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9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96页例13及第98~99页的第5、6、7、8题。
内容简析
例13 是解决问题的内容,教学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之所以将估算教学的起点安排在这里,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是学生在这之前学习了近似数,有了进行估算的知识基础;二是学生现在接触的数都比较大,现实中有估算的必要;三是学生还未学过万以内数的计算,不会出现先精确计算再为估算而估算的现象;四是将估算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体现其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加、减法估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估算的价值。
2.经历探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找到一个数的近似数,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基于学生已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亲身体会到在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初步学会用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比赛体验法:全班分成两大组,用给出的两组算式,进行比赛:
A组: B组:
248+253= 20+50=
362+437= 60+40=
174+226= 20+30+30=
498+201= 500+200=
教师让学生选择,结果学生都选B组,比赛无法进行,老师让学生简单说出理由。全班一起算B组题目。
追问:为什么要选B组呢?引导学生说出整十、整百数的计算容易。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加法计算的结果不需要准确数,只要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我们怎样估算A组的这些加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品析:选择算式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整十、整百数的加法计算容易,然后从生活中有时不需要准确数,引入加法估算的教学。】
游戏体验法:
老师有一组数字想请小朋友们帮我把它们分好类(出示数字)看看你能怎样分,能分成几类?
(508 796 301 201 498 699 501 907 704 893 798 899)
答案示例:第一类:508 301 201 501 907 704
第二类:796 498 699 893 798 899
这些数的特点是:第一类十位上是零,这些数接近几百,比如508接近500。第二类十位上是9,百位上是几,这个数就接近百位上的数加1的整百数,比如796接近800。由此我们可以来学习新的知识——加法估算。
【品析:通过数据分类游戏,复习了近似数,为新课学习做了铺垫,并顺利导入新课中。】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例题13的情境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该怎样解答呢?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①笔算。A想法:把358和218加起来,看有没有超过500。
B质疑:会计算358+218吗?(不会算,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②估算。方法一:因为电话机的价格超过了300元,电吹风的价格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元),所以带500元钱肯定不够。
方法二: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方法三:500元买了200多元的电吹风,剩下不到300元,肯定不够买电话机。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3.尝试练习,巩固算法。
问题:带700元够吗?
(1)学生独立解答,组内交流想法。(2)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方法一:因为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400+300=700(元),所以带700元肯定够。
方法二:700元买了不到400元的电话机,剩下的钱超过300元,肯定够买218元的电吹风。
方法三:700元买了不到300元的电吹风,剩下的钱超过400元,肯定够买358元的电话机。
4.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品析: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的过程,亲身体会到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来进行估算,在算法交流中体会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和数感。】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怎样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把要买的商品的价格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把这些整百数相加就能得出买这两样商品大约需要的钱数。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取近似数时的具体方法不同,但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进行估算即可。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也熟练掌握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所以我选取了学生熟知的生活材料,课的开始由学生看一看自己的写字本,估一估自己大约写了多少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再尝试简单的估算过程,体会什么是估算,同时感受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接着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然而,在教学中,有些学生体会不到估算的作用,仅仅是因为估算而估算,因此我紧紧抓住估算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估算是否解决了问题,以此为调整估算方法的标准。
我的反思:
?
?
?
板书设计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
电话机 358元→接近300元
吹风机 218元→接近200元
300+200=500(元),358+218>500,不够。
根据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先把加数、被减数或减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然后直接进行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