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解决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解决问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1 17:1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5课时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99页的例3。
内容简析
例3是新增添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涉及的分数比较抽象,主要是渗透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过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后面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解决问题积累一定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积累阅读理解题意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分析推理、回顾、反思等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理解单位“1”。
教法与学法
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练习法、发现法和知识迁移法,让学生在练习中用分数来解决实际问题,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进行的教学。
2.本课的学法,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练习、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竞赛导入: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快快来参加吧!
1.计算
2+1   2+3+4+5
2.说一说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分数问题。(板书课题)
【品析:竞赛导入,复习旧知,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接下来高效率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动画导入:熊大和熊二今天一起比赛做数学题,可是算完后,它们的计算结果没有一个是相同的,也不知道谁对谁错,你能帮帮他们吗?
计算:+++=  ++=  5--=
说一说分数加减法运算的定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品析:动画情景复习分数运算的知识,为学习生活中的分数问题做好准备,同时熟悉分数运算的基本定律。以旧引新,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故事引入:一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你能算一算,乐乐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吗?
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品析: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题意,唤醒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习生活中的分数问题做好准备,利用了学生的知识迁移。】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分析问题。
师:乐乐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喝了多少杯水?
全班交流,教师帮助整理思路:
1.乐乐总共喝了两次纯牛奶。
第一次:一杯纯牛奶喝了一半。说明:喝了一杯的,即杯纯牛奶。
第二次:半杯纯牛奶加满水后,又喝了。说明:把杯的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是1份,即杯纯牛奶。
2.喝水的量:
第一次喝完后,剩下杯纯牛奶加满水,说明加满的水是杯,又喝了加满水的,也就是把杯的水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水是其中的1份是杯。
◎探究方法。
课件出示分析图:
◎解决方法。
再次引导学生明白:把平均分成2份,可以把转化成,其中的1份就是。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杯,水是(-)杯。乐乐一共喝的纯牛奶是(1-)+(-)=+=(杯),水是杯。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在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1)每次所指的单位“1”是谁。(2)每次所指的单位“1”是否相同。如果单位“1”不同,要先转化成相同单位“1”后再列式计算。
【品析:使学生通过回忆用分数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自主探索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树立优化的理念。】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你还有什么问题?
  通过总结提升,师生共同回忆: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理解单位“1”的含义。
  2.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分数问题。我们下节课就来研究打电话的最佳方案。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许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在交流和分享探索结果的快乐中,主动学习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研究出了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正是因为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把自己最原始的想法展现了出来。解决问题要体现出学生思维的个性,这一点特别重要,往往思维的火花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点,我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思维打开了,竞相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闪光点。
我的反思:
?
?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