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标导航】
1.知道北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影响。
难点:重文轻武政策的出现原因和影响。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_______年,后周大将 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_____ 政权,改国号为宋,以 __为都城,史称北宋。他就是宋太祖。
2.结束分裂:依照 _____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 _____局面。
3.中央集权:
(1)措施:
军事:①首先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 _____,牢牢地控制军队。
②控制对军队的 _______,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_________军队将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政治:①在中央,宋太祖防止 _____权力过大,采取 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②在地方,派 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____________的制度;
③在各州府设置 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经济:①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由 _____掌控;
②在地方设置 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影响:宋朝把 _______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大加强。
知识点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 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表现:(1)宋太祖有意重用 ___掌握军政大权;
(2) _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 __的格局逐渐形成;(3)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 ____。
宋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 ____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________局面。
重文轻武的影响:宋朝的 _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中考预测】
1.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连环画,下图连环画中的主人公通过这一故事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他是( )
A.秦始皇 B.刘邦 C.李世民 D.赵匡胤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唐末以来的武将专权的积弊,宋太祖是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解除禁军将领 的兵权 B.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C.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3.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 )
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 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
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4.宋太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集中财权, 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B.设置通判
C. 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D.设置转运使
5. 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逐步形成了什么格局( )
A.文臣统兵 B.兵无常帅 C.官吏冗多 D.武将跋扈
6. 宋朝时,社会流传“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谚语,可见对军人的轻蔑。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重文轻武的政策 B.杯酒释兵权
C.削弱相权的政策 D.科举制度的实行