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科目:生物
教学对象:初一学生
课时:第1课时
提供者:张金爱
单位:榆次二中
一、课标依据
在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生物课程体系中,
“生物与环境”主题是重要的主题之一。本章的重要概念是“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都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教学内容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要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观点,为生态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内容就是探讨环境怎样影响生物及生物怎样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改变环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本节内容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生物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但对于生态学中环境的含义不甚了解,这节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及了解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渗透辩证看待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等)对生物的影响。2.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同种和不同种生物)对生物的影响。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观看视频、小组合作等自主学习系列活动,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科学的描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归纳、分析、自学、合作能力,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的观点。2.培养学生关爱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插图、音频资料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观看视频、小组合作讨论等自主学习系列活动,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开展师生互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七、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能力等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播放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
观察图片,回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想象万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场面。
通过图片、诗词引入新课,通过问题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环境的概念
提问:不同生物生活环境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是环境?环境是不是仅仅指生物生活的地点吗?让我们来看看最熟悉的鱼类的命运吧。鱼儿究竟遭遇了那些不幸。想一想,议一议问:鱼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鱼能离开这种环境吗?鱼即使生物在这种环境中,就能正常生长吗?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出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知道环境的概念
生态因素
指导学生观察小麦田示意图提问: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因素有哪些?讲述:生态因素的概念提问:你们能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教师引导概括:阳光、水、土壤等是无生命的,称为非生物因素,麦蚜、瓢虫、杂草是有生命的,称为生物因素。
观察13页图并思考,学生找出影响小麦生长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杂草、瓢虫、麦蚜等,并按有无生命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即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让学生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和类型。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提问:小麦田中非生物因素是如何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呢?提问:非生物因素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有没有影响呢?展示图片:喜光植物和弱光植物展示图片:沙漠、荒漠、草原和森林分布图问:植物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教师引导分析图片,问:热带雨林地区和沙漠、草原
相比,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有那么大的差异?教师讲述:热带雨林地区,水分多,动植物种类繁多,缺水的草原和沙漠,只有少数耐旱的动植物生存展示图片:沙漠狐和极地狐问: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其他影响呢?这在下节课的学习中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展开讨论回答:没有阳光,小麦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能生长。温度过低,小麦种子不易萌发,麦苗生长缓慢。水分过少易枯萎,减产;水分过多,小麦易烂根。土壤肥沃,小麦生长好,土壤贫瘠,小麦生长差。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可知:阳光影响植物的生长。得出结论:温度和水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得出结论:温度影响生物的形态。
让学生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影响。留下悬念,为下节课做铺垫。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刚才分析了小麦田中非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而老鼠、蛇、麦蚜、杂草、瓢虫、蚯蚓等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又有什么影响?这些生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如:麦蚜与瓢虫间是捕食关系,杂草与小麦间是竞争关系。展示:蜜蜂群、白蚁群、狮群图片。展示:大羚羊、松鼠、秃头鹰、麻雀、虎争斗的图片提问: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教师讲述:蚂蚁、蜜蜂共同寻找或搬运食物的故事等,引导分析同种生物之间存在合作与斗争的关系。展示:蜥蜴捕昆虫,蛇雕捕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鹰捕鱼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展示狮子大象争夺水源,水稻与杂草及不同动物争食的图片。展示:龟,蛇,狗身上的寄生虫,杨梅上的寄生虫及跳蚤图片。提问:生物与生物之间除了捕食、竞争、寄生关系外,还有什么其他关系吗?展示:犀牛与犀牛鸟,寄居蟹与海葵,而鳄鱼与牙签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图片提问:利用刚学过的生物与生物间关系的知识,说出: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小麦田中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老鼠会破坏麦苗,蛇吃老鼠,麦蚜取食小麦茎、叶内汁液,危害小麦生长,七星瓢虫捕食麦蚜,杂草与小麦争夺阳光、水、空间等,蚯蚓疏松土壤,有利于小麦生长。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学生回忆、分析讨论,学生归纳出: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斗争、合作关系。学生看图说出:是捕食关系。引导说出是竞争关系。是寄生关系是互利共生关系。归纳: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斗争、合作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关系等。
让学生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了解生物与生物间的关系分为两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和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同种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合作与斗争关系。了解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的几种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关系、互利共生关系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提问:生物的生活既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那么,生物如何才能生存呢?让学生观教材17页的“资料分析“,并完成教材中相关的讨论讨论: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2、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的环境的?3、蚯蚓是如何适应环境的?4、仙人掌是如何适应干旱的环境的?教师讲述:仙人掌的特点,它的叶退化成刺减少蒸腾散失水分,茎有储水作用,根发达深入地下吸收水分。5、你们还能举出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展示:不同环境中的蛙、雷鸟(保护色)、蟒蛇、蝴蝶、毛毛虫(警戒色)
竹节虫、枯叶蝶(拟态)等图片生物适应环境是普遍存在的,还是个别现象?问:生物为什么能适应环境?教师引导归纳小结:生物适应环境是因为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或特征。可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请举例说明。展示图片:冬天下雪少或没下雪时的雷鸟,体色与环境差别大的雷鸟。教师讲述:虽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更不是永久的。
学生看图和资料,回答:
1、骆驼在炎热的沙漠尿液少,出汗少在体温达到46·C才出汗。骆驼刺的地下根系非常发达,深入地下,可从地下吸收水分,地上部植株矮小,可减少水分的散失。
2、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3、蚯蚓身上有刚毛和黏液,有助于在洞穴中呼吸和运动。学生观图,结合“资料分析”,得出结论:生物适应环境是普遍存在的。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是因为具有适应环境的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判断、回答“是”或者“不是”。
通过资料分析和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对环境的适应。利用大量图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让学生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让学生认识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课堂总结
提问:环境会影响生物生存,生物会不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呢?让学生观教材中蚯蚓图片,思考:蚯蚓生活在适应的环境中,又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环境的 教师讲述:蚯蚓以植物枯枝落叶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使土壤疏松,排出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利于植物生长。可见,蚯蚓对土壤有松土、肥土作用。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展示:1、泥石流、沙尘暴的图片,问,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教师小结:沙尘暴、泥石流是人类修建公路、房屋等,大量砍伐树木,使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等造成的。2、人类排放废水、废气的图片,问:这对人类有什么影响?讲述:人类向水中排放废水,使水质发生变化,造成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人饮用这种水,对其生命健康是有影响的。人类向大气排放废气,使空气受到污染,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使呼吸系统疾病上升。提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吗?展示图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黄土高原对比图。小结: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有利和不利影响。
本节课知识点:1、环境影响生物生活、生存。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光照、水、土壤等。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2)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3)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应关爱生物,保护环境。其实,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学生看图、思考、讨论、并试着回答学生观图、讨论、回答学生观图、讨论、思考学生联系刚学过的知识回答:不是得出结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有利和不利影响。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回忆、交流认识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不仅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渡作用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有利影响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巩固所学知识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
环境的概念
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合作、斗争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二、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温度、水、阳光、空气、土壤等
三、生物与环境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影响
环境
生物
适应
影响和改变
教学反思:
对刚进入初一的学生,对生物这科的学习较陌生,要真正能掌握本节课知识,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要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理解,需要借助一些感性的材料,如:图片、收集生活中身边熟悉的实例并制作幻灯片等,这需要教师在课前作好准备,节约课堂时间。同时达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树立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不足之处:课堂时间安排略显紧凑,教师引导时间和学生交流部分占用较多时间,课堂活跃
,但掌控较差,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吸取经验教训,认清不足,扬长避短完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