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1古诗词三首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1古诗词三首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1 20:0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语文同步微课
1
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
01
趣味导入
02
资料链接
03
字词认读
04
句段感知
05
当堂测评
趣味导入
隐居不仕的文人
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和陆游、范成大三人是互相佩服的朋友。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其词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字词认读

家酒店的住宿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造句
住,过夜,夜里睡觉:
借宿
风餐露宿
字义
识字有方法
“百”人住在宝盖儿下
字词认读
爷爷稀疏的头发已经发白。
造句
①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跟“密”相对:稀疏,生疏②清除阻塞,使畅通:疏通, 疏散
字义
shū
猜字谜
蔬菜除去草,数目很稀少,
清除阻碍物,开辟一条道。

字词认读

①bāo:剥皮;
②bō:剥削。
姐姐是剥(bāo)花生的好手,只见一颗颗花生米被从壳里剥(bō)离出来。
句段感知
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
句段感知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景物
稀疏的篱笆 深远的小径 
刚长出新叶的树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荫。
宁静、自然、
朴素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低语
叮当声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焦急、失望
儿童的兴奋、欢快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低语
叮当声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
赏析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新叶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本诗通过对春天乡村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乡村恬淡自然、宁静。
小学
xueke清平乐村居edu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低语
叮当声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蛱蝶:蝴蝶的一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低语
叮当声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正是梅子成熟金黄,杏子肥美的时候,麦田一片雪白与稀疏的油菜花相映成趣。
这两句诗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意
赏析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低语
叮当声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天长了,篱笆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初夏农忙,村中白天行人少,本来很寂静。这里写“蜻蜓蛱蝶飞”,起以动衬静的作用,静中有动,更显其静。
诗意
赏析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低语
叮当声
古诗大意: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精彩赏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句段感知
清平乐:
词牌名,“乐”

yuè。
茅檐:
茅屋的屋檐。
吴音:
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和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低语
叮当声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互相逗趣、取乐,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纺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地上,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低语
叮当声
清平乐 村居
低小的茅檐
上片
下片
屋里的老人
大儿锄豆溪东
小儿卧剥莲蓬
溪边碧绿的小草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低语
叮当声
从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着笔,然后刻画翁媪的安详,大儿中儿的勤劳能干,小儿的天真顽皮,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平和宁静的生活的喜爱之情。
清平乐 村居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叮当声
宿新市徐公店
静态
——
篱笆、小径、树
动态
——
急走追、飞入、寻
恬淡自然
宁静清新
四时田园杂兴
景物
——
梅黄杏肥,麦白菜稀
夏忙
——
无人过,蜻蜓蛱蝶飞
初夏江南的美丽
清平乐 村居
上片
——
茅檐、青草、翁媪
下片
——
大儿、中儿、小儿
人情之美
生活之趣
句段感知
忽大忽小
低语
叮当声
  三首古诗词,仿佛三幅色彩明丽清新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看:油菜花盛开的田野里,跑来了追蝴蝶的儿童;在溪边碧绿的草地上,横卧着剥莲蓬的小孩;而在梅黄杏肥、麦白菜稀的村头,却鲜见人影,但见蜓飞蝶舞……
当堂测评
一、请你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蜻(jīng
qīng)蜓
剥(bāo
bō)离
屋檐(yán
lán)
亡(wáng
wú)赖
·
·
·
·




当堂测评
二、根据意思写诗句。
1.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2.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3.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篱落疏疏一径深
日长篱落无人过
醉里吴音相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