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象的耳朵 表格式教案(2课时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9大象的耳朵 表格式教案(2课时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2 10:5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似、耷”等生字,注意“似、扇”两个多音字。会写“遇、慢”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与价值
懂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和别人比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和别人比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
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大象)
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
2.齐读课题。
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似”怎么读?还可以读什么音?
“耷拉”中的“耷”是由哪两个熟字组成的?(“大”和“耳”组成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标上自然段,圈出生字。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或查字典。
3.学生交流识字。
4.指导生字。
(1)教师点击课件,依次出示生词。
“咦、竖着、竹竿、跳舞、头痛、心烦、扇风”。
学生看拼音,读词语。
(2)去掉熟字,只留下生字。学生认读。
  (3)去掉拼音,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认读。
引导学生分析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注意有侧重性地引导,不要面面俱到。
(4)让学生利用识字卡片,相互检测。
(5)给生字组词。
5.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表格,说一说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写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写字。
半包围结构:“扇、痛、遇”,部首要懂得避让。
左右结构:“慢、根”,左窄右宽。“慢”的“日”和“罒”要写得扁一些。
上下结构:“安、最”,上小下大。“安”的第四笔是“撇点”。
三、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读课文。
2.同桌分段读。
3.小组分角色读。
4.自由选角色读。
5.有感情地朗读。
四、布置作业
1.认真抄写生字。
2.再读课文,想想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用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字词,指导写字
1.复习生字生词。
出示:咦、竖着、竹竿、跳舞、头痛、心烦、扇风。
(1)指名读,齐读。
出示:咦、竖、竿、舞、痛、烦、扇。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大象的耳朵》。
二、学习课文,整体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
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请教一下小组内的同学。
2.自读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用处?(让学生用简练的话来概括。)
赶跑虫子,虫子进不了耳朵里。
三、汇报交流,品读感悟
1.你们是从哪里读出大象耳朵的用处的?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2.学生读自己找出的句子,同时教师出示课件。
  3.大象为什么要把耳朵竖起来?是怎样竖起来的?
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词句。
4.理解“自言自语”一词。(自己对自己说话)
你能用“自言自语”说句话吗?
5.画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6.“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大象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7.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和别人比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搜集关于大象的谜语。
/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大象  耷拉着
小兔  竖起来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式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情境中,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不足之处] 在引导学生的深情朗读中,我觉得还是有所欠缺的。学生的情感始终激发不起来,教师的深情朗读带动不了学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中,整个课堂氛围不是很好,学生不够投入,显得有点儿乏味。
[再教设计] “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在教学中,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的内容,在读中感悟人物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