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8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8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2 19: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8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95页例11、例12及第96页“做一做”的第2题、第97页练习十九的第1、4题。
内容简析
例11 教学不进位、不退位的整千数的加法口算,并呈现了两种算法:一是利用数的组成及数的意义得到结果;一是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到结果,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整千数的减法则自学,给学生的探究留出了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
例12 教学进位、退位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它们都可以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教材以加减法对比的方式呈现两组算式,方便学生掌握算法。在算法上则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与类推,自己解决问题──归结为20以内的加减法。这里不进行计算法则的表述和记忆,重在让学生经历计算过程、理解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自主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提高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在已有“整十数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自主探究算法,通过算法的比较、分析实现算法的优化,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课时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充分讨论,利用集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游戏导入法:
1.猜一猜,老师手中的数是几?
  1200 3600 650 80
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猜出上面各数。
2.观察上面这些数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师:利用数的组成规律,我们可以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出示课题: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品析: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猜谜语法:门外天热汗流淌,门内结冰真凉爽。肉菜瓜果放进去,食物保鲜不变样。猜一猜,这是什么?(电冰箱)再来猜一个:一间房,屋里摆,满面窗户不能开;一按电钮门窗亮,里面走出图像来。(电视)你们真棒!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这两种家电的价钱问题。
【品析:用谜语作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
(1)解决问题:1000+2000=
①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②学生汇报算法:预设算法如下:
A数的组成:因为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所以1000+2000=3000。
B类推:因为1+2=3,所以1000+2000=3000。
C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后得出1000+2000=3000。
③算法优化: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2)解决问题:2000-1000=
①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②交流算法:你是怎样算的?预设算法如下:
A数的组成:因为2个千减去1个千是1个千,就是1000,所以2000-1000=1000。
B类推:因为2-1=1,所以2000-1000=1000。
C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后得出2000-1000=1000。
D想加法:因为1000+1000=2000,所以2000-1000=1000。
③算法优化: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3)及时练习,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题中的部分题目。
计算:200+400=   3000+6000=   600-400=   9000-30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算法。
(1)课件出示:80+50=      130-50=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算法。预设算法如下:
①80+50=
A数的组成:因为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所以80+50=130。
B类推:因为8+5=13,所以80+50=130。
②130-50=
A数的组成:因为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所以130-50=80。
B类推:因为13-5=8,所以130-50=80。
C想加法:因为50+80=130,所以130-50=80。
(4)算法优化: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
(5)及时练习,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题中的部分题目。
计算:70+50=    120-50=    800+900=    1700-9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算法。
3.比较算法。
今天学习的这两种情况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品析: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不同的算法,只要方法合理就应给予肯定,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在比较分析中实现算法的优化,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怎样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本节教材不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法则的表述和记忆,目的在于注重学生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经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只是提示学生把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归结为20以内加减法即可。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今天我们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1.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2.在实际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我先通过课件演示创设爷爷在商场购买了彩电和冰箱的情景,给出数据,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数据,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创设的具体情景中明确到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该怎么样帮助爷爷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算法,老师帮助学生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去比较方法的优劣,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口算。我个人认为,在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表现了各自积极的一面。
我的反思:
?
?
?
?
?
?
?
板书设计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