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易错集训】易错专练15:电压和电阻(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易错集训】易错专练15:电压和电阻(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02 14: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易错专练15:电压和电阻
易错点一:不能正确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误认为两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时,两用电器一定是并联的。
典例1:(2019秋?兴隆县期中)小灯泡L1、L2接在同一个电源上,用电压表测得灯Ll两端的电压是3V,L2两端的电压也是3V,则下列关于灯L1、L2连接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若通过两灯的电流相同,则一定是串联
【错解】选B,不选C,理由: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时,两用电器一定是并联的。
【析错】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可能并联,电流不一定相等,可能串联,电流一定相等。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可做出判断。
【正解】选C,理由:(1)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两个电阻可能是并联,如果两电阻并联,无论阻值大小,它们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如果两电阻串联,当它们阻值相等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也相等。因此,两个电阻的阻值可能相等,故AB错误,C正确;(2)如果两个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但如果两个电阻并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
针对训练1:有两个电阻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若在同一时间内它们产生的热量也相等,则这两个电阻(  )
A.阻值不一定相等 B.通过的电量不一定相等
C.可能是串联 D.可能是并联
【解析】解:电阻两端电压相等,通电时间相等。由W=UIt可知,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由W=
??
2
??
??可知,两个电阻的阻值相等;由于两个电阻的阻值相等,并且通过的电流相等,故两个电阻可能并联,也可能串联。因电流相等,则相等时间内电量一定相等;故选:CD。
【答案】CD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电阻的概念,误认为导体未接入电路时,就没有电阻。
典例2:(2019秋?南充期末)电路中某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是3V,通过它的电流是0.6A,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Ω;如果将该电阻两端电压减小到0,此时该电阻的阻值是 Ω。
【错解】5;0,理由:知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0时,由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其电阻也为0。
【析错】(1)知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正解】5;5。理由:由I=
??
??
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 R=
??
??
=
3??
0.6??
=5Ω,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将该电阻两端电压减小到0时,该电阻的阻值仍为5Ω不变。故答案为:5;5。
针对训练2:(2019秋?临沭县期中)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当将其接入某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其两端的电压是 V;当将其接在8V的电路中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A,其阻值是 Ω。
【解析】由I=
??
??
可得,电阻两端的电压: U=IR=0.5A×10Ω=5V。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将其接在8V的电路中时,电阻的阻值仍为10Ω不变。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 I′=
??′
??
=
8??
10?
=0.8??。故答案为:5;0.8;10。
【答案】5;0.8;10。
易错点三:不能正确判断电路故障。
典例3:(2020?新抚区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灯L1和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检查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灯L2亮,L1不亮,然后并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可判断(  )
A.灯 L1短路 B.灯 L1 断路 C.灯 L2 短路 D.灯 L2 断路
A.灯泡L2灯丝断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C.灯泡L2短路了 D.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错解】选A,理由:灯泡L1灯丝短路就不亮了。
【析错】在串联电路中,若只有一个用电器工作,则电路中不能发生断路,可能是另一个用电器发生了短路而造成的。知道接触不良也是断路的一种。若发生断路,则整个电路都不会有电流,所有的用电器都不会工作。
【正解】选B,理由:由图知,两灯串联;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某处断路,或是两灯均短路;若电路中只有灯L1短路或只有灯?L2?短路,则另一盏灯会发光,不符合题意,故AC错误;用导线先并联在L1两端时,发现L2亮,灯L1不亮,说明L2是完好的;然后并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可知灯L1发生了断路,故B正确,D错误。故选:B。
针对训练3:(2019秋?桃江县期末)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发现灯L1亮,灯L2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P,灯L1变亮,灯L2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2短路 B.灯L2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解析】A、若灯L2短路,则L2不亮,L1照常发光,故A正确; B、若灯泡L2断路,则L1也不能发光,故B错误; C、若滑动变阻器短路了,则滑动变阻器不会引起L1亮度的变化,故C错误; D、若滑动变阻器断路,则整个电路断路,两灯都不亮,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
易错点四: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用法混淆。
典例4:(2019秋?西城区期末)在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在闭合开关S后,两只灯泡都能发光,应在图甲、乙两处连入的元件是(  )
A.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池 B.甲是电池,乙是电流表
C.甲是电流表,乙是电池 D.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错解】选B,理由:甲是电池,乙是电流表。
【析错】(1)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并且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去掉后对电路有影响;(2)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去掉后对电路没有影响。
【正解】选C,理由:A、如果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池,则甲就与L1串联,L1就相当于断路,不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甲是电池,乙是电流表,乙就会将L2短路,L2就不会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甲是电流表,乙是电池,两灯泡并联,甲电流表与灯泡L1串联,闭合开关后,两只灯泡都能发光,故C符合题意; D、如果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图中没有电源,两灯泡不可能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针对训练4:(2019秋?鄂城区期末)如图所示,灯L1和L2是两只相同的灯泡,a、b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能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均为电流表 B.a、b均为电压表
C.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 D.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
【解析】分两种情况对电路进行分析,即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然后根据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并且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分析a、b的类别。如果两个灯泡串联,无论a、b是什么仪表,L2都会被短路,故电路不可能为串联;那么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一定为并联,所以为了使灯L1、L2正常发光,a处相当于导线,即电流表;b处不能形成通路,否则会形成电源短路,故b处为电压表。
【答案】C
易错点五:不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典例5:(2019秋?景县期中)如图是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四种情形,已经可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的是(  )
