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
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本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建立概念的严谨性和综合性,重视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
1.1教材分析
由于学生认识的许多反应都是发生在水溶液中的,而各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扩散状态,而是与水之间建立了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众多的平衡体系。我们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这一领域知识的时候,能够建立起离子观和平衡观两大认识平台,从这两个角度更好地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行为,为学生开阔思路,完善认知体系有很大帮助。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单一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是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巩固前边所学的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又能使他们有效的扩展知识,为理解水解平衡的移动及水解原理的应用打下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2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借助了一些现象明显的实验和微观图片,探究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情况,从而引出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思维模型,然后在醋酸的电离中使用这个思维模型,使学生学会分析水溶液中的物质行为的角度和方法。
1.3学生情况
学生在学习必修1模块时已经学习过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在选修4第二章的学习中已经建立起化学平衡的有关角度,所以一旦认识到弱电解质溶液中同样存在着可逆过程,那么很自然就会运用化学平衡理论产生对电离平衡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从电离的角度认识强弱电解质的不同
(2)能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会进行相关判
(3)会写具体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2.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解决弱电解质的电离问题,树立平衡观和离子观的思想,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体会综合、分析、归纳等方法在解决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问题的分析。
(3)通过问题情境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由弱电解质的电离、阴阳离子共存等特征,体会矛盾体双方相附相存的对立统一关系和对学生进行事物发展抓主要矛盾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通过介绍水溶液中电解质电离情况的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水溶液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化学知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4.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2、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
三、教学策略设计:
3.1创设问题情境—定向自学—问题探究(分组讨论、分组实验)—展示交流—精讲归纳—巩固训练。
3.2教学用具: ?
投影仪、小烧杯、pH计、除去氧化膜的镁条、1mol/l的醋酸、1mol/l的盐酸
3.3.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类比迁移法等。
五、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言:水是自然界里含量丰富的溶剂之一,许多化学反应需要在水溶液中进行,那么物质溶于水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物质在水中是如何存在的?物质在水中会和水发生怎样的相互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将开始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 本章的学习以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深入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探究化学平衡、电离程度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倾听 让学生体会本章书要学习的内容具体方向。
环节2:展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从电离的角度认识强弱电解质的不同2、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会进行相关判断3、会写具体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倾听 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环节3:课前复习 1、酸性溶液:PH 7 中性溶液:PH 7 碱性溶液:PH 7故PH越小,溶液的 越强2、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的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 不能导电的 3、酸、碱、盐溶液是怎样导电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回忆 回忆 思考、回忆 为本节课新课的学习铺垫,起到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环节4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的学习 【思考1】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下面通过一个实验来分析一下。请大家认真观察选修4课本40页实验3-1 倾听、思考 激发学习的兴趣
环节5:探究实验 从电离的角度看不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探究1】镁条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观察现象和测定溶液的pH值实验结果说明: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盐酸与等量镁条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而且两种酸的pH也不一样。【设问】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先来认识一个计算公式(关于PH的计算方法) 从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知道1mol/LHCl和1mol/LCH3COOH溶液中pH不同,这说明两溶液中H + 的浓度是不同的,这是引起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探究2】同样是一元酸,相同浓度的HCl和CH3COOH溶液中C(H+)为何不同呢?【引导语】请大家仔细观察课本40页,课本给了我们什么提示呢?HCl溶液中只有 离子和 离子,没有 分子,说明HCl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该过程 。CH3COOH溶液中既有 离子和 离子,还有 分子,说明CH3COOH只有 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该过程 。 观察、思考填写课本40页实验表格 阅读选修4课本46-47页有关C(H+)与PH的相互换算内容。 倾听 思考、讨论 根据课本图片和学案中的提示完成分析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激疑 为分析相同浓度盐酸与醋酸溶液中电离H+有多少的问题 教会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教材配置的图片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体会综合、分析、归纳等方法在解决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问题的分析中的应用。
环节6: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请大家在教材上找出关于它们的具体描述文字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是我们常见的命题点,请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进行分类和记忆 展示常见的强弱电解质★2、常见的强电解质①强酸:HCl、HBr、HI、H2SO4、HNO3、HClO3、HClO4等。②强碱:NaOH、KOH、Ba(OH)2、Ca(OH)2等。③绝大多数盐:如NaCl、(NH4)2SO4、BaSO4等。 ★常见的弱电解质①弱酸:HF、HClO、H2S、H2SO3、H3PO4、H2CO3 、CH3COOH等。②弱碱:NH3·H2O、Fe(OH)3、Al(OH)3、Cu(OH)2等。 ③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④少数盐:醋酸铅、氯化汞、氯化亚汞等 【课堂练习1】下列电解质中, ① NaCl、 ② NaOH, ③ NH3·H2O、 ④ CH3COOH, ⑤ BaSO4 、 ⑥ AgCl 、 ⑦H2O哪些是强电解质,那些是弱电解质?(填编号)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思考2】CaCO3的溶解度都很小, 但CaCO3属于强电解质,而Fe(OH)3属于弱电解质;CH3COOH、HCl的溶解度都很大, 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3COOH 属于弱电解质。怎样区分强弱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有何关系?【思考3】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强电解质吗?【课堂练习3】完成《百年学典》43页训练1 阅读、记忆 阅读、记忆 完成练习 概念辨析,从能否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角度判断强弱电解质 完成练习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 从分类的角度来记忆的方法并熟悉常见的强弱电解质 巩固知识,体会考点 强化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标准,使学生从常见的判断误区中走出 巩固知识
环节7探究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布置任务】请阅读《百年学典》43页探究3【总结】电离方程式书写口诀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写多元弱碱一步完【课堂练习4】完成《百年学典》44页典型例题3、训练3 阅读、思考 倾听、记忆 完成练习 教学生学会应用归纳法来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环节8:课堂小结 根据黑板板书进行
环节9:布置作业
六、板书计划
一、强弱电解质
1、概念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如弱酸、弱碱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没有关系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性的强弱没有关系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口诀:强等号、弱可逆
多元弱酸分步写(以碳酸为例)
多元弱碱一步完(以氢氧化铁为例)
几种特殊盐的电离方程式书写
NaHSO4、 NaHCO3、 K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