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1 20: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西汉张骞出西域
唐朝陆上丝路
唐朝海上丝路
宋元海外贸易
唐朝玄奘西行
我们学过的远行有什么?
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谁?明成祖为什么会将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
郑和生平---

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识。
熟悉伊斯兰教地区习俗。
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
明成祖 朱棣
建文帝 朱允炆
郑和下西洋

西洋在哪里?阅读课本,找出以下信息:
(1)时间: ;
(2)次数: ;
(3)到达范围: ;
(4)最远到达: 。
(5)基本概况: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地区。

郑和下西洋
明朝造船用淮尺,10丈约等于34.2米
宝船:长44.4丈
战船:长18丈
坐船:长24丈
马船:长37丈
粮船:长28丈
水船
郑和7次下西洋,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
“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明史·兵志》
郑和宝船装备齐,分工细
货仓
船员仓
官员仓
工作仓
旗校、勇士、力士、军力、余丁、
通事、
买办、办事、书算手、
阴阳官和阴阳生、
火长、
舵工、
班碇手、
水手、民稍、
铁锚、
木、搭材匠。
医官、医士
将士
翻译
管理贸易和书算的人员
观察、预报气象的人员
管罗盘,掌握航行方向
掌舵
掌锚
船工
铁锚匠管理铁活
木匠管修理船舶
医疗
刘家港
今加里曼丹岛北部

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
今印度
科泽科德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

天方
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1405—1433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①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明代青花瓷盘装饰在肯尼亚的穆斯林古墓上
明永乐青花瓷的颜料来自渤泥国的苏泥勃青
想一想:这些文物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当时中国和亚非各国存在频繁的经济与贸易往来。


[五代]赵干.《江行初雪图》
印度柯枝的“中国渔网”
郑和下西洋
②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欧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泰国 三宝公寺





云南 郑和公园
印尼 三宝庙
纪念郑和的邮票
三宝庙(印尼爪哇岛)
来自海上的,不但有朋友,还有……


倭寇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中期
元末明初
日本国内动荡,内战失去军职的武士、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
倭寇
倭患
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民族英雄,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后考中武举,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
(1528—1588)































































































京师
(北京)






广










登州
徐州

淮安
南京

芜湖

徽州

义乌

金华

台州
蓬莱
临海

横屿

仙游

牛田
平海卫



广州





































倭寇侵扰地区
倭寇侵扰路线
戚家军反击路线
戚家军歼灭倭寇
主要地点

戚继光抗倭

2.识读《戚继光抗倭路线图》,讲述戚继光抗倭的过程。
戚继光画像

如何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斗争?如何评价戚继光?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再无郑和” 后的中国与世界——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的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自1840年至1940年的一百年间,据史家不完全统计,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0余次之多,较大规模的入侵达到84次,入侵船队达1860多搜,入侵兵力达47万人,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50多个。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友好
交 往
战争
冲突


国力强盛

国力衰落

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关系
明朝的对外关系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国力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