A. B. C. D.
【错解】选C,理由: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不变,电阻不变。
【析错】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是一上一下的原则;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
【正解】选A, 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是一上一下的原则;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针对训练5:(2019秋?辉县市期中)如图所示,甲为可调亮度台灯,乙为电位器的结构图,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只将a、c接入电路,转动旋钮灯泡亮度改变
B.若只将b、c接入电路,转动旋钮灯泡亮度不变
C.电位器调节灯泡亮度与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相同
D.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来改变灯泡亮度
【解析】A、若只将a、c接入电路,电位器的全部电阻丝都接入电路,不能改变电路的电流,所以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故A错误; B、若只将b、c接入电路,滑片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转动旋钮,电阻丝连入电路的长度发生变化,电阻大小变化,电路的电流发生变化,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故B错误; CD、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达到改变灯泡亮度的目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答案】C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教材实验原理图
/
2.实验注意问题
(1)使用电压表时,为减小误差,需选择合适的量程;
(2)电压表连接时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三次测量电压表要用相同的量程,否则误差太大。
3.实验拓展
拓展(1):用归纳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数量足够多。实验中要换用不规格的小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换用不同的电压的电源多做几次实验。
典例6:(2019秋?商丘期末)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 ;
(2)闭合开关,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L1的故障是 。
(3)排除故障后,小明正确测出了L1两端的电压,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打算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此操作可能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 。
(4)最后,小明按照正确的方法测出了L1、L2、AC之间的电压UL1=2.4V,UL2=1.4V,UAC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UAC= V,并得出了实验的最终结论。
(5)此实验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你的改进方法是: 。
【解析】(1)在拆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必须断开;(2)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灯L1的没有电流通过,即L1短路了;(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不正确的,电压表测L1的电压,与A连接的为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若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则导致电流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入了,即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所以,此操作可能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4)由实验数据可知,L1、L2的电压之和为:U=UL1+UL2=2.4V+1.4V=3.8V;电压表测量AC间电压,所以选择电压表选择的是0~15V量程;电压表的分度值为0.5V,所以示数为4V;(5)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答案】(1)断开;(2)短路;(3)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4)4;(5)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教材实验原理图
/
2.实验结论
(1)并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
3.实验拓展
(1)拓展1:实际电路操作中,我们要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擅自更改数据,实验中允许存在误差。
(2)拓展2:实验中要换用不规格的小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换用不同的电压的电源多做几次实验。这样才可以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典例7:(2019?盘锦一模)小明和小亮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小明先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成图乙的实物图(电压表尚未连接)
/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在检查电路的链接是否有误的过程中,小亮一眼就看出了小明连接的错误(如图所示),并指出如果直接闭合开关将出现 (选填“开路”或“短路”)现象,小灯泡L1、L2都不会亮,还可能造成 ?损坏。
(3)小亮只更改跟L1、L2的四个接线柱A、B、C、D相连的某根导线的一端,就使电路连接正确了。他的做法可能是? (指出一种即可)
(4)他们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端(选填“左”或“右”)
【解析】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2)根据焦耳定律,在电阻一定,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电热越多。如图连接,其他条件相同,AC导线把两个小灯泡都短路了,会造成电路中电流增大,产生的电热过多,烧坏电源。(3)只更改跟L1、L2的四个接线柱A、B、C、D相连的某根导线的一端,将导线②的上端A改接到B或D,也可以将导线①的右端C改接到B或D,就使电路连接正确了。如下图所示:
/
(4)实验中串联滑动变阻器是为了保护电路和改变电流值和电压值;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最左端。
