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2 19:5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运 算 定 律
第3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20页的例3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3在综合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算法背后的原理理解及灵活选择;体会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数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数学难点:能正确迅速找出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两个加数。
教法与学法
1. 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知识的迁移,把运算定律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就是为了在生活中用数学。
2.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整理为主线,辅以讨论、交流等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探究、尝试、主动交流、质疑。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游戏导入:在新知识的探究之前,同学们要先过了聪明的喜羊羊设计的两道关卡:
关卡1: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a+b)+   =   +(b+c)?
125+38+75=(125+  )+38?
关卡2:计算并验算。   480+547  456+358  789+457 
谈话:利用加法运算律,我们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
【品析:以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导入:我们知道,李叔叔的骑行旅游已经过了三天了,虽然辛苦,可是他还很高兴可以一路欣赏风景。接下来还有四天的时间,李叔叔会怎样安排剩下的行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本例3的情景图。
【品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首先从创设连续的故事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行为产生强大的内张力,并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 趣味游戏导入:看谁反应快。
1.下面各数再加多少是100?(口答)
  18  24  37  45  53  66  72  89
学生一边口答,老师一边在各数下板书出另一个数。
提问:每组两个数个位上和十位上的和各是多少?两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指出:如果两个数个位上数的和是10,十位上数的和是9,就正好凑成100。
2.什么叫作加法的交换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板书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换律)
3.什么叫作加法的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板书字母表示的加法结合律)
4.引入新课。
谈话: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今天,我们就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学习,同学们要清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用简便方法正确计算。
【品析:通过趣味游戏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复习加法运算定律,为新课作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20页例3情境图。
提问:李叔叔是如何安排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的?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你会计算吗?
引领学生阅读教材,从题中找出李叔叔四天的总行程与每天行程的关系,根据所给的条件列出关系式:
第四天行驶的路程 +第五天行驶的路程+第六天行驶的路程+第七天行驶的路程=四天行驶的总路程。
列式为:115+132+118+85。
交流各自的算法,全班汇报。
方法一:  115+132+118+85 =247+118+85 =365+85 =450(千米)     方法二:  115+132+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2.比较算法。
讨论: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更简便,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改变其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
教师强调:在计算时,应先观察题目,分析是否能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
(板书:关键:“凑整”)
【品析: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1: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718+57+82  57+62+138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质疑2:再遇到类似的加法算式我们怎样计算?
师生共同归纳方法:计算一个加法算式时,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板书:方法:“用运算定律”)
【品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简便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让学生互相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明确:多个数相加时,将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结合在一起,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2.我们一起探索了加法运算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那么减法计算中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品析:既有知识的习得,也有情感上的感受及所得,反思的效果很明显。】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示例:
学生经历有效的探索过程。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全过程。
注意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教师适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将已有的学习方法渗透到探索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三个数相加蕴含的运算规律。学生不但理解了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同时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总之,新课改中,我会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
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的反思:
?
?
?
?
?
?
?
?
?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
 115+132+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关键:“凑整”    方法:“用运算定律”
在计算加法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