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教案一、投掷:投准  二、跑:变向跑(沿圆圈跑)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体育课教案一、投掷:投准  二、跑:变向跑(沿圆圈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0-02-01 19:0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部中学教案
人数 52 第 16 次课 2 年 6 月 9 日
教学内容
一、投掷:投准  二、跑:变向跑(沿圆圈跑)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投掷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变向跑的技术要素。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合理的投掷技术动作,进行器械投准的方法。学会变向跑的技术动作,掌握好适当的身体倾斜角度和合理的摆臂方法。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通过投掷和变向跑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与练习手段
组织教法、学法和要求
时间安排
运动负荷
教学目的
时间
次数
强度




4’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处理与安排见习生
队列练习:蹲下及起立。
五、反应练习:
“弹钢琴”
方法:学生的四列横队依次代表“Do,Re,Mi,Fa”四个音符。老师唱某音时,代表该音的一列学生下蹲,其余为立正姿势。
一、游戏:
“组点着地”
方法:在慢跑中,学生听教师喊数,按数目组合人群,并用身体任何部分接触地面。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教法:听口令集体练习。
要求:注意力集中,步调一致。
教法:教师讲解方法,学生听口令练习。
要求: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
组织:圆圈队形
教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练习。
2’ 
1’
1’
3’
30”
30”
2’
3次
2-3次



加强组织纪律,明确课的内容和目的。
集中注意力,振奋学生精神。
检验队列练习效果,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激发创造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7’




30’
配乐韵律操
肩部运动
体侧运动
体转运动
侧压腿运动
跳跃运动
投掷:投准
重点:投掷的准确性
难点: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的角度。
1.将投掷物上抛接住练习
a.上抛接住
b.上抛击掌两次接住
c.上抛后转体3600接住
d.自创动作,上抛接住
2.学生练习对地投
3.将投掷物投中地上小圈
4.将投掷物投中目标练习
二、变向跑(沿圆圈快跑)
重点:合理的身体倾斜角度和正确的摆臂动作。
难点:控制重心,克服离心力。
1.原地练习沿圆圈跑时身体倾斜的手臂摆动动作。
2.逆时针方向跑动练习
3.顺时针方向跑动
4.沿圆圈快跑接力
组织:同上
教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
要求:动作到位、准确、协调。
组织:同心圆
教法: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讲评问题。
分组进行投准比赛。
要求:上、下肢协调用力。
组织:圆圈队形
教法:教师讲解并示范完整动作,学生练习1、2、3。
针对出现问题,教师讲评。
学生练习
要求:动作正确,认真练习。
4’
2’
2’
4’
8’
3’
1’
1’
9’
3’
1’
30”
1’
1’30”
30”
30”
30”
2’
均为4x8拍
5-6
5-6
3-5
3-5
1-2
3-4
5-6
2-3
1-2
1-2
1-2


中到大
为以下的教学活动做好身心准备,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发展上肢力量。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体会挥臂、鞭打、协调用力。
控制投的力量和出手角度,提高投掷的准确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
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控制身体能力,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分4’
集合放松舞蹈
《幸福拍手歌》
方法:随着乐曲起,学生以跑跳步等舞蹈步法配以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进行放松。
二、本课小结
三、收集器材
四、师生道别
组织:圆圈队形
教法: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着教师做。
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
要求:轻松、快乐。
4’
1’
1次

培养学生韵律感、协调性和美感,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




体育场
自制沙包每人一只
气球四只
录音机一台
录音带一盒
预计练习密度:35%左右
预计生理负荷曲线

高 中 体 育 课 教 案
专项选修班:高二排球班 性别:男 人数:40 任课教师:王玮 时间:2008-12-5
教学
内容
排 球:复习扣半高球及扣快球技术 ; 学习“前交叉”进攻战术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展示自我;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
2、通过教学使95%的学生掌握扣半高、快球技术动作,6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前交叉”进攻战术。
3、增强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4、通过本课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相互探究,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重点
难点
重 点: 扣快球者与扣半高球者不同起动时机间的配合;
难 点: 进攻者与二传手之间的配合;


