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节节练(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 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
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气温上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
②春季降水少
③春季农作物需水量大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景观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④所在区域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跨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
B. ①②所在两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C. ②所在区域的民居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
D. “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对③所在区域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作为重要地理界线,该线南北地理差异大。下列地理界线中与该线大体一致的是()
①我国1月0℃等温线 ? ②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骑楼”是岭南(南岭以南)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它是在褛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结合如图,回答问题。长廊的突出作用是( )
A. 体现当地民族特色 B. 体现房屋的建筑美
C. 节省建筑材料 D. 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如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的名称是()
A. 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淮河
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A. 5℃ B. ﹣32℃ C. ﹣4℃ D. 16℃
下列有关A地与B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的河流冬季不结冰
B. B地属于暖温带、湿润地区
C. A地年降水量小于800mm
D. B地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景观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A.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 农业以旱作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小云和她的同学寒假期间到我国不同地区观光旅游,下面的照片,你认为不是在南方地区拍摄的是( )
A. B.
C. D.
下列对土地利用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业
B. 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提高粮食产量
C. 北方半干旱地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D. 江南丘陵修筑梯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下列关于北方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年降水量多在800mm左右
B. 为半干旱、干旱温带季风气候
C. 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D. 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读我国四大区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 ①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
B. ①是南方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西北地区
C. 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北方地区
D. 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北方3)地区
“南米北面”分别是我国南北方的主食,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地形 B. 气候 C. 交通 D. 人口
读“我国南、北方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我国“南船北马”传统交通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A. 南北气温高低的差异 B. 南北人口分布的差异
C. 南北植被类型不同 D. 南北降水及河流特点的不同
导致我国南、北方农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技术 C. 气候 D. 土壤
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食材丰富,请你挑出一种不是产自南方地区的食材
A. 莲藕 B. 竹笋 C. 椰子 D. 哈密瓜
建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林场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倒,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持植树造林,为京津地区建起了一道神奇的生态走廊,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完成13~14题。
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春旱均严重
B. 受气候的影响,图示平原区只能种植冬小麦
C. 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科技力量不足
D. 生态林对北方地区起到阻沙、防风和涵水的生态作用
下列有关对南方、北方人文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豆,南方为水稻、油菜
B. 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北方地区一年三熟
C. 北方地区屋顶坡度大,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小
D. 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北方地区以水运为主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如图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
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三角洲 C. 成都平原 D. 黄土高原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
(2)自然环境对民居有较大的影响,图2中的民居属于A地区的是___________(填数码代号),①民居主要在我国的___________上(填地形区)。民居③形成是由于当地人民___________生活的需要形成的,而南北方民居“南尖北平”从自然因素分析是受当地的____________影响形成的。
(3)A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通过______(运输方式)调往C地。甲地处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______基地,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________就在本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试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由于纬度高,_____不足,农作物只能_________(作物熟制)。春秋季节,经常受________(气象灾害)的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3)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以石家庄为例,分析华北平原春季(3-5月)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张家口(崇礼县)将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比赛。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1中可看出,张家口位于北京的__________方向。
(2)据图2可知北京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其南部主要位于_________平原,该地形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所处温度带为_______,对农业发展十分有利,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为_______,农作物的熟制主要为___________。当地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对此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答1点即可)。
(4)京津冀地区东临我国的内海A_________,该地区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_________工业基地。分析该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B
二、综合题
21.【答案】(1)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亚热带季风
(2)③ 黄土高原 游牧 降水
(3)管道 京津唐工业 中关村
22.【答案】(1)甜菜 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雨热同期(2)热量 一年一熟 寒潮(3)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会发生春旱缺水,不利于农业发展。
23.【答案】(1)西北
(2)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3)华北 暖温带 花生 两年三熟 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
(4)渤海 京津唐 有利条件: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靠近山西、内蒙古等能源基地 农业基础好,为发展工业奠定基础 劳动力充足 消费市场广阔 发展历史悠久 科技力量雄厚等
第6页,共7页
第5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