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2 传统节日 表格式教案(2课时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 2 传统节日 表格式教案(2课时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2 11:1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宵、巷”等生字,会写“贴、街”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
3.情感与价值
了解春节、元宵节等七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准备】
识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趣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来自民间的传统节日也丰富多彩。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几个传统的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识字卡。
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三、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艾”,谁来提醒同学们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书写。
板书:“贴、转”左右写均匀。
“团、闹”外大内小,内要居中,不要顶到外框。
“艾、热”注意部首要谦让。
“街、舟”的中间部分要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学生。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传统节日圈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读、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想一想:这篇课文提到了哪些节日?这些节日都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圈出的节日。
(3)教师板书: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2.理解课文内容。
(1)想一想:过春节时,我们都做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后,指导读“贴窗花,放鞭炮”。
(2)谁知道“元宵节”是哪一天?那一天你去看花灯了吗?
指导读好“大街小巷人如潮”。
“人如潮”说明什么?(人多)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写的是哪个节日?(清明节)
指名读、齐读“先人墓前去祭扫”。
(4)多媒体演示“赛龙舟”的动人场景。
齐读“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5)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变化的过程。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
指导诵读“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6)“吃月饼,赏圆月”说的是什么节日?
指导朗读“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7)九九重阳节,也是老人节,这时菊花盛开,格外娇艳。
指导读“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3.放声朗读全文。
三、作业设计
1.把句子补充完整。
(1)春节,        。?
(2)中秋节到了,        。?
2.把下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清明节 中秋节 春节 端午节 元宵节
3.自己的家乡还有哪些风土人情?查查资料或询问家长。
/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如:认字与字的音、形、义融为一体,联系上下文语境加强字的辨析,根据生活经验归类识字等。同时充分利用多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导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课堂的识字效率显著提升。
[不足之处] 学生对“七夕节”“重阳节”的知识知道得太少,因而,学习的兴趣不够,许多东西都是硬塞给了学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再教设计] 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兴趣,增加课内外阅读量,扩大识字量,这样才能真正地将语文基本能力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