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3页的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教学从3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由4个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的图形和相对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由4个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的图形。
2.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图形。
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自主学习中发展空间想象力。
2.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比较、推测和判断解决问题。
承前启后链
复习:回顾观察物体(一),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
如:
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几何体。
如: 。
延学: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观察物体。
如:通过从三个方位观察到的图形来搭出原来的几何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图片导入:老师最近想买一辆汽车,朋友帮忙推荐了一款新出的汽车,说是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方便全面观察)
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观察物体(1))
【品析: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古诗导入: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一座庐山,为什么人们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位置对实物进行观察。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也将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几组立体图形,看看会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观察物体(1))
【品析:熟悉的古诗会让学生感到很轻松,用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更主动地去探求新的知识,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件导入:从熟悉的情景出发,有层次地观察,课件出示:一个卡通胡萝卜的横切面,问:猜猜看,它可能是什么?(预设:太阳、鸡蛋、饼干、落日……)
课件播放胡萝卜的动态旋转的过程,揭示谜底。
质疑:为什么同样的一个胡萝卜现在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了?
师生共同小结:同样的物体因为观察到的位置(或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品析:此处安排学生熟悉的情景直入主题,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并产生浓厚的兴趣,领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结果可能不一样”。】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小组活动:用桌上的4个小正方体摆出教材第13页例1的几何组合体。
课件出示活动提示:
①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几何组合体。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讨论:同一个几何组合体,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
同一个几何组合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可能各不相同。
【品析:通过全面、有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即时拓展:任意将4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学生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集体交流,方法提炼:
先确定几何体的长、宽、高,
从前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品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提炼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本质的习惯和意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师生共同总结后,明确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
2.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共同去探究从相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
【品析: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既梳理了新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示例: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是随着老师的教学在听课,但本节课在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环节中,由于给学生改错的时间太过局限,所以有个别同学没有改完错,在一直改错,没有注意听老师下面的环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留给学生更多的自我改错时间。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从整体上来说还算紧凑,但有些环节是可以更深入挖掘的,这些知识点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自己挖掘,一节课的知识点不能太多,但对于教学中的重点是必须要深入挖掘的。在本节课中针对难点,我是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但一节课下来,发现还是自己说的较多,给学生们“留白”的时间较少。
一节课下来,总会让自己有些收获,我相信一份收获就是一份成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
?
?
?
?
?
?
?
?
?
?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1)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可能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