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下5.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下5.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1 16:1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数学四年级
下册
第5单元
三角形
第2课时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①小明家→邮局→学校;
②小明家→学校;
③小明家→商店→学校。
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小明上学走“小明家→学校”这条路最近。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二、实验探究
1.剪一剪:剪出4组纸条(单位:cm)。
(1)6、7、8      (2)4、5、9
(3)3、6、10 (4)8、11、11
第(2)组和第(3)组不能摆成三角形。第(1)组和第(4)组能摆成三角形。
(1)6、7、8      (2)4、5、9
(3)3、6、10 (4)8、11、11
2.想一想:探究三张纸条在什么情况下能摆成三形。各组中的长度关系有什么关系?
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①6+7>8 7+8>6 6+8>7
②4+5=9 4+9>5 9+5>4
③3+6<10 10+6>3 10+3>6
④8+11>11 11+11>8 11+8>11
三、应用深化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1.在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cm)


2.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7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什么?
(1)3+4=7
答:不能摆成三角形。
2.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7cm的木棒。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答:能摆成三角形。
(2)4+7=11
11 >1
2.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7cm的木棒。
(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什么?
(3)4+7=11
答:第三边的小棒长度范围是大于3cm,小于11cm。
7-4=3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哪条最近?
答: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中间的路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