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笔墨丹青(2019)(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笔墨丹青(2019)(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2 16:4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课程标准:1)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
2)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第8课 笔墨丹青
绘画知多少?
“中国画”,又称“国画”, 历史源远流长。
画科/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表现手法: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用色方面:水墨画、设色画
画家阶层: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
人面鱼纹图
(半坡遗址)
鱼纹图
(半坡遗址)
彩陶旋涡纹图
(马家窑遗址)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 :彩陶与岩画
猴头像
贺兰山岩画
鹿图
贺兰山岩画
舞蹈图像
贺兰山岩画
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彩绘到岩画,都能看到: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自然、生动、质朴、粗犷而又不失浪漫的艺术特点
2、战国秦汉:帛画(从萌芽走向成熟)
(1)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绘画成为独立艺术门类 。
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在妇人之上绘的龙凤,寓示着死者随龙凤所引升天时情形。

(2)汉代绘画特点:色彩鲜艳,气势宏大,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1、魏晋时期的绘画

二、发展(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以形写神”、注重精神气质。
(1)特点
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讲究借物抒情;强调表现个性;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对民族性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背景(成因)
①社会动荡,政治混乱,士人群体逐步形成;
②佛道发展,文化多元;
③造纸术改进,笔墨纸张等文具改进。
(3)代表:顾恺之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尤善于丹青,画出众多名画;开创了中国绘画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以形写神”。
洛神赋图卷
魏晋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洛神赋图》
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亲曹操的决定下,为他的哥哥曹丕夺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稳固的爱情死得很惨。曹植在回归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经过洛水,夜晚梦见了甄氏来会他,悲痛之余作了一篇《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
这幅图表现的主要是洛神的美貌、光彩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离的关系。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的情境。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诗中的韵味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2、唐朝时期的绘画
王维《雪溪图》
《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
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
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
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这幅画的内容是描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天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五牛图》出自开元年间名画家韩滉之手。画面布景简练,仅有一棵小树,着力表现了牛的状貌。五头牛,各具不同姿态,或吃草,或翘首面驰,或纵蹄而呜,或回顾而舔舌,或缓步而趾行,神情生动,准确的描绘出牛的形体结构,让人感受到它的憨诚、健壮、朴厚、执拗、勤奋的性格,反映出盛唐雍容华贵的气势、开放自由的环境等。
唐朝绘画特点及原因
(1)特点:
①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
的盛唐气象。
②题材多样,手法创新

(2)原因:
①经济: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物质基础)
②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治清明。
③文化: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文化全面辉煌

三、繁荣:宋代到明清(文人画和风俗画)
文人山水画: 1、宋代:
原因: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重文轻武的国策。
能文不求举,善画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
——苏东坡
特点:
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代表:马远/夏圭“马一角”“夏半边”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北宋文人山水画,体现了国家统一之后的开阔心态。
1)北宋的山水画 ----
气势宏伟、阳刚豪放
2)南宋的山水画------
马远《梅石溪凫图》
夏圭:《山水十二景》(局部)
马远、夏圭作图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描绘对象是江南风光,构图别具一格,不求对称,墨色恬淡 。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故他们的画作又被称为“残山剩水”,是对南宋偏安江南的写景照。
“残山剩水”
2、元的山水画 ----
南方士人借山水画抒发郁闷心情
元代的孤傲空虚——异族统治
思考:元代绘画特点?原因?
特点:通过山水画抒发士人的郁闷心情。原因:元代时蒙古族建立的政权,重武轻文,科举制度一度被废除,文人仕途无望;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文人山水画:
[元]张彦辅《棘竹幽禽图》
元代的孤傲空虚——异族统治
3、明清的文人画 ----
朱耷,真名朱统筌,明亡、一度为僧,又当道士,有八大山人别号。他的山水画很有特色,尽是残山剩水一片荒凉,都是为了塑造典型的破碎河山意境,寄托他的亡国之痛。他的最高成就是花鸟画。
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2009年,匡时春拍卖行成交价为8400万元。
朱耷的《仿倪云林山水》
枯木寒鸦图 朱耷(八大山人)

清代郑板桥时常借竹抒发自己的胸襟,如他在一幅墨竹中题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他以竹子坚劲挺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倾吐他一生屡遭打击的不平和他刚正不阿、孤傲倔强的性格,表现他对现实的反抗心情。
为什么明清时期的绘画出现这种特点?
时代变迁、社会动荡

(1)政治:社会动荡不安,君主专制强化。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3)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专制。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描画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民间风情---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宋代以来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日常生活的风俗画也开始发展起来。
中华第一神品
明清时期绘画:民间风情—木刻版画(小说插图)
明万历年间刊本《全像三国演义》
明清时期,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为了使小说剧本读来更为有趣,刻书坊开始使用木刻版画作为插图。
明清小说木刻版画流行,雅俗共赏,饶有风趣。
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
春风水暖
恭贺新禧
杨柳青年画 ---- 娃娃体态丰腴、活泼可爱。他们或手持莲花;或怀抱鲤鱼,都象征吉祥美好,非常惹人喜爱。
年画门神
民间风情——布贴画
在传统民间剪纸、刺绣、壁画、布贴工艺的基础上,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布块,通过布缝和补花布饰手工艺,创造出画面具有浮雕感的布贴画。
民间风情:布贴画
西施浣纱
貂蝉拜月
昭君出塞
贵妃醉酒
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表达自已的喜乐感情及生活感受。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儿童等。
民间风情——剪纸画
民间风情:剪纸
这是中国按欧洲定单制作的剪纸工艺品
民间风情画(风俗画)

总结中国绘画的特点及作用?
1.特点:
(2)中国画讲求神似、神韵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
情的抒发。
2.作用:
(1)宫廷画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中国画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了潜移
默化的作用。
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中国画的审美基点在于“意味”,西方绘画的基点从属于“再现”。
小结: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在西方的绘画中,人物占据了核心的位置。
北宋夏圭《临溪抚琴图》
新石器时代到汉代—质朴与浪漫






【本课结构】
民间风情(风俗画)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作用
起源:
发展:
繁荣:
小结:
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宋代到明清——文人意趣(文人画)
文化传承
2012年,网友“刘治治”把一些剩菜重新排列组合,结果发现别有一番味道。这些图片引起网友大量转发。几张菜叶,几片面包屑,几颗青豆,一块肉片,传统绘画的别样风情呼之欲出!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品翰墨飘香之精髓,悟艺术人生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