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图像图表之画图
曲线图:
1、【例题:2006年 (广东卷)】42.
材料2:科学家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照射,然后测量该植物对不同光质的吸光率,结果列于下表:
(3)请用上表数据在指定方格纸内绘出植物叶片光吸收变化曲线,并分析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3)曲线见右图(3分,正确标注横、纵坐标轴名称和单位各给l分,正确画出曲线给l分。平滑曲线也给分)。植物绿色叶片主要吸收蓝光和红光(蓝紫光和红橙光),对绿色光吸收最少(2分)。
练习:
2、【2007年广州一模37.】
(4)有学者对该荒地新迁入的一种鸟类进行了调查,相关资料如下(单位:只)
年份 1 970 1971 1 972 197 3 1 974 1 975
种群数量 50 80
捕捉标志数 80 80 90 90
第二次重捕数 80 80 1OO 90
重捕个体中 的标志数 1 6 8 1 O 9
淆根据上表数据,画出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变化曲线
3、【2008年(广东卷)37.】
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某同学正在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3)假设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图反映实验结果。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 6 25 43 67 83 65 22 2 0 0
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 6 15 25 48 76 92 100 98 82 65
4、【2007年(广东卷)38.(8分)】
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酸,能专一催化1 mol谷氨酸分解为1 mol,-氨基丁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 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38一1和图38一2。
图38-1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38-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注:酶浓度固定) (注:反应物浓度过量)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38一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酸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
请在图38一1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
(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酸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人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38-2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
柱状图:
5、例题:【2008届佛山二模31.(11分)】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 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1g/mL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
③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
实验结果:
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组次 20w 50w 75w 100w 200w 500w
一 1.8 5.0 9.0 12.0 21.0 19.0
二 1.8 5.3 8.0 11.5 20.0 18.0
三 2.0 5.0 8.0 12.0 20.0 19.0
均值 1.87 5.1 8.3 11.83 20.3 18.70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3)将实验处理结果绘成柱形图。
31.11分。
(3)(2分,坐标轴标识、绘图各1分)
练习:
6、【汕头市2008年一模34】
为了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某湖泊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一所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再将研究数据绘制成下表: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汞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乙) 72 98
B 河蚌 水蚤、水藻 25 60
C 水藻 / 3 6
D 鱼(乙) 水蚤 10 32
E 水蚤 水藻 5 15
①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所给坐标上以柱形图形式表示河蚌和鱼(乙)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
7、【(08江苏生物)29.(7分)】
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2份资料。资料二 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细胞周期 间 期 分 裂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 43 4 1 2
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 44 3 0 3
…… …… …… ……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880 67 18 85
计数细胞总数 1 000
各时期细胞数的百分比 88.0 6.7 1.8 3.5
(2)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0h,请根据“资料二”,在答题卡上的饼状图中表示出间期、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和末期所占的时间(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设计表格:
8、例题:【2009 年广州一模37 】
2002 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海洋施铁肥实验”,即在一定面积的海面上均匀喷洒一定量的稀硫酸亚铁溶液,八周后,初级生产力增加了10倍。科学家发现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若能善用两种主要的营养元素 ― 氮和磷,就会产生藻华。海藻固氮过程需要铁质,铁质来源于随风吹送的陆地含铁沙尘,而磷则由河水冲刷岩石的含磷矿物带进海水。每年海洋浮游植物细胞固定的 CO2几乎与陆生植物一样,正因如此,科学家想促使浮游植物产生藻华,来减缓全球暖化的速度。
(2)列表比较蓝藻和绿藻的光合色素种类与光合作用场所的异同。
参考答案:
练习:
9、【2007年广州一模36.(8分)】
某校高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本校全体高中学生进行某些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2)请你为参加色盲调查的同学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10、【36.(9分)】
下面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的实验:
【实验材料】酵母菌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x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资料参考】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血细胞、微生物的计数;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⑵ 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_________,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⑷ 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的数据。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示意图