【答案】(1)断开;(2)短路;电源;(3)导线2从A端改接到B端或1由C改接到D;(4)保护电路和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左。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注意问题
(1)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导体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导体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判断导体电阻大小;
(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在研究电阻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
3.实验拓展
(1)拓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电阻大小的变化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体现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典例8:(2020?长春一模)爱米想知道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他利用实验室的器材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经检查是由于某根导线断了造成的。他又利用图乙的电路对图甲的电路进行检测。检测时他应该将图甲中的开关 ,若检验灯发光说明被检测导线 (选填“断了”或“没断”)。
(2)更换导线后,正确进行实验并将数据填入下表(电源电压恒为4V)。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滑动变阻器的规格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30Ω 0.2A B.20 Ω1A C.10Ω 1A D.5Ω 0.5A
(3)爱米查找资料,发现大多数金属的电阻都具有和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相同的性质。他用一段具有这种性质的金属丝代替小灯泡接人图甲的电路中,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固定不动,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测温装置。若要满足温度升高时测温装置的示数变大,应将图甲中 表的表盘改装成测温装置的刻度盘。
物理量次数
1
2
3
4
U/V
2.5
2.0
1.5
1.0
I/A
0.30
0.26
0.24
0.20
R/Ω
8.3
7.7
6.3
5.0
【解析】(1)防止甲图中的电源烧坏检验灯,检测时要将甲图中的开关断开;若导线的两个接头之间的电路连通时,就能使检验灯亮,说明被检测导线没断;(2)由表中数据看出,灯两端的电压越高、灯丝的电阻越大,而灯两端的电压越高、实际电功率越大,灯越亮、温度越高,可见灯丝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从第一次到第四次实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电流减小,说明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故从第一次到第四次实验,小明是将滑片逐渐向B端移动;由表中第四列数据,设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因为U=UL+UR,即:4V=1V+0.2A×R,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5Ω,由表中数据看出,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0.2A,A滑动变阻器不符合要求,故只有B滑动变阻器符合要求;(3)用一段具有这种性质的金属丝代替小灯泡接入图甲的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固定不动,金属丝温度升高,金属丝的电阻变大,金属丝分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路中的电流会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所以,若要满足温度升高时测温装置的示数变大,应选电压表的表盘改装成测温装置的刻度盘。
【答案】(1)断开;没断;(2)大;B;(3)电压。
强化训练
1.(2019秋?永春县期末)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B.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1A
C.手电筒中的电流约2A D.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380V
2.(2019秋?保定期末)小明发现了一块手机电池,他想知道这块电池的“+”“﹣”极,于是他设计了图所示的电路,并在AB间连入一个元件,下面的元件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电压表 B.滑动变阻器 C.电铃 D.小灯泡
3.(2019秋?双清区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分别代表的是电压表或电流表。当S1、S2都闭合时,灯泡均正常发光,各个仪表均正常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c都是电压表
B.a、b、c都是电流表
C.a、b是电流表,c是电压表
D.b、c是电压表,a是电流表
4.(2019秋?二道区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
B.电池先后与不同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
C.用不同节数的干电池做电源先后串联接入MN
D.以上三种方案都可行
5.(2019秋?金乡县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是7.5V,电压表V2的示数为9V,若电源电压U为12V,则L2两端电压是(  )
A.4.5V B.5.5V C.3V D.2V
6.(2019秋?镇原县期末)如图(a)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2V 8V B.10V 2V C.8V 2V D.2V 10V
7.(2019秋?娄底期末)现代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材料可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且发热效率更高
B.橡胶、铝、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C.输电导线应该用较细的导线,因为较细的导线电阻小
D.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8.(2019秋?丰台区期末)条形码扫描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借助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制作光敏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
A.半导体材料 B.超导材料 C.纳米材料 D.核材料
9.(2019秋?天河区期末)根据以下新闻信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材料和测试>行业动态>新闻正文
石墨烯也能变成绝缘体?会产生什么样颠覆性影响?
