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2 19: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第91~100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认识
小数
小数的组成和意义
小数的组成: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数是小数。
小数的意义: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读法:先读小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写法:先写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点”字左边部分是零的,直接写0;再写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最后写“点”字右边的部分,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小数的大小
比较
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
的计算
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小数加、减法
的应用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在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基础上,思考的角度不同,解题策略也不同,解答的过程也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小数加、减法计算。
复习重难点
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方法
1.通过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知识结构,进一步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在梳理和交流中,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2.本课时的学习注意是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回忆整理,练习交流,总结反思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谈话导入法:同学们,今天我们有幸和专家一起学习,你们高不高兴?——谢谢大家!同学们的心情用孔子说的一句话很贴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他老人家还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是“温故而知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生答)——对,经常复习已学过的旧知识,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新知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单元的内容。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尽快融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面的整理知识做好铺垫】
情景导入法:
师:王阿姨家5月份的水费是12.8元,6月份是15.6元,7月份是20.3元。
5月份的水费比6月份的水费少多少元?
师:谁愿意帮这个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生:15.6-12.8=2.8(元)
答:5月份的水费比6月份的水费少2.8元。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关于小数减法的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关于小数的知识。
【品析:通过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入,将学生带入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激活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二、回顾整理,形成体系
(一)复习读、写小数。
读出下面的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0.3读作:    (2)0.05读作:    
(3)1.46读作:    (4)67.2读作:
师:读写小数,应注意什么?
生1:读小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读出。
生2:写小数时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二)复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1.比较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1) 0.090.12   (2) 3.21.03   (3) 0.80.6   (4) 0.450.66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
生1:从左边第一位数开始比较,第一位数大的数就大,如果第一位数相同则比较第二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生2: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较,哪一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教师小结:比较小数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三)复习小数加减法及应用。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 6.4+3.8=      (2) 2.9+1.5=     (3) 8.2-4.6=
(4) 0.58 + 0.4= (5) 8.3 -0.5=
学生做题,指名板演。
生1:在列竖式计算时,注意小数点对齐。 师:谁能来补充?
生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列竖式计算,注意小数点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
2.亮亮有50元,买了一个卷笔刀用了18.60元,还剩多少元?
50-18.60=  (竖式计算)
3.丽丽买了一个布娃娃用了9.90元,又买了一个笔记本用了2.50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9.90+2.50=  (竖式计算)
师:竖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
教师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或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当作十再减,得数要点上小数点。
【品析:通过复习和整理,让学生对本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分类复习,适时进行巩固,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
三、探索实践,强化提高
1.完成教材98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
(1)独立完成。
(2)交流:你是如何计算的?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一”第8题。
(1)独立完成。
(2)同桌说一说解题思路,再集体交流。
【品析: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参考答案】
3.6.9 9  2.4  6.4  1.5  20.3  14.6  35.6
8.(1)2.8+1.5=4.3(吨) 4.3>4 不能
(2)2.8+0.8=3.6(吨) 3.6<4 能。 3.6+0.3=3.9(吨) 3.9<4 可以。
(3)略
四、评价总结,提升能力
1.回顾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和收获,你对自己满意吗?
2.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
【品析:学生通过互相交流经验,使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也得到了提升和巩固。】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小数的加、减法是本课复习的重点,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掌握算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悟数学的魅力。
不足:学生说的太少,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很及时。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