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第1课时 简单的推理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9页例1、“做一做”及第111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
内容简析
例1 以猜书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推理的含义,即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结论。同时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学会简单的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和猜测体会逻辑推理的含义,学会推理的方法。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合作方法,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描述法:有一个菜农卖完菜,挑着两个空箩筐回家,途经一座独木桥,桥面很窄,每次只能容一人来去。不巧,当他行至桥中央的时候,迎面过来一个小朋友,正欲转身,发现后面也来了一个小朋友。怎么办呢?聪明的菜农想了想,迅速把两个小朋友送到各自要走的路线上,而且都没有往回走,菜农用的什么办法呢?
学生讨论解答问题。(答案:菜农把两个小朋友分别放在两个箩筐里,扁担在肩上旋转一圈,就把两个小朋友送到各自要走的路线上而且都没有往回走。)
【品析:这是一个推理的智力故事,学生解答的兴趣很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游戏体验法:(1)“随意”猜。老师两手握拳,一上一下放好。让学生猜一猜上面手中有什么礼物?下面手中有什么礼物?(2)“犹豫”猜。教师提示:礼物是橡皮和转笔刀。让学生再次猜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3)“确定”猜。继续提示:下面不是橡皮。①学生独自猜测。②同桌交流猜测结果,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品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三个不同层次的猜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动态演示,呈现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先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示问题。
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1)引导审题: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信息:他们在做什么?都知道些什么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2)信息比较多,也比较乱,如何来整理。(引导学生将物体的名称分类,一类为人名,一类为书名,并将同类的信息写在同一行。)
(3)独立思考: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4)找出已知条件,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思考:哪个条件是肯定的,并能让你得出确定的结果?(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注意表达的有序性。)
(5)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互动互议,精讲点拨
全班交流。
预设一:阅读、思考后直接得出结论。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预设二:连线法。
引导学生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
预设三:表格法。(如下图,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数学
语文
品德与生活
小红
×
√
×
小丽
×
×
√
小刚
√
×
×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总结方法,求同引思
(1)思考: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让学生体会,由“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的条件将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推理,即“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因此由三人拿三本书转化成两人拿两本书。所以推理首先要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
(2)追问:你为什么能肯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书,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品析:在本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条件推理出某个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和列表法辅助推理。】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怎样通过简单的推理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按一定方式整理信息,找到最关键的条件,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学会简单的推理,也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法还是学法,都没有离开学生的生活,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重视数学,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自觉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中下游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理解不够,教师教学语言也还不够精练,都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大胆创新,让自己的教学课堂更加精彩。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简单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