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教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教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1 19:16:27

文档简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练习题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衰微( ) 迭起( ) 兀兀穷年( )深宵( ) 典籍( ) 心会神凝( )
独裁( ) 昂首( ) 群蚁排衙( )高标( ) 淋漓( ) 气冲斗牛( )
赫然( ) 迥乎不同(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án( )心贯注 lì( )尽心血一反jì( )往 qiè( )而不舍
3.重点词语理解
( ):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或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起。
(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很不一样。
(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 ):指整齐地排列着。
( ):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 ):昂起头,挺起胸。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 ):精神高度集中、聚集。
( ):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4.文学常识填空
1.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中国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 》《死水》。
2.臧克家,山东诸城人,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代表作有诗集《 》。
5.语言综合运用
学校某班级同学为组织红色研学活动,起草了一份实施方案。请你阅读所选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中学××班2019年红色研学实施方案(节选) ①为落实《山东省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的要求,立足我校实际,X班将组织以“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红色沂蒙人”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 一.研学目的 ②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情景体验、资料搜集整理等方式学习红色沂蒙知识,进一步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并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 二.研学方式及内容 ③研学方式:校外集中研学与校内自主研学相结合。 ④研学内容:听一场沂蒙精神辅导报告,学唱一首沂蒙民歌,讲一个沂蒙红嫂的故事,参观一座沂蒙精神展覽场馆,考察一座红色故居,赏一部歌剧《沂蒙山》,写一篇研学心得体会。 三.研学时间 ⑤校外集中研学大约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校内自主研学时间自主安排。 (1)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 (2)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 (3)下面是一位同学参加研学后的心得体会,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本次研学,让我的学习通道全部打开了。我赏红色歌剧,如沐和煦春风,净化了我的审美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写红色心得,如经炉火淬炼,坚定了我的红色信仰。巍巍沂蒙山,铭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我要不断地留下自己的红色足迹,努力成为新时代的红色沂蒙人。 (4)在参观某先烈纪念馆时,你的同学A嘻嘻哈哈,不遵守纪念馆的参观纪律。假设让你去提醒A同学遵守纪律,你会说什么?(6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3.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一句话)
4.“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5.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长腿的玫瑰
?
?①三十五岁,他玩够了,终于要成家了,第二天便要迎娶新娘。亲人朋友们正在帮着他准备婚礼,满屋的欢声笑语。忙中出乱, 朋友告诉他,用来装点洞房的玫瑰,明明已经送来了,现在却遍寻不见,真是急人,想必是哪个亲朋家调皮的孩子,悄悄拿了去,只好差人再去买。
②突然, 姐姐慌里慌张地跑过来:“爸不见了!”他拨开人,急匆勿各屋子里找一圈,不见,登圆了眼,冲着姐姐大声吼叫:“说了别叫他来,别叫他来,你非让他来,来了,你可好好看着啊!要是爸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③父亲是老来得子,四十来岁才有了他,如今七十多岁的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今天,非要闹着到新房。他怕人多: 父亲去了添乱,可姐姐央求,说儿子娶媳妇了,父亲想凑凑热闹,亲身感受一下,应该满足他的愿望,父亲去了,她负责好好看着。哪知父亲还是跑丢了。
?④大家只好分头去找,这么大一个城市,要想找一个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正当大家急得焦头烂额时,他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女人告诉他,有个穿紫红色衬衣的老头正在她们医院。他的心“咯噔”一下,坏了,难道出了事儿?“我爸,他,他怎么了?”他有些语无伦次,女人说:“你别急, 他没什么事儿,你过来接他吧!”
? ⑤等他们赶到医院,父亲正坐在一张病床上,手里抱着一大束玫瑰,那正是下午送来,装点洞房的那束玫瑰花,旁边的小护士在他的面前,轻声轻语地和他说着话,见他们来,小护士松了一口气“你们可来了,这个大爷坐了好半天了,也不肯走,后来我们感觉他脑子有些问题,在他口袋里找出了这个电话,就打了过去。”他拉父亲走,父亲摆摆手,满脸笑着,指指怀里那一束玫瑰,说:“别急,等会儿,等你妈回来,送给你妈,再走!”他这才意识到,这个房间,是两年前妈妈病重时住过的,父亲坐的,正是妈妈曾经躺的那张病床。
⑥他想起,那时,女友过生日啦,情人节啦,他都会买玫瑰送女友,母亲知道了,满眼的美慕,说现在的年轻人真好啊,这么好看的花儿,放屋子里,香多少天啊!他总是逗笑:“让我爸也给你买。”回头就对爸说:“爸,给我妈买捧花送送呗!”爸爸总是讪笑着,从鼻子里“哼”一声:“还送花儿?送个狗尾巴草吧!傻老太太哪配得上花儿!”母亲也笑:“妈这辈子,是没人给送花儿咯!”
