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
第4课时 利 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1页有关利率的知识及例4。
内容简析
利率:通过阅读有关利率的知识,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理解利率与百分数的关系以及求利息的公式。
例4:通过阅读并分析有关利率的实际应用题,运用利率与百分数的关系和求利息的公式来解决例4中的两个有关利率问题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和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和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建设。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利息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难点:准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在教法上,教师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思考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法上,学生主要通过分析、交流、练习等方法学习有关利率的问题。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师生交流法:
师:同学们都听说过去银行存钱这样的话语吗?知道用一个词来表示这叫什么吗?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
教师补充: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这就叫作银行储蓄,那么储蓄有什么好处呢?一来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来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品析:师生交流的导入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放松地畅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实物展示法:课前,准备几张银行卡,存折,打印出来的明细。上课铃响,让部分同学上讲台观察,说一说都是什么。然后再找一部分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存钱经历,互相讨论一下。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提出利率、利息、本金等概念。对学生说的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充分参与到其中,从实物中真实地感受到利率等相关概念。
【品析:这种导入法,通过实实在在的东西,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真实地感受到什么是利率,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等相关概念及应用。使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灵活。同时能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知识教育,比如如何理财等。】
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呈现教材中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思考问题,全班讨论。课件同时出示问题:2015年9月,王阿姨把3000元存入银行两年,到期后她可以多取回多少钱?
带着问题,下面我们学完这节课有关利率的知识,课件播放暂停,由一道有关利率的问题导入本课课题,鼓励学生由此展开讨论。
【品析:此环节由课件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与教材内容贴切,可直接过渡到教材知识。】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有关“利率”知识。
(1)介绍存款的方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作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作利息。
利率:单位时间内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叫作利率。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课件出示存款凭条,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
(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品析:本环节从生活中的存款方式引入,体会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例4,解决问题。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计算连本带息的方法: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 = 本金+利息
(3)学生阅读例4,计算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5000+5000×2.1%×2
=5000+210
=5210(元)
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210元。
鼓励引导学生合作交流,采取其他方法解决例4,交流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方法二: 5000×(1+2.1%×2)
=5000×1.042
=5210(元)
答:到期后可以取回5210元。
(4)解决预设C中的问题:
2015年9月,王阿姨把3000元存入银行两年,到期后她可以多取回多少钱?
学生列式回答,教师板书:
3000×2.1%×2
=63×2
=126(元)
答:到期后她可以多取回126元钱。
【品析: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公式,自主解决问题,采取全班合作交流,让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的方式传授知识,真正做到了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转变角色,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了解了有关利率知识,学习完例4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教师提出质疑,师生共同系统整理。
质疑一: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利率?利率与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存入银行的钱就叫作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作利息。
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作利率。
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质疑二:怎样计算利息和连本带利?
师生共同总结:(1)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2) 连本带息取回的钱 = 本金+利息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率的有关知识,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找两个学生畅谈本课时的收获,教师对其进行补充完成课堂的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有关利率的知识:
1.存入银行的钱叫作本金。
2.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作利息。
3.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作利率。
4.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 利率×存期。
衔接下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大家留下一个任务:
课下同学们整理一下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二次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把有关利率的知识和怎样求利息的问题真正掌握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抓住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最好通过对话的形式入手,展开交流、讨论。
我的反思:
?
?
?
?
?
?
板书设计
利 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取回总钱数=本金+利息
5000+5000×2.1%×2
=5000+210
=5210(元)
答: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2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