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1 23: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常见的一些食物
【教学过程】
一、研究米饭的变化
1、米饭,大家都很熟悉吧,可是,你留意过米饭的味道吗?。
思考两个问题:
1米饭刚入口时是什么味道?
2咀嚼1分钟后又是什么味道?
2、交流我们的发现。
1)你有什么发现?
2)你认为米饭为什么会变甜?
3)阅读P30色块中的资料。你明白了什么?
4)小结: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物质,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使米饭变甜了。板书:米饭?唾液?甜味
5)这甜味的物质还是米饭吗?那么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并作答。
教师总结板书:米饭?唾液?麦芽糖(化学变化)
二、研究淀粉的变化
1、假如给米饭滴一滴碘酒,看看它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动手实验。(强调碘酒只能滴两三滴,并注意卫生。)
你发现什么了?
(米饭变蓝了)
是不是米饭的主要成分遇到碘酒会发生变化?
谁知道米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淀粉)
2、认识淀粉
淀粉厨房里常用的烹调用品,大家熟悉吗?如果要观察淀粉,我们可以怎么去观察?
(用眼睛看——颜色?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捻——滑)
3、交流淀粉的特点。
4、刚才同学们认为米饭变蓝是因为淀粉遇到碘酒发生了变化,淀粉遇到碘酒真的会变蓝吗?我们可以给淀粉加几滴碘酒来试试看。
5、纠正错误:你会使用滴管吗?
(强调滴管不可以碰到淀粉,也不可以把滴管倒过来,为了方便大家,同学们在使用滴管后,直接把滴管插在瓶子里就可以了。)
交代:实验完成后,材料员把碘酒盖好、保存好。
6、交流我们的发现
同学们有发现了吗?(淀粉变蓝)
板书:淀粉?碘酒?蓝色
大家想一想:这蓝色的物质还是淀粉吗?
(新物质)
那么这种变化,我们叫它是什么变化?(化学变化)
三、寻找淀粉的踪迹
1、平时,我们生活中的食物还有很多,有些食物含有淀粉,有些食物不含有淀粉,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想办法区分出来吗?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几样食物,(出示食物,和大家一起认一认)
3、猜一猜,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填写记录表的预测栏)
4、如果我们要用碘酒来检验,要注意什么?
1.每次检验,滴管不可以碰到食物。
2.食物之间不要碰到一起,避免实验不准确。
3.对有争议的食物,可以重复做一次。
4.实验完成后及时填写记录表,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的完成。
5.交流。
四、课后延伸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许多革命先烈们在对敌斗争中,为了方便联络,他们常常利用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的性质,用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纸上写字,传送信息。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封无字的信件?大家回家后去试试吧。(用米汤的上层清液就可以了)下节课再和老师、同学交流。
提示:有时纸遇碘酒也会变色,这是因为制纸的原料里也含有淀粉。
板书: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唾液?甜味(新的物质:麦芽糖)
化学变化
米饭、淀粉?碘酒?蓝色(新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