发布者:甄可信时间:2019/5/2013:14阅读量:1314点赞数:9527
石墨烯又称单层墨,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的熔点超过3000℃,它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而且由于它特殊的电子结构,电阻会随着光照程度改变,在功能上比硅覆盖面更广更优秀,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近些年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挖掘石墨烯更多隐藏的性质,近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NATURE》上撰文,描述了他们用两块硝酸硼和两块石墨烯组装成一个“巨无霸汉堡”,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将一般为半导体的石墨烯变成绝缘体……
A.石墨烯将来可以顶替硅制作光敏电阻
B.石墨烯所制作的半导体导电性好,电阻可以为零
C.电热丝如果用硝酸硼和石墨烯组装而成的绝缘体材料制作,能产生更多的热量
D.因为石墨烯有优良的导热性,所以石墨烯适合用来制成保温隔热材料
10.(2019秋?石景山区期末)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其中滑片P向右滑动,能使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
A./ B./ C./ D./
11.(2020?宝山区一模)图1所示器材名称是   ,图中A端是它的   极。图2所示的实验器材名称是   ,当使用图中所示的两个接线柱时,它所能测量的最大值是   。
12.(2019秋?渝中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是6V,电压表V2的示数是5V'电源电压为10V,则Ll两端的电压是   V.断开开关时,电压表V1的示数   电压表V2的示数(选填“>“、“<“或“=”)
13.(2019秋?顺德区期末)物理学规定   (选填“正电荷”或“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利用发光二极管   特性能判断电流方向,制作二极管的材料一般采用   (选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
14.(2019秋?揭阳期中)如图甲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V,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   A,如图丙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   Ω。
/
15.(2018秋?永州期末)请在如图所示电路的两个“〇”中填入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电路元件符号,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16.(2019秋?商丘期末)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   ;
(2)闭合开关,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L1的故障是   。
(3)排除故障后,小明正确测出了L1两端的电压,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打算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此操作可能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   。
(4)最后,小明按照正确的方法测出了L1、L2、AC之间的电压UL1=2.4V,UL2=1.4V,UAC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UAC=   V,并得出了实验的最终结论。
(5)此实验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你的改进方法是:   。
17.(2020?杨浦区一模)在“探究并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中,班级同学根据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三组同学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分别填入表中。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初步结论是:   。某同学看了数据后认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数据是错的,只有第三小组的数据是对的。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
实验组号
电源电压U(伏)
L1两端电压U1(伏)
L2两端电压U2(伏)
第一组
6
5.5
5.5
第二组
2.8
2.4
2.4
第三组
4.5
4.5
4.5
18.(2019秋?南海区期中)某科技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看到若干长方体金属导体。它们的材料相同,外形都如图甲所示。他们想探究该种导体电阻与厚度及边长的关系。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测量了部分导体的厚度h、边长a和电阻R,并记录在表格中。(在测量电阻时,老师要求导体都要按照图乙所示的方式通过导线接入电路;实验时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次数
厚度h/mm
边长a/mm
电阻R/×10﹣3Ω
1
1
5
1.6
2
1
10
1.6
3
1
15
1.6
4
1
20
1.6
5
2
10
0.8
6
4
10
0.4
7
5
10
0.32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面问题: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该种导体电阻大小与边长a   (选填“有关”或“无关”),与厚度h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2)从该种导体中,选取了厚度h之比为2;3、边长a之比2;1的两个导体R1、R2,按图丙方式串联后接在闭合电路中,设两端的R1电压为U1,R2两端的电压为U2,则=U1:U2   。
/
19.(2019秋?赣榆区期中)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正常发光,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Al、A2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求:
(1)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2)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3)若灯泡L1的灯丝烧断了,电流表Al、A2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20.(2019秋?相山区期中)如图所示,电源由四节干电池串联组成,当S闭合,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电压表V2的示救为4V.求:
(1)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2)R1、R2、R3两端的电压U1、U2、U3分别是多少?
/
1.(2019秋?新疆期末)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当滑片P向A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应连接的接线柱是(  )
A.C和D B.D和A C.A和B D.B和C
2.(2019秋?西乡塘区月考)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电位器的外形及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要使滑片顺时针滑动时,电阻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连接A和C B.连接B和C C.连接A和B D.只连接B
3.(2019秋?河东区期中)下面四个电路图,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19秋?河东区期中)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烧坏
B.电流表烧坏,电压表正常
C.电压表烧坏,电流表正常
D.先烧坏电流表,再烧坏电压表
5.(2019秋?陈仓区期中)小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则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8V 2V B.2V 8V C.10V 2V D.10V 8V
6.(2019秋?高州市期中)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对灯泡,L1、L2两端电压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L1两端电压大于L2两端电压 B.L1两端电压等于L2两端电压
C.L1两端电压小于L2两端电压 D.无法比较L1、L2两端电压大小
