东西低中间高
24.关于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多条大河的发源地
C.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种植水稻为主

25.亚洲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低,四周高
C.东部高,西部低 D.东部低,西部高
26.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和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冰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27.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 )影响.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28.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
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大洋洲 D.非洲和大洋洲
读“亚洲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29.关于亚洲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两洲两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B.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C.隔白令海峡与大洋洲相望
D.与四个大洋均相邻
30.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有世界最大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31.下列最能反映图中阴影区气候特征的是
A.温和多雨 B.四季如春 C.全年寒冷 D.日温差大



二、解答题
32.读“亚洲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每空1分)
①??? 气候,②??? ???气候,③???? ??????气候,④??? ?????气候,
⑤? ?气候,⑥? ?气候,⑦? 气候,⑧??? 气候。
(2)亚洲气候具有 、 气候显著和? 气候分布广的特点。(每空1分)
?(3)亚洲??? 部夏季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 多, 也多。(每空1分)

33.(题文)读“亚洲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及“不同地区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        中国江南的“鱼米之乡”
(1)亚洲季风区主要分布在亚洲____和____地区。
(2)中国江南地区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同但景观差异明显,原因是(   )
A.中国江南地区深受季风的影响
B.阿拉伯半岛距离海洋遥远
C.中国江南地区光热条件更丰富
D.阿拉伯半岛水旱灾害频繁
其中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填空)
(3)表示亚洲夏季风风向的是___图(甲图或乙图),此季风从___吹向___,为季风区带来丰沛的_____。有的年份该季风强度异常,使得季风区发生_____灾害。
3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人口分布图
(1)写出图中数字所在地的人口密度: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从地形上看,主要位于________地区,例如,________;从气候上看,主要位于________。
(3)亚洲人口稀少的地区,其气候和地形一般是怎样的?并分析其原因。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副壮丽山河画卷。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35.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东部和南部地区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D.中部地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6.白令海峡是_____的分界线。(? ??)
A.亚洲与欧洲? B.亚洲与非洲 C.亚洲与北美洲? D.亚洲与大洋洲
37.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8.“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有关亚洲的人民和物产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有1000多个民族,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B.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C.西亚是世界上石油产量、储量、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D.南亚地区的农业以小麦种植为主,主要分布在恒河地区。

39.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北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洋,东临_____洋。
(2)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A、东部、北部 B、东部、南部
C、东部、中部 D、中部、北部
(3)图中M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字母P处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名称叫____________。
(5)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到中国的上海,走最近航线要经过__
A、直布罗陀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白令海峡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C 6.B 7.A 8.D 9.C 10.B 11.C 12.B 13.A 14.D 15.C 16.C 17.D 18.C 19.D 20.B 21.A 22.D 23.D 24.B 25.A 26.A 27.A 28.A 29.B 30.B 31.D
32.(1)?①???热带季风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⑤???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⑥????高原山地气候???,⑦???温带大陆性气候??,⑧?????寒带气候??。(每空1分)(2)复杂多样、季风 、大陆性 。(每空1分)(3)东部和南部 、水汽 、降水 (每空1分)。
33.(1)东部;南部。(2)A;雨热同期。(3)乙;海洋;陆地;降水;水旱。
34.(1)①10~100人/平方千米 ②10人以下/平方千米 ③100人以上/平方千米 (2)平原 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举一例即可) 温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 (3)气候多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形多为高原、山地。因为这些地区气候恶劣,地形崎岖,不利于工农业生产,也不利于人类的生活,所以人口稀少。

35.C
36.C
37.D
38.D
39.(1)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2)B
(3)纬度高,气候寒冷
(4)苏伊士运河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