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通 分
第3课时 通 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74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4是由地球上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的现实问题,引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比较方法和经验,这里进一步结合分数的意义加深理解和巩固。
例5以比较黄豆和蚕豆的蛋白质含量为载体,引出异分母分数和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初步体会通分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理解通分的意义,学会通分的方法。
2. 引导学生在探究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体验到“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
3. 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得到提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分的一般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教法与学法
1. 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讨论法、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口答、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2.本课的学法,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课件显示一幅世界地图,并出示相关信息: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你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引导学生比较和的大小,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通分。(板书课题:通分)
【品析::从学生感兴趣的“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这一话题引入,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凸显了数学的人文价值,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体会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激趣导入法:你们知道吗?豆类食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经常食用有益于人体健康。黄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蚕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
提问: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高?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还是分子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用什么数作相同的分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通分。(板书课题:通分)
【品析:从日常的生活情境导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游戏导入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竞赛游戏,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准确。
提问: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观察这六组分数,你发现什么?
全班交流,小结:有几个数我们现在还不能直接比较出大小,没关系,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就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了。(板书课题:通分)
【品析: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竞赛中灌输新知识,从而自然地导入新的课程。】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例5中要比较谁的蛋白质含量高,就应该比较和,看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
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比较?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5=0.4 =1÷4=0.25 0.4>0.25,所以 大。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 所以大。
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 <,所以大。
◎揭示通分概念
解决“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这一问题,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在交流辨析中明白:在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比较方便。
◎通分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通分方法,在交流中明确:
1. 确定公分母(两个分母的公倍数);
2.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为同分母分数。
【品析:变式的比较,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通分方法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通分的认识以及解决方法。】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不通分,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比较和的大小吗?
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很多,引导学生可以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进行比较,还可以找中间量进行比较。中的8份的一半是4份,5份大于4份,所以>;中的13份的一半是6.5份,6份小于6.5份,所以<,因此可以比较出和的大小。还可以利用交叉相乘的方法,5×13=65,8×6=48,65﹥48,所以>。
【品析:采用中间量比较,体现了活学活用的数学思想,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你还有什么问题,通过总结提升,师生共同总结:
(1)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这个相同的分母叫作它们的公分母,最小的一个叫作最小公分母。
(2)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作通分。
(3)通分的方法:化成同分母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
2.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通分,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多元求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独立尝试,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效果很好。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练习时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的反思:
?
?
板书设计
通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