7.(2019秋?西城区期末)有甲、乙两根完全相同的铜导线,把甲导线剪去一半,再把甲剩下的一半拉成原长,此时它的电阻为R甲,若乙导线的电阻为R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无法确定
8.(2019秋?任城区期末)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横截面积相同的电阻丝和带有金属夹的导线,其中1、2、3号电阻丝的长度相同,5号电阻丝的长度是1、2、3号的一半。小明想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下列所选电阻丝能完成上述实验探究的是(  )
A.1、2、3 B.2、3、5 C.3、4、5 D.1、2、4
9.(2019秋?长沙期中)如图所示,甲为可调亮度台灯,乙为电位器的结构图,a、b、c为电位器的三个接线柱,d为旋转触片,转动触片d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旋转触片d,灯泡变亮
B.若只将a、c接入电路,逆时针旋转触片d,灯泡变亮
C.若只将a、b接入电路,顺时针旋转触片d,灯泡变亮
D.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旋转触片d,灯泡变亮
10.(2019秋?龙岗区期中)如图所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肯定能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由亮到灭的是(  )
/
11.(2019秋?榆树市期中)如图所示,甲、乙是两块电表,若闭合开关S时,两灯都发光,则甲是   表,乙是   表(两空均选填“电压”或“电流”)
12.(2019秋?包河区期中)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乙所示,则灯泡L1与L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
13.(2019秋?德惠市期末)2018年,年仅22岁中国的曹原成了世界最受关注的科学家之一。他将两层石墨烯,旋转到特定的“魔法角度”(1.1°)叠加时,它可以成为超导体!这一重磅消息瞬间引爆全球!超导体是指   的导体,超导体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作为电热器的发热元件。
14.(2019秋?揭阳期中)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   来改变电阻的,如图为旋转式变阻器的结构图,a、b、c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d为旋钮触片。将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调节灯泡的亮度,当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灯光变亮,则应连接接线柱   (选填“a、b”、“b、c”或“a、c”)和灯泡   联后接入电路中。
15.(2019秋?珠海期中)L1和L2是两只相同的小灯泡,请在ab两处填上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后使两灯都能发光。
16.(2020?望花区一模)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实验次数
L1两端的电压U1/V
L2两端的电压U2/A
串联总电压U/A
1
1.6
1.2
2.8
2
1.3
1.5
2.8
3
1.1
1.7
2.8
(1)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灯泡立即发光,原因是   ,同时发现只有L2发光、电压表无示数,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原因是   ;
(2)排除故障后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灯泡L1很亮但是灯泡L2却只发出微弱的光,原因是灯泡L1的电阻R1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灯泡L2的电阻R2。
(3)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如果直接把电压表的A端拆下来连接到c端会造成的后果是电压表指针   ,从而损坏电压表;
(4)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了多次实验后得到了如表所示的数据总结出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用U、U1、U2表示)
17.(2019秋?赫山区期末)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某实验小组想利用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对导体电阻跟它的长度、橫截面积、材料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
(1)为验证“导体电阻跟长度有关”,下表中可选用的三种导体是   (填导体代号);
导体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A
1.0
0.2
锰铜
B
1.0
0.4
锰铜
C
1.0
0.6
锰铜
D
0.5
0.4
锰铜
E
1.5
0.4
锰铜
F
1.0
0.6
镍铬合金
G
1.0
0.6

(2)若实验中将电路中的电流表更换为小灯泡,通过观察   也可以判断导体电阻大小,但不足之处是   。
18.(2019秋?茂名期中)阅读《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Onnes)用液氦冷却水银时发现,当温度下降到4.2K(﹣268.98℃时)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1913年昂内斯在诺贝尔领奖演说中指出:低温下金属电阻的消失“不是逐渐的,而是突然的”,水银在4.2K进入了一种新状态,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可以称为超导态。后来他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水银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达到超导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具有超导电性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
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体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外加磁场也无法进入超导体内,形象地来说,就是磁感线将从超导体中被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抗磁性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
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被分为: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但这里所说的“高温”只是相对的,其实仍然远低于冰点0℃,对常温来说应是极低的温度。20世纪80年代是超导电性探索与研究的黄金年代。1981年合成了有机超导体,1986年缪勒和柏诺兹发现了一种成分为钡(Ba),镧(La)、铜(Cu),氧(O)的陶瓷性金属氧化物,其临界温度提高到了35K.由于陶瓷性金属氧化物通常是绝缘物质,因此这个发现的意义非常重大,缪勒和柏诺兹因此而荣获了198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部分国家又陆续发现临界温度100K以上的高温超导材料。
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由于其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用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前述的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等。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金属和合金具有在低温下会失去电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达到超导时的温度称为   温度。
(2)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图中能表示“迈斯纳效应”的是   图。
(3)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在抗磁方面可以应用于   。
19.(2019秋?洛宁县期中)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问:
/
(1)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2)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3)若灯泡L1的灯丝烧断,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4)由以上三种情况可知,用电器并联时,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并联的用电器越多,干路的电流就越   。
20.(2019秋?揭阳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开关S接到a时,电压表示数为9V,开关S接到b时,电压表示数为4V,求:
(1)电源电压为多少?