11、例题:【2007年(广东卷)35.】
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4)画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35.(8分)
(4)见下图(写对图中所有的箭头给3分,(或其他草食动物);正确写出具体生物给1分,共4分)。
练习:
12、【2008年广州一模38.】
某环保研究所搜集了4种生物的资料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右表)。(2)利用表中信息绘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
生物种类 RQ
汞(H曲 铅(Pb)
A 采种小乔木 0.75 0.55
B 采种植食动物 1.26 0.84
C 某种大型真一 0.91 0.48
D 某种肉食动物 1.25 2.05
参考答案
3、
普通淀粉酶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比较
4、
6、
河蚌和鱼(乙)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比较图
7、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各时期比例示意图
9、【2007年广州一模36.】
某校高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本校全体高中学生进行某些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2)请你为参加色盲调查的同学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参考答案:
性状 色盲 正常
性别 男 女 男 女
06届
07届
08届
某校全体高中学生色盲情况调查数据表
10、
时间(天)重复实验 l 2 3 4 5 6 7
1
2
3
平均
酵母菌数量变化记录表
12、
参考答案:
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
13、08 深圳一模32)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 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4)请在图乙中画出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
14、2008年肇庆市一模31.(8分)分子病理学研究证实,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由于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基因部分区域缺失、重复或突变,导致肌细胞膜上抗肌萎缩蛋白病变引起的。下图为某个家族此遗传病的系谱,假如Ⅱ-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从此遗传图谱准确推断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
(3)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Ⅱ-3患病的原因(用A和a表示相应的基因)。(2分)
15、2008年广州一模35.(8分) 雕鸮 (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有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巳知绿色条蚊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l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l︰l。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l。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雕鸮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为 、 。其中量性性状为 。
(2)写出亲代到F1代的遗传图解。
16、2008年深圳一模 34.(8分)果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常常发生染色体不分开的现象,因此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并产生不同的表型,如下表所示:
受精卵中异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方式 表现型
XXX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发育为成虫
Y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发育为成虫
XXY 表现为雌性可育
XYY 表现为雄性可育
X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 表现为雄性不育
(1)经分析出现异常受精卵XXY的原因之一是:雌果蝇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
色体XX没有分离,产生异常卵细胞XX,与正常精子Y结合后形成异常受精卵XXY,
可能的原因还有哪些:
(2)为探究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
(T.H.Morgan)做了下列杂交实验。让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全部
是红眼果蝇;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雄性果蝇全是白眼的,雌性果
蝇全是红眼的。他的学生蒂更斯(Dikens)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
大多数雄果蝇都是白眼,雌果蝇都是红眼,但有少数例外,大约每2000个子代个体
中,有一个白眼雌蝇或红眼雄蝇,该红眼雄蝇不育。
①请根据上表信息用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
17、2007年(广东卷)33.(7分)
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昔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
21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
综合症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母亲
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请问:
(1)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
未发生正常分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
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请在图
中A一G处填写此过程中未发生正常分离一
方的基因型(用十、一表示)。
(2)21三体综合症个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上
的基因在表达时,它的转录是发生在
中。
(3)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症和镰刀
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其依据。
18、汕头市2008年一模36.(9分)果蝇中,已知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H和h分别决定后胸正常和后胸异常,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下图1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组成,图2表示某个果蝇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20世纪初,摩尔根等人利用 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图中所示的染色体上。后来,有人发现,形成果蝇红眼的直接原因是红色色素的形成,形成红色色素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每一反应各需要一种酶,这些酶分别由相应的基因编码。该实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之一是
