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案(2份打包,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案(2份打包,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1 17:46:06

文档简介

教 学 案
课 题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 时 一课时
班 别 课 型 新课
时 间 教 具 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能力目标: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人类的异同。情感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重点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难点 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代类人猿
预 习 内 容 及 学 法 指 导 预习内容:阅读教材2页,说出人类起源于哪一类动物?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 观察教材3页的“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分析比较类人猿与人类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和根本区别? 学法指导:观察、归纳讨论、交流、识图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创设情境 (2分) 揭示课题 出示目标 (2分) 交流预习 引导探究 (8分) 小组展示 (3分) 提出系列问题,“人类从哪里来”?“黑猩猩会变成人吗?”“人类起源于哪种动物” Ppt演示: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人类的异同引导学生交流: 1.人类起源于 2.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页所示的四种类人猿提示学生从三个角度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人类的异同。一是运动方式,二是制造工具的能力,三是脑发育的程度 思考并回答 阅读并感知学习目标学生带着预习问题,自主看书,完成问题并相互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问题及学习的收获 独学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合作探究,并小组展示 利用展台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精讲点拨 (10分) 质疑释疑 (5分) Ppt演示 1.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曾经是神创论的天下,但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科学通过争论而前进。 2.关于人类起源是有证据支持的 积极动脑思考并回答所提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相互批阅、评价、改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 结 提 升 人类起源问题曾经是神创论的天下,但在十九世纪达尔文在仔细研究了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同和根本区别以后,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达 标 检 测 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观点的是( ) A .巴斯德 B 孟德尔 C 达尔文 D米勒 2.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 黑猩猩 B 长臂猿 C 猕猴 D狒狒
布 置 作 业 《生物学练习册》基础训练和拓展练习
板 书 设 计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人类的起源 二人类与类人猿的区别
学校 检查 记实
听 课 意 见


教 学 案
课 题 §1.1人类的发展 课 时 一课时
班 别 课 型 新课
时 间 教 具 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说出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化来的。能力目标: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情感目标:树立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重点 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难点 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预 习 内 容 及 学 法 指 导 预习内容:阅读教材4-5页。 地壳剧烈运动是地球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环境的变化和森林古猿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朝着 的方向发展;运动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促进 的改变;前肢的逐渐解放使“露西”时代古人类的有可能 ;随着古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175万年前生活在东非的古人类已经会 。阅读5页第二自然段课文,注意把握古人类对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与脑功能的完善及语言产生的关系。4.总结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是:环境变化→地面生活→ → → → → 。 学法指导:观察、归纳讨论、交流、识图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创设情境 (2分) 揭示课题 出示目标 (2分) 交流预习 引导探究 (8分) 小组展示 (3分) Ppt演示课本图4-4人类起源与发展过成示意图动画。 Ppt演示学习目标:说出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化来的。 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引导交流预习都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 Ppt演示课本图4-1森林古猿生活场景想象图和东非大裂谷图。提出问题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思考并回答 阅读并感知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预习问题,自主看书,完成问题并相互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问题及学习的收获 独学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合作探究,并小组展示 利用展台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积极动脑思考并回答所提问题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精讲点拨 (10分) 质疑释疑 (5分) Ppt演示: 人类起源和发展中在形态和使用工具方面的变化。 没有人能亲眼见证森林古猿进化的过程。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推断这一过程的?科学家得出杰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化石)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相互批阅、评价、改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 结 提 升 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十分复杂。科学家在研究中地质考察、寻找古人类化石和遗物证据等方法特别重要。
达 标 检 测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 (1).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2).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3).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布 置 作 业 生物学练习册《》基础训练和拓展练习
板 书 设 计 §1.1人类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证据 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和产生语言
学校 检查 记实
听 课 意 见


人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