(2)灯L2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3)灯L1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强化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A、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1.5V,故A不符合实际;
B、电冰箱的功率在200W左右,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1A,故B符合实际;
C、根据物理实验室中的经验可知,普通手电筒小灯泡工作时的电流都不会超过电流表的小量程,即一般在0.6A以下,不可能达到2A,故C不合实际;
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解答】A、当电流从电压表的正负极流入时,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转;如果电流从电压表的负极流入,电压表的指针将反向偏转,故将AB间接入电压表可以确定电源的正负极,故A符符合题意;
BCD、将滑动变阻器、电铃以及灯泡接入电路,无论电流从哪个接线柱流入,实验现象都无法确定电源的正负极,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解答】图中电路是并联电路;b与电源串联,在干路中,是测干路电流的,故b是电流表;
a与支路中的L1串联,是测支路L1中的电流,故a是电流表;
c并联在电路中,是测量电压的,故c是电压表;
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解答】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的阻值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则
A、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R两端的电压,方法可行;
B、电池先后与不同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定值电阻R′的阻值不同,分得的电压不同,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同,方法可行;
C、用不同节数干电池串联接入MN时,改变干电池串联的节数时电源的电压发生变化,R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方法可行;
D、综上可知,ABC三种方案均可行,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串联,V1测L1、L2两端的电压,V2测L2、L3两端的电压,
则U1+U2=7.5V﹣﹣﹣﹣﹣﹣﹣﹣﹣﹣①
U2+U3=9V﹣﹣﹣﹣﹣﹣﹣﹣﹣﹣﹣﹣②
U=U1+U2+U3=12V﹣﹣﹣﹣﹣﹣﹣﹣﹣﹣③。
解得U2=4.5V。
故选:A。
6.【解答】(1)由电路图知,两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V1示数大于电压表V2示数,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压表V1量程是15V,电压表V2量程是3V;
(2)电压表V1量程是15V,最小分度值是0.5V,电压表示数U1=10V;电压表V2量程是3V,最小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是2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UV2=2V,由串联电路特点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UV1﹣UV2=10V﹣2V=8V。
故选:C。
7.【解答】A、超导体是指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某个值时,电阻突然为0.由于其电阻为0,所以电流经过超导体不发热,故A错误;
B、橡胶、塑料是绝缘体,而铝是导体,故B错误;
C、在材料和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较粗的导线电阻小,输电导线应该用较粗的导线,故C错误;
D、根据半导体对光比较敏感,可制造光敏电阻;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当光照发生变化时,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光敏电阻的阻值可发生变化,则可以感知条形码,而其它材料都不具有此种性质,故A正确。
故选:A。
9.【解答】A、石墨烯是新的半导体材料,因此石墨烯将来可以顶替硅制作光敏电阻,故A正确;
B、石墨烯所制作的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半导体的电阻不可能为零,故B错误;
C、用硝酸硼和石墨烯组装而成的绝缘体材料不导电,不能产生热,故C错误;
D、保温隔热材料,要求导热性能差,而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故不适合做保温隔热材料,故D错误。故选:A。
10.【解答】A、将变阻器的金属杆连入电路中,移动滑片,变阻器的接入电路的阻值始终为零,故A不符合题意;
B、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将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即电阻最大),滑片移动时,连入电阻丝的电阻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右半段,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答】根据生活知识可知,图1为干电池,A表示干电池的正极;
根据图2可知,仪表盘上的单位为V,因此为电压表,最大量程为0~15V,因此测量的最大值为15V;
故答案为:干电池;正;电压表;15V。
12.【解答】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故:U1+U2=5V﹣﹣﹣﹣﹣﹣①
U1+U3=6V﹣﹣﹣﹣﹣﹣﹣﹣﹣﹣②
U1+U2+U3=10V﹣﹣﹣﹣﹣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U1=1V;
当开关断开时,电压表V1、V2均测量电源电压,因此两电压表示数相同。
故答案为:1;=。
13【解答】(1)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发光二极管有单向导电性,利用发光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能判断电流方向,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故答案为:正电荷;单向导电;半导体。
14.【解答】(1)电压表使用的是0~3V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该电压表的示数是1V。
电流表使用的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2)变阻箱的示数:R=1×1000Ω+6×100Ω+1×10Ω+5×1Ω=1615Ω。
故答案为:(1)1;(2)0.4;(3)1615。
15.【解答】因为电压表与灯并联,电流表与灯串联,所以上方圈为电压表,下方圈为电流表,如下图所示:
/
16.【解答】(1)在拆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必须断开;
(2)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灯L1的没有电流通过,即L1短路了;
(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不正确的,电压表测L1的电压,与A连接的为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若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则导致电流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入了,即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所以,此操作可能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
(4)由实验数据可知,L1、L2的电压之和为:U=UL1+UL2=2.4V+1.4V=3.8V;
电压表测量AC间电压,所以选择电压表选择的是0~15V量程;电压表的分度值为0.5V,所以示数为4V;