学 习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教 学 组 织
练习时间





一、开课常规
二、游戏:“抽手”
三、游戏:“坐汽车”
四、对空传、垫球
五、自传半高球、快球
一、体育委员整队;宣布本课内
容和达成目标;安排见习生。
二、教师发出信号,学生反应迅
速。
三、教师讲解方法与要求;学生同时坐在后面人的腿上;能一起向前走动
四、在教师引导下做基本技术练习,有一定的练习次数,同时争取球不掉
五、教师讲解要领并示范,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使用语言提示动作要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一、复习扣半高球技术
要求:
1、上步起跳时机准确,起跳有力不能前冲。
2、攻手一传的落点准确
二、复习扣快球技术
要求:
1、上步起跳动作要早,起跳有力不能前冲。
2、攻手一传的落点准确
三、学习“前交叉”进攻战术
要求:
1、交叉进攻时二传传球不宜过高,与扣快球队员距离也不宜太远。
2、传球的高度以对方拦网队员来不及移动补拦为宜
3、一传出手后球将达二传队员手中时,开始交叉跑动。
1、学生分四组在两个场地练习。
2、要求学生在练习中相互沟通,
不断调整传球的高度及落点。
3、教师参与学生练习活动。
4、分组矫正反馈,并及时示范。
1、学生分四组在两个场地练习。
2、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用语言提示动作要领,并适时纠正动作。
3、教师参与学生练习活动。
4、分组矫正反馈。
1、教师讲解本练习的目的及要点,并和同学一起示范。
2、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分四组在两个场地练习。
4、要求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相互沟通、相互提示,共同解决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练习,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6、对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进行矫正与反馈
5
5
20





一、整队集合
二、游戏:“撞球”
三、讲 评
四、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
一、四列体操队形
二、教师语言引导,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作放松游戏
三、讲评:
1、对学习态度的评价;
2、对完成学习目标的评价;
3、对在学习过程中协调配合的评价;
四、本课结束
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场地器材
排 球 场 两 块
排 球 4 0 个
课 后
小 结
预计练习密度
4 5 %
高中体育课教案 授课班级:高一、男生(借班上课) 人数40人 讲课人:
教材内容
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的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 能力,发展灵敏、速度、 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 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场地器材
篮球41只;录音机1台;篮球场一个。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
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2’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注意事项。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示一: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准备部分8’
一、配乐游戏:小渔网(4’) ?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以此类推。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 规则:(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 ????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 二、熟悉球性(4’) 方法:绕颈、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
一、组织:如图示二: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鱼网”要动脑筋、协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如图一所示成体操队形站立。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
基本部分30’
一、运球:(6’) A、高低运球,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C、体前变向运球,D、胯下运球;E、行进间单手运球、变向运球。 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护球尽量眼睛注意前方。 二、抢运球(6’) ?方法:在整个篮球场上进行。一半同学持球,另一半同学无球。游戏开始,持球同学在场内运球,在运球中要躲避无球同学的抢断,无球同学则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断球,一旦抢到球后互换。 规则:A、无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B、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或违例情况,按被抢断论处。 ?重点:对球的控制与掌握 ?难点:技术要准确熟练 三、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6’)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四、原地二人一球运球、传球(6’) 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 五、行进间双手传接球。(6’)
重点:跑动与传球的协调配合。
一、组织:在篮球场内如图一所示成体操队形练习。练E时,成一路纵队,依次进行。 ?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二、组织:同上在球场内散点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要求: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练习,然后共同“抢运球”严格按照规则进行。
三、四练习的组织如图示三
教法:讲解、示范、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五的练习组织如图示四
教法:讲解、示范,练习。
结束部分5’
一、整理运动:配乐伸展放松操 二、小结,收回器材。
组织:如图一所示成体操队形站立。 教法:听音乐,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课的预计
1、练习密度:55%左右;? 2、运动负荷:中上;?? 3、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4、最高心率:180次/分。? 心率曲线(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