,而且基因与性状也并不都是一一的对应关系,也可能是
。
⑵如果只考虑图1所示果蝇中的B(b)、W(w)基因,则该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
,让该果蝇与杂合灰身红眼的异性个体杂交,所产生的雄性后代中,灰身与黑身的数量比是 ,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是 。
⑶如果考虑图1所示的各对基因,让该果蝇进行测交,得到黑身、后胸正常、白眼雌果蝇的几率是 。
⑷图2所示的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
。请在指定的位置(图3处)绘出与该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13、(4)见图 [得分点:5℃、37℃左右时为零,25℃时最高,其它表示出趋势即可]
14、31.(8分)
(2)伴X隐性遗传
(3)见下图(2分
15、 35.(8分)
(1)无纹和条纹 黄色和绿色 无纹、绿色
(2)P (绿色条纹)Aabb × aaBB(黄色无纹) (2分)
配子 Ab ab aB
F1 AaBb(绿色无纹) AaBb(黄色无纹)
16、34.(8分)(1)(2分)① 雌果蝇次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离后,两条XX没有平均分配到两极,产生异常卵细胞XX,与正常精子Y 结合后形成异常受精卵XXY ; ② 雄果蝇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离,产生异常精子XY ,与正常卵细胞X 结合后形成异常受精卵XXY 。
(2)①(图解:3分)
P XbXb (白眼雌) × XBY(红眼雄)
精子 卵细胞 XB Y
XbXb XBXbXb(致死) XbXb Y(白眼雌性可育)
O (无X) XB O(红眼雄性不育) Y O(致死)
17、33.(7分)
(1)父亲,并正确填出图中A的基因型;正确填出图中B、C的基因型;正确填出
图中D、E、F、G的基因型。
(A、B、C圆圈中括号内、外的内容相对应)
请严格参照下图评分:
(2)细胞核。
(3)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
18、36.(9分,每空1分)
⑴假说演绎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一种性状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
⑵BXW 、BXw 、bXW 、bXw 3 :1 1 :1 ⑶1/16
⑷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对姐妹染色体(或者Y染色体)没有分离
见右图
图乙
CO2吸收或释放相对量
·5
1﹣
2﹣
3﹣
4﹣
5﹣
0﹣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温度(0C)
真正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患者已经死亡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A B C D E
汞含量
杀虫剂含量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A B C D E
20
肉食动物
植食动物
植物
分解者
大气中CO2库
PAGE
8图像图表之画图
课程地位:第二轮复习“图像图表之画图”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黄万远 林海芳 何龙 刘川
讲 述:刘川
授课对象:高三生物2班
时 间:2009年3月26日(星期五上午第四节)
一、考纲要求: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二、命题方向:(按出现频率高低)
1、 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
2、 设计表格;
3、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图;
4、 遗传分析图;
5、 细胞分裂图。
三、重难点分析:
1、画曲线图中如何构框架与连线;
2、表格中如何设计表头;
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图中的构框架。
四、复习过程
复习过程 复习内容
板书设计:
图像图表之画图
1、 曲线图:
定量曲线:第一步:构框架;第二步:描点;
第三步:连线(注意反映变化趋势,起点、终点、转折点;区分多个变量);
第四步:标注。 ①
②
标 注
定性曲线:第一步:构框架;第二步:找点(起点、终点、转折点)
第三步:画趋势(注意区别多个变量);第四步:标注。
2、 柱状图:第一步:构框架;第二步:画图(注意区分多个变量)第三步:标注
①
②
标 注
3、 饼状图:(注意比例与标注)
①
②
标 注
4、 表格设计:第一步:构表头;第二步:填数据;第三步:标注。
自变量1(单位) 数据自变量2 (单位)(单位)
自变量(单位)
数据(单位)
标 注 标 注
五、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图:
第一步:构框架;第二步:标进出;第三步:标注。
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食物网)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标 注
例题与练习巩固:
曲线图:
1、 例题:2006年 (广东卷)42.
材料2:科学家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照射,然后测量该植物对不同光质的吸光率,结果列于下表:
(3)请用上表数据在指定方格纸内绘出植物叶片光吸收变化曲线,并分析得出结论。
某绿色植物对不同光质的吸收率
参考答案:(3)曲线见右图(3分,正确标注横、纵坐标轴名称和单位各给l分,正确画出曲线给l分。平滑曲线也给分)。植物绿色叶片主要吸收蓝光和红光(蓝紫光和红橙光),对绿色光吸收最少(2分)。
2、练习:2007年广州一模37
(4)有学者对该荒地新迁入的一种鸟类进行了调查,相关资料如下(单位:只)
年份 1 970 1971 1 972 197 3 1 974 1 975
种群数量 50 80
捕捉标志数 80 80 90 90
第二次重捕数 80 80 1OO 90
重捕个体中 的标志数 1 6 8 1 O 9
淆根据上表数据,画出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变化曲线
参考答案:
1970~1975年某鸟类种群的变化曲线图
3、【2008年(广东卷)37.】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某同学正在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3)假设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图反映实验结果。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 6 25 43 67 83 65 22 2 0 0
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 6 15 25 48 76 92 100 98 82 65
参考答案:
普通淀粉酶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比较图
4、【2007年(广东卷)38.(8分)】
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酸,能专一催化1 mol谷氨酸分解为1 mol,-氨基丁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 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38一1和图38一2。
图38-1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38-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注:酶浓度固定) (注:反应物浓度过量)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38一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酸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
请在图38一1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