(5)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故答案为:(1)断开;(2)短路;(3)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4)4;(5)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17.【解答】由图知,两灯并联,电压表分别测两条支路和电源两端电压,由表中数据可知,两条支路电压是相等的,所以可得到初步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
由表中第一、二小组实验中数据发现支路电路与电源电压并不相等,这并不能说明这两组实验就是错误的,我们应尊重实验现象,允许测量中误差的存在,可以换用不同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故答案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不同意,应尊重实验现象,允许测量中误差的存在,可以换用不同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18.【解答】(1)由实验1、2、3、4得,导体的厚度一定时,边长增大,电阻不变,说明导体的电阻跟边长无关。
由实验2、5、6、7得,在导体的边长一定时,导体的厚度和电阻的乘积都为1.6,所以可以判断导体的电阻跟厚度成反比。
(2)导体的电阻跟边长无关,导体的电阻跟厚度成反比,厚度A之比为2:3,所以电阻之比为3:2,串联电路中电压跟电阻成正比,所以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2。
故答案为:(1)无关;反比;(2)3:2。
19.【解答】由图可知,L1与L2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L2电流;
(1)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因此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都为3V;
(2)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因此电流表A2的示数大于电流表A1的示数,而两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因此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电流表A2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5A;
则通过L1的电流:I1=I﹣I2=1.5A﹣0.3A=1.2A;
(3)工作过程中L1灯丝突然烧断,此时电路为L2的基本电路,电流表A1和A2都测量电路电流,因此两表示数相等,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因此都为0.3A。
答:(1)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都是3V;
(2)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1.2;0.3A;
(3)若在工作过程中L1灯丝突然烧断,电流表Al、A2的示数分别是0.3A、0.3A。
20.【解答】由电路图可知,三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R2与R3两端的电压之和。
(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且电源由4节干电池串联组成,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4×1.5V=6V;
(2)电阻R1两端的电压:UR1=U﹣UV2=6V﹣4V=2V,
电阻R2两端的电压:UR2=UV1﹣UR1=3V﹣2V=1V,
电阻R3两端的电压:UR3=U﹣UV1=6V﹣3V=3V。
答:(1)电源的电压是6V;
(2)R1、R2、R3两端的电压U1、U2、U3分别是2V、1V和3V。
技能提升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当滑片P向A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即有效长度变长,故可知滑片右边电阻丝接入电路,故B一定接入电路,所以另一个接线柱可以是C,也可以是D。
故选:D。
2.【解答】要使滑片顺时针滑动时,电阻变大,因此需使用左半段电阻丝,因此需将AB接入电路,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解答】A、图中电压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与灯泡并联,故A错误;
B、由图知,电流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泡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B错误;
C、由图知,电流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泡并联,且电流都是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故C正确;
D、由图知,电流表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会形成电源短路,且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错误,故D错误。故选:C。
4.【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电流表并联在电源两端,因此将形成电源短路,电流表会被烧坏,电压表不会被烧坏。
故选:B。
5.【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V1测电源电压,V2测L2两端电压,而两表指针一样,说明V1选的是大量程,V2的是小量程,则V1的示数为10V;V2示数为2V;
又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则灯L2两端电压为2V;灯L1两端电压为10V﹣2V=8V。故选:A。
6.【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而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因此L1两端电压等于L2两端电压。故选:B。
7.【解答】甲、乙两根完全相同的铜导线,电阻相同,把甲导线剪去一半,再把甲剩下的一半拉成原长,此时甲导线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横截面积变小,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比原来变大,所以R甲>R乙 ;故A正确。故选:A。
8.【解答】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材料是否有关,需控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不变,材料改变,故选电阻丝1、2或1、3或2、3;
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长度是否有关,需控制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不变,长度改变,故选电阻丝3、4或3、5或4、5;
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横截面积是否有关,需控制导体的材料、长度不变,横截面积改变,因为5号电阻丝的长度是3号电阻丝的一半,所以可以将3对折后与电阻丝5共同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故选电阻丝3、5;
综合上述分析可得,要想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2、3、5号电阻丝。
故选:B。
9.【解答】AB、若只将a、c接入电路,电位器的全部电阻丝都接入电路,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触片d都不能改变电路的电流,所以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故AB错误;
C、若只将a、b接入电路,滑片左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顺时针旋转触片d,电阻丝连入电路的长度发变长,电阻变大,电路的电流将减小,因此灯泡会变暗,故C错误;
D、若只将b、c接入电路,滑片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顺时针旋转触片d,电阻丝连入电路的长度发变短,电阻变小,电路的电流将增大,因此灯泡会变亮,故D正确。