?⑦看爸满含微笑,紧握着玫瑰,固执地坐在病床上,他的泪湿了眠眶,走到爸的身边,说“爸,我知道妈在哪儿,我们给她送去!”父亲欣然跟他走了。他径直将车开到母亲的墓地。车上,姐和朋友拦他:“还是不去了吧,大喜的日子!”“不,一定要去,这束花早就应该送给妈!”
?⑧母亲的墓前,父亲把花儿小心翼翼地放在墓碑下,从口袋里掏出手绢,仔细地擦母亲的相片,父亲满脸的微笑,边擦,嘴里边絮叨着:“傻老婆子呀,我给你送花儿来了,你可得好好看,啊!”“放心吧,没花钱,钱攒着,给咱儿子娶媳妇!”
⑨那一刻,他的泪流了满脸,一转身,正遇上父亲微笑的脸,却看见,父亲眼里闪着晶莹的光,墓碑上的妈妈,满脸微笑,似在看着父亲,也似在看着花,
?⑩那一刻,他知道,父亲一生没有送过花儿给母亲,那情义却比玫瑰花香更绵长。
??那刻,他懂得,这束长了腿的玫瑰,告诉了他, 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凡俗的日子里,靠什么坚持一份无声的誓言。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析第⑧段加点词语的作用。
4.文章结尾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凡俗的日子里,靠什么坚持一份无声的誓言”。请谈谈“什么”的含义。
5.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装点洞房的玫瑰,参加婚礼的父亲不见了巧设悬念,吸引读者。
B.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写父亲由“固执”到“欣然”。表现了父亲对母亲的一往情深。
C.“放心吧,没花钱,钱攒着,给咱儿子娶媳妇!”这句话交代了父亲以前没有给母亲送玫瑰花的原因,也体现了父亲的爱子情深。
D.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可亲可敬的父亲形象。
6.分析标题“长腿的玫瑰”的妙处。
三.写作表达
请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答案:
积累运用
1.shuāi dié wù xiāo jí níng cái áng yá línlí dǒu hè jiǒng
2.潜 沥 既 锲
3.诗兴不作、锲而不舍 、迥乎不同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警报迭起、 昂首挺胸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4..民主战士 红烛 烙印
5.答案: (1)⑤;“大约”“左右”删掉一个。 (2)②;句号放引号内 (3)我听红色报告,如遇春风化雨,提高了我的精神境界 (4)A同学,如果我们能遵守纪念馆的参观纪律,既能体现对革命先烈的尊重,也能体现我们的素质,不更好吗,你说呢?
二.阅读理解
(一)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作为学者有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硕果累累品格。
3.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革命家有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大勇、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4.“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说),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做),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
5.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二)答案:
1.老年痴呆的父亲拿走儿子婚礼上的玫瑰,送给早已去世的母亲,达成多年的心愿。
2.运用插叙交代了父亲拿走玫瑰花的原因(或揭示上文悬念),使情节完整合理烘托一家人温馨有爱的氛围。
3.运用神态描写,郑重的态度体现了父亲对母亲的深情,也体现了父亲对未能在母亲生前送她玫瑰花的遗憾和歉疚。
4.家人的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和宽容。
5. D.(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
6.运用拟人修辞,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是贯穿全文的线家。③交代文章主要内容,老年痴呆的父亲拿走了儿子婚礼上的玫瑰花送给去世的母亲。④暗示文章主题,表现了父亲对母亲和儿子的爱。
部编版语文七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课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下
学习
目标
1.识记字音、字形、重点词义、文学常识。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4.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
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难点
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4.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
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不知道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让我们通过“农民诗人”臧克家去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检查预习(学生自主解决)
读准字音
衰微( shuāi )卓越(zhuó ) 锲而不舍( qiè )独裁( cái )深宵(xiāo ) 赫然( hè ) 警报迭起( dié )弥高( mí )潜心贯注( qián ) 小楷(kǎi ) 群蚁排衙(yá)目不窥园( kuī ) 慷慨淋漓( kǎi ) 气冲斗牛(dǒu )
沥尽心血( lì ) 迥乎不同(jiǒng )校补( jiào )
2.识记重点词义
目不窥园: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着。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了解作者
(1)臧克家(1905—2004)
现代著名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其诗往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情感;语言流畅,气势雄浑,真实朴素而精炼含蓄,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农民诗人”之称。代表作有诗歌《有的人》《老马》,诗集《烙印》等。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3)知遇相惜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这个青年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亦师亦友——臧克家和闻一多 “得一知己,可以无憾, 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 已经够了。” ——闻一多
(4)毛泽东赞扬闻一多: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别了,司徒雷登》
二.整体感知
(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明确: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三.合作交流,研读共品第一部分
(要求:学生先自主解决,之后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明确:领起全段,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明确: 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指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目的在于救国。以下语句表现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
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喻,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
意思是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3)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 “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
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一脉相承。
(4)“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他治学的刻苦。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
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闻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
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三.合作交流,研读共品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先自主解决,之后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1.后半部分是仅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吗?