(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酸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人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38-2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
参考答案
柱状图:
5、例题:【2008届佛山二模】
31.(11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 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1g/mL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
③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
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组次 20w 50w 75w 100w 200w 500w
一 1.8 5.0 9.0 12.0 21.0 19.0
二 1.8 5.3 8.0 11.5 20.0 18.0
三 2.0 5.0 8.0 12.0 20.0 19.0
均值 1.87 5.1 8.3 11.83 20.3 18.70
实验结果:
(3)将实验处理结果绘成柱形图。
参考答案:
练习:
6、【汕头市2008年一模34.】
为了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某湖泊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一所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再将研究数据绘制成下表: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汞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乙) 72 98
B 河蚌 水蚤、水藻 25 60
C 水藻 / 3 6
D 鱼(乙) 水蚤 10 32
E 水蚤 水藻 5 15
1 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所给坐标上以柱形图形式表示河蚌和鱼(乙)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
参考答案:
河蚌和鱼(乙)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比较图
7、【(08江苏生物)29.(7分)】
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2份资料。
资料二 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各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细胞周期 间 期 分 裂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 43 4 1 2
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 44 3 0 3
…… …… …… ……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880 67 18 85
计数细胞总数 1 000
各时期细胞数的百分比 88.0 6.7 1.8 3.5
(2)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0h,请根据“资料二”,在答题卡上的饼状图中表示出间期、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和末期所占的时间(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各时期比例示意图
设计表格:
8、例题:【2009 年广州一模37 】
2002 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海洋施铁肥实验”,即在一定面积的海面上均匀喷洒一定量的稀硫酸亚铁溶液,八周后,初级生产力增加了10倍。科学家发现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若能善用两种主要的营养元素 ― 氮和磷,就会产生藻华。海藻固氮过程需要铁质,铁质来源于随风吹送的陆地含铁沙尘,而磷则由河水冲刷岩石的含磷矿物带进海水。每年海洋浮游植物细胞固定的 CO2几乎与陆生植物一样,正因如此,科学家想促使浮游植物产生藻华,来减缓全球暖化的速度。
(2)列表比较蓝藻和绿藻的光合色素种类与光合作用场所的异同。
参考答案:
蓝藻和绿藻的光合色素种类与光合作用场所比较表
练习:
9、【2007年广州一模36.】
某校高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本校全体高中学生进行某些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2)请你为参加色盲调查的同学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参考答案:
性状 色盲 正常
性别 男 女 男 女
06届
07届
08届
某校全体高中学生色盲情况调查数据表
10、【36.(9分)】
下面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的实验:
【实验材料】酵母菌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x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资料参考】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血细胞、微生物的计数;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⑵ 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_________,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⑷ 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的数据。
时间(天)重复实验 l 2 3 4 5 6 7
1
2
3
平均
酵母菌数量变化记录表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示意图
11、例题:【2007年(广东卷)35.】
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4)画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参考答案:
(写对图中所有的箭头给3分,(或其他草食动物);正确写出具体生物给1分,共4分)。
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
练习:
12、【2008年广州一模38.】
某环保研究所搜集了4种生物的资料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右表)。(2)利用表中信息绘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
生物种类 RQ
汞(H曲 铅(Pb)
A 采种小乔木 0.75 0.55
B 采种植食动物 1.26 0.84
C 某种大型真一 0.91 0.48
D 某种肉食动物 1.25 2.05
参考答案:
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
一构框架;二标进出;三标注(见例题与学生练习)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图
表格设计
年
个数(只)
一构表头;二填数据;三标注(见例题与学生练习)
﹗
1975
因变量坐标
饼状图
注意比例与标注(见学生练习)
自变量(单位)
柱状图
自变量坐标
自变量坐标
因变量坐标
因变量(单位)
0
自变量(单位)
一构框架;二画图(注意多个变量的区分)三标注(见例题及学生练习)
因变量(单位)
曲线图
定量曲线:一构框架;二描点;三连线(注意反映变化趋势,起点、终点、转折点;区分多个变量);四标注
定性曲线:一构框架;二找点(注意起点、终点与转折点;区分多个变量);四标注
(见例题与学生练习)
0
﹗
1974
﹗
1973
﹗
1972
﹗
1971
﹗
197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20
A B C D E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杀虫剂含量
汞含量
A B C D E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植物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分解者
大气中CO2库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