故选:D。
10.【解答】A、图A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当滑片P滑到左端时,会引起灯泡短路,实现灯泡由亮到灭,但不安全,故A错误;
B、图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当滑片P左右滑动时,只能改变灯泡亮度,不能使灯泡熄灭,故B错误。
C、图C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当滑片P滑到右端时,会引起电源短路,故C错误。
D、图B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当滑片P滑到右端时,会引起灯泡短路,实现灯泡由亮到灭,故D正确。故选:D。
11.【解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两灯都能发光,
若该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即电流从正极经过灯泡L1、L2、开关回到负极,所以甲相当于断路,是电压表,乙也相当于断路,即也是电压表;
若有两条电流的路径,即通过L1一条,通过L2一条,即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L1,经过乙回到负极;另一条经过甲表后,不可能会再经过L2回到负极,故不可能是并联;
综上可知,两灯都发光,只能是串联,所以两表都是电压表。
故答案为:电压;电压。
12.【解答】由图知,闭合开关后,两灯串联,电压表V1测总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U=U1+U2;
所以,V1的示数应大于V2的示数,而两个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说明两表所选量程不同;
V1测总电压,使用的是大量程,读数为6V,即电源电压U=6V;
V2测L2两端的电压,使用的是小量程,读数为1.2V,即U1=1.2V;
所以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U﹣U1=6V﹣1.2V=4.8V,
灯泡L1与L2两端的电压之比:
U1:U2=4.8V:1.2V=4:1。
故答案为:4:1。
13.【解答】超导体是指温度降到某一数值时,导体的电阻变为零的导体;
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不发热,故超导体不能用来制作电热器的发热元件。
故答案为:温度降到某一数值时,导体的电阻变为零;不可以。
14.【解答】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顺时针旋转旋片时,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阻变小,则应连接接线柱b、c与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中。
故答案为:长度;b、c;串。
15.【解答】由电路图可知,若右侧圆圈为电流表,灯泡L2一定被短路,L2不能发光,故右侧圆圈为电压表;
若下方圆圈为电压表,即两圆圈均为电压表时,因电压表相当于断路,则灯泡L2一定被断路,L2不能发光,故下方圆圈应为电流表;此时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如下图所示:
/
16.【解答】(1)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灯泡立即发光,这表明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没有断开;
由图可知,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只有L2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电压表无示数,表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为0,即该部分出现了短路,故故障是L1短路;(2)两个灯泡串联,通过的电流是相同的;灯泡L1很亮但是灯泡L2却只发出微弱的光,灯泡亮表明功率大,根据P=I2R可知,灯泡L1的电阻大于灯泡L2的电阻;
(3)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如果直接把电压表的A端拆下来连接到c端,此时电流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正接线柱流出,则电压表的指针会向左偏,损坏电压表;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L1两端的电压与L2两端的电压的和等于总电压,即U=U1+U2。
故答案为:(1)开关没有断开;L1短路;(2)大于;(3)左偏;(4)U=U1+U2。
17.【解答】(1)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则需使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应选用的三种导体是B、D、E;
(2)实验中可通过通过观察灯泡亮度来判断电阻的大小,但是当电路中电阻变化不大时,只凭灯泡的亮暗不易区分,所以不科学。
故答案为:(1)B、D、E;(2)灯泡的亮度;当电路中电阻变化不大时,只凭灯泡的亮暗不易区分。
18.【解答】(1)某些金属、合金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的温度叫“临界温度”;
(2)有材料知如果把超导体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外加磁场也无法进入超导体内,形象地来说,
就是磁感线将从超导体中被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抗磁性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所以应该为乙图;
(3)根据材料信息知: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在抗磁方面可以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
故答案为:(1)临界;(2)乙;(3)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
19.【解答】(1)由图甲可知,两灯泡并联,已知电源电压为3V,
则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为3V;
(2)由图甲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灯泡L2所在支路的电流,
电流表A1示数如图乙所示,其量程是0~3A,分度值是0.1A,示数为1.5A。
电流表A2示数如图丙所示,其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示数为0.48A;
即灯泡L2的电流I2=IA2=0.48A,灯泡L1的电流I1=IA1﹣IA2=1.5A﹣0.48A=1.02A。
(3)工作过程中L1灯丝突然烧断,此时电路为L2的基本电路,电流表A1和A2都测量L2的电流,因此两表的示数相等;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还是0.48A,A1的示数变小,并且等于电流表A2的示数。
(4)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并联的用电器越多,干路的电流就越大。
答:(1)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都是3V;
(2)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1.02A和0.48A;
(3)若灯泡L1的灯丝烧断,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是0.48A、0.48A;
(4)相等;大。
20.【解答】(1)由图知,当开关S接到a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即电源电压U=9V;
(2)当开关接到b时,两灯泡仍然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即灯L2两端的电压U2=4V;
(3)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所以灯L1两端的电压U1=U﹣U2=9V﹣4V=5V。
答:(1)电源电压为9V;
(2)灯L2两端的电压为4V;
(3)灯L1两端的电压为5V。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