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教材第45页内容及练习十。
知识梳理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3.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4.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目标
1.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2.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3.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重难点
1.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方法
1.本课时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后,能进一步运用除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引导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法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谈话导入法:大家回忆一下,表内除法(二)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表内除法(二)的“整理与复习”。
【品析: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情景导入法:二(1)班的16名同学在公园里尽情玩耍。同学们来到儿童乐园打算租儿童小车,小车有2人的和4人的,如果都租2人的需要租几辆车?租4人的需要租几辆车?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一下吗?应该怎么租车呢?
1.16名同学都乘坐2人的车,需要多少辆?
(1)该如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
(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
汇报解答方法,并列式:16÷2=8(辆)。
2.16名同学都乘坐4人的车,需要多少辆?
(1)该如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
(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
【品析:利用乘车玩耍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所学知识,进入学习状态,自然有效。】
二、回顾整理,形成体系
1.复习表内除法。
(1)展示资源,构建网络:整理除法算式。
师: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很多,乐乐在整理除法算式的时候,只整理了一部分。我们来看一看乐乐同学是怎么整理的。
1÷1
2÷2
3÷3
4÷4
5÷5
2÷1
4÷2
6÷3
8÷4
3÷1
6÷2
9÷3
4÷1
8÷2
5÷1
10÷2
6÷1
12÷2
7÷1
14÷2
8÷1
16÷2
9÷1
18÷2
师:从乐乐的整理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第一列除数都是1,第二列除数都是2。
生:我猜第三列除数都是3,…,以此类推,第几列除数就是几。
生:第一行商是1,第二行商是2,第三行商是3,…
师:根据你的发现把余下的算式填出来。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2÷1
4÷2
6÷3
8÷4
10÷5
12÷6
14÷7
16÷8
18÷9
3÷1
6÷2
9÷3
12÷4
15÷5
18÷6
21÷7
24÷8
27÷9
4÷1
8÷2
12÷3
16÷4
20÷5
24÷6
28÷7
32÷8
36÷9
5÷1
10÷2
15÷3
20÷4
25÷5
30÷6
35÷7
40÷8
45÷9
6÷1
12÷2
18÷3
24÷4
30÷5
36÷6
42÷7
48÷8
54÷9
7÷1
14÷2
21÷3
28÷4
35÷5
42÷6
49÷7
56÷8
63÷9
8÷1
16÷2
24÷3
32÷4
40÷5
48÷6
56÷7
64÷8
72÷9
9÷1
18÷2
27÷3
36÷4
45÷5
54÷6
63÷7
72÷8
81÷9
师:你是怎么找出这些算式的?
生:原来得数是几,我们就得找跟几的口诀有关系的除法算式。
师:通过表格,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每一列的除数不变,被除数在增大,商也在增大。
生:我从下往上看,每一列的除数不变,被除数在减小,商也在减小。
师:同学们真会认真观察,能在这个表中发现这么多规律,并且按照规律把所有的算式都填写出来了,你们真了不起!
(2)利用网络,理解沟通。
根据算式说得数。
54÷9= 45÷5= 72÷8= 27÷3=
【品析: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三、探索实践,强化提升
1.完成练习十第1题:看谁算的都对。
72÷9= 28÷4= 5×9= 42÷7=
64-8= 30÷6= 27÷3= 54+6=
45÷9= 3×7= 32÷8= 56÷8=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师:都有哪些同学算对了。
小结:我们在口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看清运算符号,这样才能算得对。
2.完成练习十第2题:算出结果,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师: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
师:是排列结果还是排列算式?
师:怎样排列结果?
小结:计算时要认真细心,排列时要注意排列的要求和方法。
3.完成练习十第3题:
(1)30元钱一共可以买多少盒冰激凌?
(2)12元一共买了4瓶饮料,一瓶饮料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师:谁来读题?
师: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会解答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重点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
师:解答正确吗?
师:解答完成了吗?
小结: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选择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认真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4.完成练习十第4题:
一道除法题,除数是6。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师:解答这个问题,要先算什么?(先算出正解的被除数。)
师:然后怎样解答?
小结: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先求出正确的被除数,然后再求正确的商。
5.小鸟回家。
师:你能帮助每只小鸟找到自己的家吗?赶快动手连一连。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结果?
教师适时表扬全对的学生,并说“小鸟感谢大家帮助它们找到了自己的家。”
【参考答案】
1.8 7 45 6 56 5 9 60 5 21 4 7
2.6 3 5 9 7 8 4 3<4<5<6<7<8<9
3.(1)30÷5=6(盒)
(2)12÷4=3(元)
(3)答案不唯一,如:10元可以买几根雪糕?解答:10÷2=5(根)
4.4×6=24 24的个位和十位数字颠倒后是42,那么42÷6=7。
5.
【品析: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
四、评价总结,提升能力
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了什么?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教师提出要求: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制作表内除法表。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为了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创造的平台,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教师让学生选择其他不同的方法亲自动手制作“表内除法”表。对于学生的课外作业,教师应抽时间将他们的优秀作品进行分析并展示,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堂课教师的设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学生经历了整理知识、自己发现规律的过程,体验到了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乐趣,学会了整理和归纳知识的方法。
我的反思:
?
?
?
?
?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二)
汇报解答方法,并列式:16÷4=4(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