不仅是写再“说”。而是把 “说”和“做”糅合起来写。正如课文所写: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2.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的“做”?后半部分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品格?
搞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大骂特务;参加游行示威。表现闻先生言
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人格。
3.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相同地方: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伟大的爱国斗士
4.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
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
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5.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的两句话在内容上点明全文的中心,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方面的优秀品质。“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照应。
四.分析本文的写法特色:
1.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夹叙夹议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述、描写抒情化。作者带着对恩师的敬佩之情和对好友的赞美之情写作,能把平常的句子变得不平常。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形象的描写,如:“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
衙。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2.作者使用了许多四字语(特别是成语)以及整齐的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如: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目不窥园,足不下楼。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3.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五.课堂练习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钻探”?
本来是叙述语言,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选用了“钻探”,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
钻研精神。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第5、6两段起什么作用?
过渡段,既总结上文,说明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而且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又引出下文,还照应开头。
拓展提高
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一句话)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
布置作业
小练笔:
读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一定会有许多的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500字左右。
答案:略
课堂小结
本文 作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正气凛然、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板书
学者:写作《唐诗杂论》
写作《楚辞校补》
写作《古典新义》做了再说,做了怒说
革命家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课件29张PPT。《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部编版 七年级下新知导入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
多时候,我们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
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不知道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又是
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让我们通过“农民诗人”臧克家去了解一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板书课题)新知讲解学习目标:
1.识记字音、字形、重点词义、文学常识。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4.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
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新知讲解一.检查预习(学生自主解决)1.读准字音衰微( shuāi )卓越(zhuó ) 锲而不舍( qiè )独裁( cái )
深宵(xiāo ) 赫然( hè ) 警报迭起( dié )弥高( mí )
潜心贯注( qián ) 小楷(kǎi ) 群蚁排衙(yá )
目不窥园( kuī ) 慷慨淋漓( kǎi ) 气冲斗牛(dǒu )
沥尽心血( lì ) 迥乎不同(jiǒng )校补( jiào )新知讲解目不窥园: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着。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识记重点词义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其诗往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情感;语言流畅,气势雄浑,真实朴素而精炼含蓄,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农民诗人”之称。代表作有诗歌《有的人》《老马》,诗集《烙印》等。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新知讲解了解作者新知讲解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
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
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
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联大
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
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
民主而战斗的前线,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
刺杀身亡。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知遇相惜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这个青年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新知讲解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得一知己,可以无憾,
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
已经够了。” ——闻一多
新知讲解 毛泽东赞扬闻一多: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别了,司徒雷登》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二.整体感知
(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讨论交流)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明确: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课文原话回答)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
什么特点?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教师总结:新知讲解三.合作交流,研读共品第一部分
(要求:学生先自主解决,之后讨论交流、展示成果)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3.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新知讲解三.合作交流,研读共品第一部分
(要求:学生先自主解决,之后讨论交流、展示成果)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明确:领起全段,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明确: 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新知讲解3.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指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目的在于救国。以下语句表现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例如: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
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新知讲解
(2)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喻,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
意思是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3)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
究。 “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表现
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
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一脉相承。
(4)“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
他治学的刻苦。
新知讲解(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
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
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闻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
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新知讲解三.合作交流,研读共品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先自主解决,之后讨论交流、展示成果)1.后半部分是仅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吗?
不仅是写再“说”。而是把 “说”和“做”糅合起来写。正如课文所写: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
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2.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的“做”?后半部分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
什么品格?
3.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
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5.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新知讲解2.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的“做”?后半部分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
什么品格?
搞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大骂特务;参加游行示威。表现闻先生言
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人格。
3.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
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相同地方: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伟大的爱国斗士
新知讲解4.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
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
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
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
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5.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的两句话在内容上点明全文的中心,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
命家这两个方面的优秀品质。“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为正义、民主、自
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在结构上总
结全文,首尾照应。
新知讲解分析本文的写法特色:1.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夹叙夹议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述、描写抒情化。作者带着对恩师的敬佩之情和对好友的赞美之情写作,能把平常的句子变得不平常。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形象的描写,如:“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
衙。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2.作者使用了许多四字语(特别是成语)以及整齐的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如: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目不窥园,足不下楼。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3.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课堂练习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钻探”?
本来是叙述语言,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
而精心选用了“钻探”,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
钻研精神。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
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第5、6两段起什么作用?
过渡段,既总结上文,说明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是“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而且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又引出下文,还照应开头。
拓展提高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一句话)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
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
课堂总结 本文 作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
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着的爱国
热情,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正气凛然、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者写作《唐诗杂论》
写作《楚辞校补》
写作《古典新义》革命家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行的高标口的巨人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小练笔:
读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一定会有许多的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500字左右。
答案:略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