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旬阳县赤岩初级中学——魏丹
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开花结果
计划学时
1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遵循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事情开始,强调生物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生物不仅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奥秘,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
(
上册
)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植物具有六个营养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知道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且前两节又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一节的学习顺理成章并且承前启后。在新课标中,主要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在掌握作为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之一的绿色植物的有关知识时,应更侧重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本节内容为掌握后面涉及这些关系的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和第六单元《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作了铺垫。《开花和结果》对本章来说是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因为有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并且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但是本节课文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并且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在掌握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充分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同时引导学生观赏花,可以进行审美教育和爱护植物的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识别花的基本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3).说明花与果实、种子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花的美丽;4).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及其最重要部分。教学难点:1).雌蕊、雄蕊的主要功能,子房的纵剖结构。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遵循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事情开始,强调生物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生物不仅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奥秘,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
知识点
学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一、导入
学生观看课件多种花的图片
大屏幕投片影播放各种花朵的图片
使用计算机播放p
p
t演示文稿,用投影仪将p
p
t演示文稿内容播放在大屏幕上,供学生观看。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从而达到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的目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生物”的课程概念培养学生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花的结构
学生看课件得出结论
观看课件
多媒体演示
在本环节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更直观、更明显
三、传粉和受精
学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通过课件展示得出结论,完成探究活动
大屏幕展示所需器材,表格
使用计算机播放p
p
t演示文稿,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学生认识到生物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
四、模拟传粉和受精过程
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
多媒体演示
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兴趣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1、展示献花的各种情景照片。2、播放自然界植物开花结果过程的录像。3、引导学生对花感兴趣,对“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多媒体】
先欣赏照片和开花结果的过程,在这种情境下,思考“开花和结果”的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花怎样变成果实?”
优美的旋律,美丽的画面,不仅给予学生美的熏陶,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让他们意识到鲜花虽美,但是不能独享,应该要爱护。
花的结构
提出问题“你知道花各部分的名称吗?”。出示“观察活动报告”(附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花的探究活动。并提示学生注意
:
1.
明确分工。2.
注意观察方法,观察形式等。3.
快速完成,有问题及时提出。在活动中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活动。观察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交流和分析,然后出示“讨论思考”:一朵花由哪些部分组成?最主要的是什么结构?b.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实物投影仪、多媒体】
带着问题,学生4人一组,参照教科书的“观察与思考”进行解剖,边观察边记录结果。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发言,积极交流观察记录的结果,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学生通过解剖自学,能概述花的结构。通过分组活动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观察、分析、交流、
创新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互帮互学的精神。
同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传粉和受精
提出问题“花有了完整的结构就一定能结出果实吗?”“从花到果还要经历什么重要的过程?”。指导学生自学
“传粉的过程”,提出三个问题“什么叫传粉?”“传粉有哪些方式?”“花有什么特点适应于传粉?”让学生去思考。请“小老师”上台讲解传粉的过程再请“听众”修改补充、作出评价。根据学生的讲解指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播放“双受精”的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双受精的过程。【多媒体】
阅读课文,自学“传粉的过程”解决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争做“小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此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听、细心分析,作出修改补充,并给予评价。认真观看双受精,理解其过程
通过讲与评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倾听、分析思考。通过评价增强自评和互评意识。通过观看视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提出问题“果实和种子是由什么发育成的?”,用Flash课件演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多媒体】
积极思考,带着问题观看,领悟花与果的关系。
掌握花与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复习总结
小结本课所讲的三个知识点。再次讨论“观察与思考”的两个问题。小结被子植物的一生。出示练习题。【多媒体】
跟随教师重温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整体认识被子植物的一生。听讲、答题、发言。
彻底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巩固。
拓展评价
提问“观察解剖下来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材料,我们应怎样处置 ”并布置成课余作业,进行情感培养。
思考,尝试课余粘成装饰画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课堂教学流程图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把每个小标题改为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你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吗?""从花到果要经历哪些重要过程?""果实和种子由什么发育而成?"这些问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使他们能更有兴趣地带着问题学习。
在课文第一个知识点"花的结构"中有一个"观察与思考"的学生活动,其中要讨论两个问题: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2、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这两个问题在学习了花的结构之后,学生不一定能完全正确回答。此时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答案,而是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在学完后面两个知识点后,再次讨论这两个问题。这个时候,学生基本能回答出正确答案:1、子房发育成果实。2、对于繁衍后代来说,花的雄蕊和雌蕊都重要。我再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雄蕊和雌蕊都重要?在植物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粉和受精的知识。
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觉得"闷"?我认为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运用多种媒体非常重要。如在讲解"花的结构"时,让学生解剖菜心花或芥兰花,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在讲解"传粉和受精"时,请"小老师"上台讲解,使学生有新鲜感;在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让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活动多样化,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书本的充分运用,媒体不能滥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本自学的,就给时间他们阅读自学,在书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